二十世纪80年代,我居住在杭锦旗一个叫山炭沟的村庄里。那个时候,农民生活清苦枯燥,日子就像冬日的小河,干涸凝固,疲软而没有生气。乡村的夜晚更是单调乏味,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烤火取暖,吃豆子、嗑瓜子、讲故事。炎夏,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在院中纳凉闲聊,孩子们则在银色的月光里打纸盖,踩高跷,追逐玩耍。
乡下人的文化生活更是瘠薄稀缺,这个时候,生产队里经常组织村民排练二人台、样板戏,但最渴望的是公社到各村巡回放映的露天电影,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村里的大人小孩,像一朵奔腾的浪花,激荡在时间的长河里,温暖着人们贫瘠的生活。放电影是公社派专人负责的,用毛驴车拉着柴油发电机、放映机,通常是下午来到村子里,这时,整个村子都变得异常热闹起来了。孩子们争抢着给放映员放毛驴,队里派专人在村子的空地上挖两个深坑,栽两根粗壮的柳树棒,横着再绑一根细的。挂一块镶着黑边的白色幕布,幕布四角有小孔,用细绳拉紧固定在中间,摆一台放映机,一切因陋就简。
村里要放电影,这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有的人家派小孩去外村邀請亲戚朋友。最高兴的数小孩子了,像过节一样搬出家里的长凳短椅,早早放到银幕前,抢占最好的观看位置。
夏夜月朗星稀,村子四周虫鸣蛙叫。大人们也从家中拿来了各式各样的椅子,热情地寒暄着。从外村来的,不可能带着凳子,有的拣几块砖头权当板凳,有的干脆席地而坐。当放映员将柴油发电机启动时,接好的电灯同时也亮了起来,小村顿时变成了另一个明亮的世界。放映员打开镜头的光柱时,银幕上人头人影晃来晃去。放映机有条不紊地转动起来,一道耀眼的亮光闪过,人们的目光聚集到银幕上,激动的人群顿时静如止水,大人小孩都沉浸在其中。看得时间久了也不觉得累,站起来伸伸腰就行,有时候尿急了,跑到银幕的后面空地上撒一泡,忽然发现从背面也可以看电影,只是画面是反的,图像稍微模糊一点。
那时放电影,先放一部短片子,中央电影制片厂录制的新闻纪录片,周总理会见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等场景,当年观看毛主席、周总理追悼会的新闻纪录片,看到片尾,两位伟人活灵活现地在各地参观考察,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
记忆中大片有《地道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等经典影片,每一部影片都牢牢地烙在了记忆的深处。村子里的大人小孩对电影的盼望就像渴盼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一年中不管天气变化,只要放电影,干了一天重活的大人们,再苦再累,也领着孩子涌向人山人海的电影场。有一年的暑假时期,一天,听说离我们村十几里的袁家圪塄晚上放映《英雄儿女》,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去看。在黑灯瞎火的晚上,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路过一片沙蒿林,没有手电筒,偶尔听到有什么响动,汗毛倒竖,好在有一帮伙伴同行,大声说话,相互壮胆,急急地往回赶。
小孩有模仿的天性,平日里,看了电影后,也拿着自制的枪学打仗,打仗的时候分成好坏两派。好的学董存瑞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学王成的高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坏的学《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装出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我胡汉三又杀回来了。”
乡村电影给予我们的那份情感永不磨灭,点点滴滴仍然记忆犹新,给了我们心灵莫大的慰藉,原来生活是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很大的。更让我们接受了正面思想教育,懂得了人间的真善美。
我在杭锦旗第四中学读书时,学校坐落在偏僻的乡政府所在地塔拉沟小镇上,全镇仅靠夜晚的柴油发电机按时发电照明。那个年代,电视机在国内刚刚兴起。电视机作为家庭里最值钱的“电子产品”,是每家每户都非常羡慕的存在,如果谁家有一台电视机,那绝对是“富豪”级别的象征。当时,学校里有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这成了全体师生的一大“宝贝”,由专人管理,每天定时定点为大家播放电视。每天放学后,在学校的礼堂里,电视上播放“排球女将”。礼堂里没有专用坐椅,每到晚饭后,住校生们争先恐后地拿上凳子抢占座位,来得晚了要站着看,直到礼堂的玻璃窗户上都爬满了人。外面的人只能看见图像,听不到声音。夏天,室内密不透风,闷热难耐。冬天,室内只生一个火炉子,冻得两脚发麻也要坚持看完节目。
那年我考上了学,进了城,走进了电影院,学校组织包场看电影的情景至今镌刻在脑海中。当影院开演的铃声响起,场内灯光熄灭,荧幕上八一电影制片厂“八一”红五星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光芒四射时,激动的热流顿时暖遍全身。
参加工作后,黑白电视机被淘汰,彩色电视机开始普及,进入了千家万户。单位里购买了21英寸的大彩电,还有DVD、音响等设备,闲暇时间,职工的业余生活开始丰富多彩。
真正迎来喜人变化的是我结婚的时候,父母省吃俭用为我购置了一台21寸的长虹彩色电视机。再也不用到单位或邻居家看电视了,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这是最难忘的记忆。
进入21世纪,我们的家庭生活水平相对富足,家中的CRT电视退出了历史舞台,平板电视粉墨登场。2005年春节,在节日气氛中,我家从东胜华研家电城购买了康佳32寸平板电视,这又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色彩。随后的几年,家中先后换了50寸长虹等离子电视,55寸TCL液晶电视。2013年后,家中通了百兆宽带,智能电视成了家中墙面上的装饰,实现了双向人机交互功能,集影音、娱乐、数据等多功能于一体,给家中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但是,电视机屏幕越来越大了,屏幕的利用率越来越小,大多时间都在看智能手机、平板的小屏幕了。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从乡村露天电影到城里的电影院、电视机、家庭影院,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智能,从2D到互联网电视机更新换代的过程,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人民生活步步高的全过程。从荧屏的窗口,我们感悟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社会进步了,经济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翻番了。荧屏的变迁,不仅是电视机的变迁,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缩影。电视机的荧屏就像一个窗口,放映出国家很多很多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加显现,更加激发着每个中国人向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奋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