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村建在一个小山昴上,远处群山环抱,四地势平坦,一条小河绕村而过。古商道进入熊村之前有两条路,一条经灵田三月岭下来,另一条则从海洋坪越大界岭过来,古道在熊村合二为一。村内古道纵横,独具风格,闸门林立,古色纯朴,古巷迂回曲折,曲径通幽,寺庙、会馆众多,明清古建筑保存完整。2012年,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据明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一书记载,当年湘桂古商道“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细软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過北者日有数千”。又据民国二十四年《全县志》记载,湘桂古商道上“在昔粤盐盛行,挑夫日数千人,非常拥挤”。可以想象古商道当年何等繁荣与忙碌的景象。当年从湖南方向南下的货物,从水路经灵渠需1个月时间,而通过马帮运输,从陆路经湘桂古商道只需要3到6天,大大缩短了来往时间。熊村位于兴安高尚镇和灵川大圩镇的中央,前面翻越的三月岭或大界岭,均为古道上最为艰险的阶段,翻山越岭旅途劳途恰遇地势平坦的熊村,必然要选择在此小憩和休整,所以熊村显得十分热闹,并不亚于8公里外作为水陆码头的大圩古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闰四月二十八途经熊村时,在日记里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圩上聚落甚盛,不特山谷所无,亦南中所(少)见者”。了了数语,便为我们勾勒出当年熊村熙熙攘攘、货进货出的热闹情景。
随着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相继修通,新兴运输时代迎面而来,湘桂古商道在民国时期逐渐衰退,马帮时代也成为了历史。这条曾经繁华喧闹了500多年的古商通,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变迁,几乎消失殆尽。熊村古道幸运得以保存完好,像一位表演完毕卸妆的演员,静静地追忆似水年华。现在,它不时吸引着一些专家学者、驴友们前来探古寻踪,拍照留念。
古村落建在一个小山坡上,北高南低,文庆门是熊村的最北端,也是最高点。我们由北往南行走,刚进入文庆门,就遇到一位姓熊的长者,攀谈之中,我们希望他能帮助指导参观,没想到熊老伯爽快地答应陪我们走走古街道。熊老伯说,熊村历史悠久,大约比广西四大古镇之一的大圩还早一千多年。村里有一个趣闻,有一位村民在挖地时挖出了一个圆形的金属,当时以为只是一块破铜烂铁,随手扔在了地上。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村民发现这块金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洗干净后,发现这块金属一面十分光滑,另一面还刻有文字。由于不认识这些汉字,村民把它交给附近中学里的一位历史老师查看。历史老师看了之后,初步断定这是一块秦汉时期的铜镜。铜镜后来交给了文物管理单位保管。由此可见,熊村一带在秦汉时期已有村民定居了。
熊老伯说,熊村始称熊家村,原住以熊姓为主,始终系江西人。相传始祖由六条龙船载着顺流而至,如今,村里的熊氏祠堂内还有龙头、船桨等物件。随着中原文化南扩,在地方官府与商贾的共同作用和持续建设下,湘桂古商道在明清时期进入鼎盛期。人口不断增长,杂姓逐渐溶入其中,遂改名为熊村。“文庆门”旁边,矗立着两座古香古色的“湖南会馆”和“江西会馆”,均保存完好,气势恢宏,向世人诉说着古村落的古老渊缘。遥想当年,那一个个诺大的会馆,张灯结彩,人声鼎沸,该是怎样一种繁荣昌盛。设圩以来,熊村与大圩、潮田错开,三天一圩,每逢圩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熊村在民国时期与大圩同为乡级行政单位。解放后,熊村改为雄村,但外界仍多以“熊村”古村落相称。
古村从前有6座青砖拱形闸门,相传每座闸门代表着载始祖而来的一条龙舟。村内分三街六巷,棋盘布局。街巷相通处或出入口,均由高大雄浑的闸门相隔。村内四通八达,入夜关闭闸门,又各成一体,十分安全。一些闸门保存相当完好,门上的名称依稀可见:紫气门、德兴门、天相门……一个入村口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闸门,老名称已被石灰覆盖,石灰上用红漆书写着“革命门”三字,显然是“文革”时期“破旧立新”的印记。熊老伯告诉我们,外人一般认为这些拱门只是为安全而建,却不知还起到了在热闹的街市交易中分区别行的作用。每个街区是相对独立的区域,如门这边的街道是牛市,门那边的街道是猪市,还有草帽市、竹编市、家禽市、菜蔬市等等,方便了人们进行商品交易。
行走在古村落的主街道上,我们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穿越到了明清时代。街道由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宽阔平整干净。鹅卵石街道在其见地方已不常见,这里却保存完好。一颗颗一排排拳头大小的鹅卵石整齐在深嵌地下,历经数百年不变形不变色,默默地承受着行人的脚步。那些青石板却承重过量,大多呈粉碎性破裂状,碎块少的几十多的成百上千。裂痕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如同一位饱经苍桑的耄耋老人额面上的皱纹。纵使粉骨碎身,青石板、鹅卵石始终坚守岗位,让古往今来无数过客去迎接黎明迎接希望。
古街道上空空荡荡,与我别处所见不同,没有人摆摊设点,没有人兜售土产,甚至没看见一家出售日用品的杂货店。只有偶尔见到几个挎着单反相机的游客路过,显得冷冷清清。谁曾想,街道两旁的明清老屋,曾经家家户户开铺设店。每家的临街装有木板的窗户下,都用青砖砌有1米高的开放柜台。主人只要撤下窗户上的木板,在柜台上摆上商品,就可以与往来的过客做生意了。熊老伯告诉我们,因为这里当年商业繁华,许多人在这里做生意发了财。村里曾经出了个财大气粗的商人,一个人出资赞助修建了桂林花桥的一个桥拱。目前,附近的山头上还可以找到这个商人的坟墓。“市多鬻卖面、打胡麻为油者,因市面为餐,以代午饭焉。”遥想徐霞客当年到熊村的时候,也是肌肠辘辘,在临街一家铺面坐下来,买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细细品味,顿时缓解了旅途的劳累,背起行囊继续朝桂林前进。
临街老屋多为叠梁式木质结构,外墙多由青砖砌成,也有不少土坯外墙。民居错落有致,多为青黑色屋瓦,茶红色大门,窗棂常见有精美雕花。由于大多数人家已搬到现代交通工具便利的新村居住,老屋的窗棂已被灰尘、珠网所遮蔽。我们见旁边一座青砖瓦房辅以飞檐翘角,甚为气派,表明曾是大户人家。屋外一条黄狗正在阳光下臃懒地睡觉,见我们走来,警觉地站起来对着我们叫,叫声在空荡的街上显得十分刺耳。熊老伯用本地话呵斥了它几句,它伸了下舌头,扒在地上继续睡觉。屋内正堂上有一对八十来岁的老夫妻,老妇正在打草鞋,老伴则在一旁陪她拉家常。我们征得老人同意,得以进入屋内参观。房屋由门前、正堂、天井、厢房、后院组成,布局合理。木质房梁古香古色,天井青石平滑,泛着幽幽的光,门窗雕刻精美,显得古朴典雅。
从屋里出来,我们继续沿着古街道前行。我们发现这些古民居还有一个特色。古民居的墙上、大门上,到处都是毛泽东的头像和他的语录、大标语。尽管一些房子已经坍塌,一些墙体斑驳,但这些文革时期的标语口号仍清晰可见:“永远忠于毛主席”,“政治是最高统率”,“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标语数以百计,遍布在古村落的每个角落,仿佛让人走进了一座活的文革博物馆,不由令人想起当年的政治运动多么狂热,为古村落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历史印记。
不知不觉,古村落主街道已留在了我们身后,我们来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闸门,门头上书有“紫气门”三个大字。内墙上镶有一块青石碑记,上面的字清晰可见,记有乾隆年间重修“紫气门”的时间和捐资者名单及捐资数量,距今已有200多年时间。闸门建在青石板台阶上,青砖叠砌,砖与砖之间的泥浆极薄。闸门有三层楼高,给人拔地而起、居高凌空潇洒之感。外墙早已驳驳,多处有植物在缝隙间茂盛生长。时过境迁,但闸门雄风犹存。出了紫气门,眼前豁然开朗。田野上新村洋房林立,绿树成荫。几棵数人合抱的古杨柳站在村边,树身鳞皮苍老,枝条横斜苍劲。西马河绕村而过,河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小鱼水中嬉戏,鸭子水面游戈,一派祥和宁静的田园风光。河中一道堤坝将水位抬高,河水顺着青石板砌成的渠道缓缓流进村中。临渠的人家,家家户户在门前修一座石板桥与街道相通,各自在门前石阶上洗衣洗菜。古道清幽泛光,门前小桥流水潺潺,颇具“江南水乡”韵味。此情此景,人们会触景生情,沉吟《天净沙·秋思》里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曾经热闹繁华的古商通,如今已变得寂静冷清。铅华洗尽更从容。如今的熊村古村落,像一位广见世面、历尽苍桑的老人,洗去臃容华贵的铅华,更显淳朴敦厚,超凡脱俗。漫步在这安祥宁静的熊村古道,不受纷繁的尘污垢侵扰,可让心灵绦荡,更有超然物外的感觉。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