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苍黄,西风正疾,已经褪去了艳丽色彩的五色旗幡,在风中猎猎作响。
脚下,一道边墙从束会敖包梁的低处,越过丛生的野草,穿过散落的羊群,沿着山脊逶迤而来。然后这一道边墙,从只有野兔般低矮处,起起伏伏,断断续续,在山梁的高处,已经高及两米有余,巍然耸立。是的,这便是长城了,一段战国时的秦长城,一段走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尚站在塞北高原上的古老长城。
《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义渠为战国时期北方族群。公元前624年,秦穆公采用从戎人那里招来的大臣由余的计策,攻伐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公元前461年,秦灭大荔,赵灭代戎。韩、魏灭伊洛、阴戎,“其遗脱者皆逃走,西越陇。自是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种焉”。彼时义渠的活动区域东到洛河东岸魏长城外,北达今鄂尔多斯高原鄂托克旗及鄂托克前旗诸地,西到贺兰山、六盘山、陇山以东一带,南与秦相邻于泾河上游的旬邑、彬县。义渠以此区域为活动范围并筑城自守,抗衡中原诸侯国。义渠的强大无疑成为当时秦国西北大患。
公元前444年,秦伐义渠,“执其君以归”。义渠战败后,吸取教训,厉兵秣马,通过14年时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倾全力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此后数十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直至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七年),“义渠内乱,庶长操将兵定之”。公元前327年,义渠对秦称臣,但仍有强大实力。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昭王母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与宣太后在甘泉宫诈杀义渠王,并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完全占有了义渠泾北之地,并在义渠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至此,秦国将西北边界推至了今内蒙古、甘肃一线,直接与匈奴相对。
为防范匈奴进攻,秦国在此一线筑长城备边。该长城由今甘肃省岷县始,经陕西靖边,再北折东行,经榆林市东北,从神木县大柳塔的勃牛川西岸北进至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最终东抵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隔河与呼和浩特市西南部的托克托县相望,全长约1150公里。因此长城大多为秦昭襄王时期所筑,因此史学界称其为“秦昭襄王长城”。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可知,此时我们所在的纳林塔束会敖包梁上的这段长城便是“秦昭襄王长城”的一部分。
伊金霍洛旗境内的这段长城遗址全长约40余公里,由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所辖地的勃牛川西岸进入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境内,经朱开沟、漫赖梁进入布尔洞塔村的束会敖包梁,又经白家梁、蔓菁沟直至雷家村,向北进入准格尔旗西召乡碾房梁村,东抵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束会敖包梁上的长城遗址为南北走向,是伊金霍洛旗纳林塔段的一部分,是鄂尔多斯境内保存最完整、最为高大、最具观赏性的战国秦长城段落,也当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如今被命名为“纳林塔秦长城遗址”,是伊金霍洛旗最为宝贵的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束会敖包梁上的长城大多为自然石片垒筑而成,墙缝既无引泥,又无白灰,故成不规则的千眼百孔状,最高的一段城墙宽3米有余,残高约2米。此外,一些地段亦有夯土所筑的城墙,保存较好的地段,夯土层清晰可见,而且薄厚均匀,夯窝排列整齐密集。暴露于地表的夯层,杵臼痕迹皆紧密相连,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浸,土层仍然没有未经夯过的空隙,让人惊叹于古代先民们精湛的技艺。
一处底座明显凸起、看似烽火台的高台上,有后人在其上用石片又垒起了一座敖包,上面祭有苏鲁德和各色哈達,在强劲的西风中急速招展,这或许就是束会敖包梁地名的出处。长城两侧,原本是中原地域的东边,有蒙古族的牧民在放牧羊群;而西边的塞外之地,遥看有着大片的农田等待春花开后的种植。这一道长城,始建之初是为隔绝塞北游牧民族南下侵扰中原,同时也隔绝了塞北中原两地民族的交流与互市。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一道长城终究还是不能隔断历史和时空,它以屹立不倒的身躯,见证着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地冲突与交往,分分与合合,最终在今天的鄂尔多斯大地上融合,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如今,在束会敖包梁上,我细细地用手指触摸着这一片片的石头,想象着两千多年前的那些先民们,是如何用双手一寸一寸地将这些石头垒筑成巍峨长城;想象着他们是如何地风餐露宿,挥汗成雨;想象着这一段段的长城,浸染了多少先民们的鲜血,才筑就了这一道留给华夏民族后世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