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飞旋的童心(外二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3922
高朵芬

  那一年,你来了,脚步匆匆的。身着运动衫,脸儿红扑扑,那绺系着一个蝴蝶结的发辫上,还响着课桌边的余韵。

  你站在讲台上,我们的脸上都闪着两颗水灵灵、亮晶晶的黑葡萄。我们的心热乎乎,生活中又多了一位年轻的妈妈?

  一个光明的使者,打开你心灵的扉页,你觉得肩上似乎多了些什么,沉甸甸的,是吗?

  手工课,几十双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盯着你做示范娟秀的手,然后,又各自落到自己的纸上、剪刀上。

  我们用小手细心剪开,粘牢,安上轴、戴上轴心帽,再插上一个长长的柄。

  成啦成啦!

  于是,彩色纸提炼成一样儿多味的生活。几十张脸蛋儿笑成一色花。几十双酒涡传递着一个几乎无法追踪的璇儿。

  下课了,教室门口放飞一片欢乐,你心底释放出一丝丝欣慰。

  迎着风,陀螺螺转,心爱的风车;

  流着彩,陀螺螺转,飞旋的童心;

  牵着云,陀螺螺转,衔着古香古色的韵辙,系着一颗心愿飞向明天

  早早家屋檐下的燕子们

  春天里来了。

  不知不觉中,早早家门前的那条小河热闹起来,青蛙的鸣叫声声入耳,扣人心弦。

  每当夜幕降临时,铺天盖地的蛙鸣更为响亮了,仿佛要闹翻了天似的。尤其对着早早家窗户的那块空地,五年前因荒着变成沼泽,大部分蛙聚集于此。

  岸边,那些早年种下的一行柳树,枝条蔓延,摆出一幅醉意朦胧的神态。

  早早居住的这个小村子,的的确确还保留着原生态的意蕴。

  瞧,枝叶,纤纤细细,由黄而绿;千条万条,飘飘柔柔,婀娜多姿。

  这样的好去处,自然也成了燕子的热闹区。

  这个小村庄里,几乎每一家的屋檐下都有燕子居住。

  早早家住的还是爷爷小时后盖的老房子。屋檐下因柳芭而筑,显得更为古朴,也倍受那些燕子们的青睐。

  这几天,门前的河岸上异常热闹,像開了锅似的。

  那些燕子夫妻成双成对,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小小的燕子忙碌不停的身影真让人敬佩。

  它们先是选择好地方,然后一口一口将岸边的泥团叼来,再一点一点从底座开始精心施工。娇小的身子不停的扭动,剪刀一样的尾巴时而贴近墙面,时而上扬翻飞。灵活而机敏的小脑袋不停地试探着巢屋的牢固性。

  一对燕子夫妻要筑好一个新巢少则也得十来天的功夫。

  看到一对对燕子夫妻们劳顿的身影,早早总是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显出很吃惊的样子。

  听到一串串呢喃细语,早早的舌头也在不停地卷动着,发出诱人的声音。

  几天过后,一个个新巢里发生了新的变化,燕子夫妻总有一只会安静地待在家里,而另一只继续打里照外,忙碌不停。

  早早的奶奶告诉大家说:燕子的窝里要发生新故事啦。

  早早听完之后,脖子一仰一仰,总在追着屋檐下的新动静。

  期待中,燕子们更美更动人的故事将要悄然发生?

  蜻蜓蜻蜓向南飞

  灵儿的奶奶边讲故事边摘枸杞,不一会儿,她的小篮子里,红红的枸杞籽儿已经堆得尖尖的了。

  多新鲜的枸杞呀。

  阳光下,枸杞子泛着耀眼的光,像一枚枚红透了的玛瑙,红的可爱,亮的逗人,真够诱惑的。

  这一篮子人见人爱的枸杞子,吃一颗甜腻腻的,让人爱不释手。

  灵儿在奶奶的故事里睡着了,可奶奶还是照样讲着,什么大灰狼呀,小白兔呀?

  怎么回事儿呢?难道奶奶没发现这个乖宝宝正在打盹儿?

  奇怪了,既然灵儿睡着了,她的故事到底讲给谁听呢?

  这时,刮来一阵小南风,满园里成熟和未成熟的枸杞子鼓起一阵阵小铃铛一样的架势,好像正在述说什么似的。

  头顶上那些红色和绿色的蜻蜓们,展开透明的翅膀,鼓着大大的眼睛,摇着俏丽的尾巴,上下翻飞。

  一会,灵儿又在奶奶的故事中醒了。喊着奶奶,奶奶,我梦见可爱的蓝精灵跟我捉迷藏呢。

  奶奶说:是啊,我的好孙儿,你看,这又飞来一群呢,蓝精灵多好看啊!

  灵儿的大眼睛忽眨忽眨的,充满神奇。

  这时,天上的蜻蜓越来越多,蓝的红的还有绿的,飞啊飞,一纵一纵的煞是自由。

  噢,奶奶,我知道了,这些好看的蜻蜓们就是蓝精灵吧?我要变成它们,该多好啊。奶奶一下子把灵儿抱得更紧了。

  突然,灵儿眨眨眼睛说:奶奶,我想爸爸妈妈了,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接我呢。

  奶奶说:乖,过年的时候,她们就回来了。

  灵儿一边掰着自己的小指头数啊数,一边寻思着:年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一只蓝蜻蜓似乎听懂了灵儿的话,突然落在了眼前的枸杞枝桠上。

  灵儿的眼睛立刻明亮了。

  灵儿说:蓝精灵啊蓝精灵,我要是像你一样,有一双翅膀该多好;蓝精灵啊蓝精灵,你把我带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城市里吧。

  蓝蜻蜓似乎听懂了灵儿的话,绕了三圈停下来,落在灵儿的帽檐上。

  灵儿哭了,奶奶也哭了。

  这时,那只蓝蜻蜓好像通人性似的唤来许多同伴。

  不一会儿,几乎所有的蜻蜓们都飞来了。

  它们来来回回飞啊飞,向南,再向南,一直飞得看不见了。

  选自《草原》2017年第6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