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青春的底色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1000
王惠琼

  有人说,青春的底色是奋斗,而与爱同行的奋斗才是青春最亮的底色。

  2011年,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小丫,来到会泽县娜姑镇工作。娜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子,但四周高耸陡峭的大山里深藏着小丫不知道的贫苦。工作不久,小丫从一位山村小学老师的口中听到这样一个小女孩,父母外出打工,她每天要走两三公里的山路去上学,冬天就只穿单衣单裤和凉鞋,上课都冻哭了。这是小丫第一次听说山区留守儿童的贫苦,她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事后她一直在想,怎么做才能够帮到小女孩?没想到发到朋友圈的一条信息,得到大学同学的回应,小丫收到第一批爱心鞋子。把鞋子亲手递到孩子们手里,拉着他们那一双双皴裂褶皱得像松树皮一样的小手,小丫想,她一定还能为他们做得更多一点。

  通过微个人博发布需求信息,小丫收到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寄来物资,新的旧的都有。小丫每次都是一个人去邮局领取包裹,扛上四楼的宿舍,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分类整理好,周末租了车子(一天一两百元),联系学校老师一起送去给孩子们。2012年年底,小丫通过网上认识的玉姐姐成了上海随手公益基金会的一线队友。那时小丫仍然是一个人的团队,她经常累得吃不下饭。后来遇到一个叫吴刚的大学生村官加入了小丫的团队,小丫才有了一个帮手。

  2013年的最后一天,小丫约朋友们吃饭,菜刚上桌,小丫接到邮局电话,因为寄到小丫名下的捐赠物资太多,邮局存储不下,必须马上搬走。500多袋物资,六七个人饿着肚子搬了一个多小时才搬完。至此小丫的朋友們才知道她在做公益,2014年的第一天,随手公益曲靖团队正式成立。小丫说:“坚持做公益,大家都不是为名为利,也没有任何回报和好处,但大家都是抱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良的人也是真诚的人,我们都处成了最真最真的朋友,这是做公益收获最大的财富。”到2014年年底,小丫和她的团队到过47所学校,帮助了5700多名山区儿童。如今,已经快十年了,小丫和她的团队踏遍了会泽县大海、火红、纸厂、马路、乐业等乡镇大大小小的村子,跋涉了许多山山水水,到过上百所的学校,发放了数不清的物资。物资由衣服鞋袜、帽子手套到玩具棉被,受助人员从留守儿童、初高中学生到留守老人。

  今年是会泽县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小丫实在是分身乏术,她联系到了“乌蒙老兵”——会泽县退役军人组委会。六一前夕委托乌蒙老兵组织老兵志愿者,将和润公益捐赠的3800余册图书和18套书架分别送到了会泽县纸厂乡、马路乡、火红乡、乐业镇、待补镇、驾车乡6个乡镇的9所山区小学。

  小丫在帮山区学校联系捐赠物资的同时,也帮助一些贫困孩子找资助人。有一次,接到一个小女孩需要资助的信息。小丫周末与朋友带着干粮徒步去家访,不料翻越了一座座大山才到达小女孩家里,回程中中暑走不动了,躺在路边,等待朋友的车子前去救援。后来小女孩从初一接受资助,一直到高中毕业。

  走在公益这条路上,可以说是异象环生,也练就的小丫一身的真功夫。经历几次堵车后,小丫能够熟练指挥疏散交通。也有导航失误,车子陷泥坑里手动刨土,抬石垫路;半路上轮子爆胎、车子滑到侧沟里;因海拔太高积雪未化,一边是高山,一边是陡崖,车子在冰凌路上滑动前行的经历。三十岁生日那天,小丫的团队去给山里的孩子们送衣服和鞋子,路修在陡峭的山壁上。小丫一边记得这一天是自己的生日,一边担忧团队人员的安危,整个人紧紧绷绷地熬了一天。晚上回到县城整个人散了架,小丫还是坚持着煮了两个鸡蛋给自己过了一个生日。小丫的朋友圈里还有这样一条记录:今天路遇塌方,高速堵车,最终还是绕了一条难走的山路到了周瑶瑶和王奶奶家,从早上十点半出发,下午四点半才到,整整七个小时的山路,几个志愿者颠簸摇晃得都没力气吃饭,真是愧疚。小丫说:“每一次公益路,都是一次冒险路,带着些许担忧害怕,也带着些许兴奋和激动,当千辛万苦物资送达时,一切都变得值得。每一次的出行都积攒了一些经验,车子后备厢里的铲子、防滑链成了常备工具。”

  公益最大的力量不在于你给了受助对象多少物质,而是在于给他们传递的积极向上的能量,物质的帮助是短暂的,思想上的影响才是一生的。小丫理解的公益是真真切切地去关心所需要帮助的群体。

  收到一个受助男孩寄来的一大饮料瓶野生土蜂蜜,小丫舍不得吃,蜂蜜在朋友圈一亮相,朋友们纷纷表示愿意购买,卖得的钱小丫转给男孩做学习生活费用。还有朋友需要小丫又联系了男孩的父亲,独自开车走了七八十公里盘山便道路去取。男孩的成绩一直很优秀,上高中后在全校一千多名学生中排名100左右。还有一次小丫去一个贫困高中生家家访,了解到男孩的爸爸妈妈都疾病缠身。离开的时候小丫和男孩说,记一个我的电话号码,高考完毕了,带爸爸妈妈来城里看病,到时候我想办法帮帮忙。事后小丫心里很悬,因为自己能力实在太弱小了,她能帮的只是依靠朋友圈在县城医院找一个熟识的医生看病,或是去相关部门帮他们了解一下医疗报销政策,顶多也就是在熟悉的朋友里面帮他小小的募集一小部分医药费,如果是住院的话,方便的时候可以做饭送给他们。高考成绩出来,男孩告诉小丫成绩不太理想,差十多分才能上清华大学。后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实现了带男孩爸爸妈妈看病的承诺,小丫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有的时候啊,小丫也会因为找不到答案而非常沮丧。有的受助学生常年不联系还悄悄辍学了,打电话联系了家人,电话那头说去打小工了。有的读到高中毕业,任凭小丫怎么劝说都不愿意继续就学。和低年级的孩子聊天,问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家没有。一个男孩说,爸爸去打工了,妈妈跑了,我联系她,她不回我电话,我一点也不想她了,她又生了个娃娃了,一个女孩说,我的妈妈生我的时候死了,语气里听不出悲伤,脸上也看不见笑容。有一次小亚接到一个电话,说给孩子们捐赠二百来套新衣服,但是物流运费需要先垫付,厂商再退运费的钱。小亚高兴坏了,这可是新衣服啊!高兴地答应下来。但当衣服收到并垫付了一大笔运费后,小亚再也没收到捐赠者的电话。后来才知道,那些衣服只是一个服装厂清理的有瑕疵的库存,他们并没有诚心垫付运费,而那笔运费相当于小亚当时大半个月的工资。

  但是小丫说过:“在公益这条路上有很多很多困难都要克服,但翻看曾经的照片,有很多孩子的笑脸,很多表达谢意的拥抱,会想起一个穿凉鞋的小男孩发到新鞋舍不得穿的情景,一个受助小孩腿部残疾的爸爸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地表达谢意,就觉得自己从二十几岁晃荡到三十冒头,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做公益。志愿者不是一顶帽子,一个徽章的标签,也不是广泛意义的服务和奉献,而是温暖与感动四个字。我们所做的如果有一天在哪个孩子心里突然有了火种,就算没白干。”前不久,一个曾经接受过资助的男孩考上全国排名16的重点大学,为小丫发起的马兰花互助金,献出了一份自己的爱心。

  在小丫的人生字典里,爱是青春最真、最纯的底色,期待与爱同行的小丫收获一份属于她自己的真爱。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