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成长也一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族文化的构建及家庭教育的推动,承载着重要的时代担当。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馆长蒋云说:“这个博物馆就像是构筑家教家风的能量场,联结了古今家庭教育的智慧,打通了家庭、学校、社会的能量,构建三位一体的融教育体系,促进家长素质的提升和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
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坐落在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面积1200平方米,内设“中国馆”“世界馆”“图书馆”“家风馆”和“邗江实践馆”五个场馆,以实物、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家庭教育的历史脉络,梳理中国家庭教育特点,对比中西方家庭教育文化差异,全面呈现家校共育走向“深耕”新時代的实践成果,成为新家庭教育实验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古城扬州,相比其他几所老字号小学,从建校时间上来讲,育才小学西区校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在家校共建理念上,绝对是走在前列的。正是这样的原因,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最终选址在这所年轻的学校。尤其是近几年,李吉银接任校长后,本身就是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的他,更加重视家校社共建工作。
我在博物馆的一份宣传册页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看见世界,看见自己。蒋云说,这是李校长的原话,也是我们家校共建努力的方向。
在博物馆里,蒋云带我走了一遍,他们开展的家校社活动让我印象深刻。
一粒种子的家教密码
寒风渐暖,细雨绵绵,草长莺飞之时,春耕的时节到了。育才小学西区校的孩子们来到宝育农场,开始了校园春耕。
这块小小的农田,是学校开辟出来的学生“实验田”。蒋云说:“现在是个快节奏的时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大,不少孩子的生活半径都局限于学校、家庭以及培训班之间,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田地,既体验了劳动,收获了快乐,又增长了科学知识,丰富了实践经验。他们在春天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在秋天收获成熟的果实。”
除了校园自有的宝育农场,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还与扬州农科院稻麦实验基地是共建单位,常态化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活动。
2022年5月22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组织家长和孩子们走进扬州农科院稻麦实验基地,开展“我是一粒种子——袁隆平爷爷,我们想你了”主题教育活动。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他本人就是一粒卓越的种子。“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袁老用一生去追求、去奋斗、去耕耘,在他最热爱、最熟悉的田地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孩子们将对老人的深情思念,随着初夏的风,吹过长长的田埂,拂过黝黑的泥土,幻化成手中的一粒粒稻种,洒在温润的农田。
听专家讲解水稻发展历史,看一粒种子生根、发芽、成长、结果的生长历程,赤脚踩在稻田的淤泥里,将一粒粒种子撒在泥土里……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的周清妍格外激动。她说:“虽然之前见过水稻从幼苗到成熟的样子,也见过水稻加工成大米的样子,但是我从没有认真观察过它们变化的过程,一粒小种子究竟是怎样成为我们口中的粮食的呢?”周清妍妈妈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说起这首古诗,大部分孩子耳熟能详,张口就能背诵。但要说到粮食作物是怎样得来的,很多孩子往往呈现‘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状况。对孩子们来说,这次化身为‘小稻农’体验水稻的种植过程,意义非凡。”
在此之后,蒋云又组织家长和孩子们陆续到农科院体验了拔秧、插秧、收割等稻谷成长的整个历程。插秧的时候,拿着秧苗,卷起裤腿,脱掉鞋子,与泥土来一次亲密接触。丰收的时候,稻田如海浪般起伏,那饱满的麦穗,是沉甸甸的收获,更是对劳动者的致敬!
后来,蒋云又在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活动,主题是“一粒种子的‘家教’密码”。孩子们朗诵袁隆平爷爷写的文章《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时,一个个饱含深情、眼含热泪。蒋云说,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意义所在。
一封家书的深情诉说
“儿子,妈妈也要向你道歉,妈妈有时候脾气真的很暴躁,在学习方面没有给你足够的信任,有点急于求成、追求完美,甚至打过你,也说过很多伤害你幼小心灵的话,真的对不起,是妈妈错了,我应该和你一起探讨和分析,为什么你会考不好……”这是一封妈妈写给儿子的信,言语之间,能感受到这位妈妈的情深意切。
在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收藏的资料里,这样的家书还有很多。和“一粒种子的‘家教’密码”一样,“家书传家风”也是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的特色活动之一。
孩子上了小学,父母基本上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压力之下时常会烦躁不安。而孩子正值天真烂漫之际,尚处于无知无畏的年龄,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双方无法达到换位思考的平衡,家长的情绪时常会转嫁到孩子身上。
我跟蒋云分享了几天前在学校门口看到的一个场景:一位母亲把孩子送到校门口的时候,发现孩子忘记了带水杯,脸上立马阴云密布,“走的时候让你检查检查,没听见啊,天天丢东忘西!”骂完似乎还不解怒气,狠狠地将孩子书包往地上一扔,嘴里一边训斥,一边骑电动车转身离开。孩子一句话也不敢还嘴,从地上捡起书包,失落地向学校走去。
蒋云说:“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平等的,家长习惯了居高临下,一句‘都是为你好’成了教育孩子的最好‘理由’。”
在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世界馆”中,展示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在蒋云看来,目前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高学历比例较高,知识储备也很扎实,但对孩子的日常家庭教育中,却时常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对孩子翻脸,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极大。
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组织“一封家书”活动,其实就是让家长在冷静的思维之下,与孩子平等地交流,真诚诉说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一字一句,拳拳亲情,谆谆教诲,家长们把家风家训写进书信,让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看到了父母对自己过激行为的忏悔与自责。
一封封内涵丰富的家书,是亲情的纽带,是行走岁月的家风,是家庭凝聚力的结晶。一段段朴实无华的文字,如潺潺清泉,缓缓淌过孩子们的心间,滋润他们茁壮成长。
家书传家风,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成长礼物。若干年后,孩子长大成人,看到父母当年留在纸上的深情诉说,肯定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一個家庭教育的强大能量场
早在2016年,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就提出了“新家庭教育理念”,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落成之后,加速了这种教育理念的发展,逐渐从区域教育探索发展到备受全国教育界瞩目。
蒋云介绍说,就拿扬州市邗江区来说,中小学加上幼儿园一共有85所,以前家长来学校跟老师沟通,都是到老师办公室,担心影响同办公室的老师备课,说话都不好意思大声,沟通交流的效果并不理想,家校协作育人的预期大打了折扣。如今,博物馆作为家庭教育一个十分有效的载体,成了“新家庭教育理念”发展的催化剂。
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也让区政府更加有信心,专设400万元经费,计划在区内各个学校建立集接待、组织、活动、培训、研究、展示等6大功能为一体的“共成长体验馆”,让家长、孩子、老师在专设的教育空间内共同成长,也让家庭教育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能量场”。
如今,邗江实验学校“三色花”共成长体验馆、维扬实验小学“兴于书”共成长体验馆、公道小学“阮元”共成长体验馆等一大批共成长体验馆,凝聚着各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为家校活动提供了有效载体。
方巷小学地处扬州市北城区的农村小镇。2019年暑期,该学校建成“红日”共成长体验馆,让农村孩子有了自己的能量站。体验馆馆长朱亚零介绍,“红日”二字取自开国上将张爱萍在方巷开展社教工作期间所作的《清平乐·红日照方巷》,让红色基因融入校园,对孩子们的爱国教育也是一种好的激励。
现在,学校利用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的硬件优势,加强与扬州儿童成长实践基地的联系,开发家庭教育博物馆课程,进行美德培养、思维拓展和爱国教育:推出“走近名人,放飞梦想”亲子活动,激励孩子传承名人美德,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组织“红领巾寻访活动”,带领孩子采访抗战老兵,传承革命精神;开展“女童保护”防性侵主题教育课,提高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远离侵害。
在新家庭教育实验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时金林看来,家庭教育既要做到大水漫灌,也要做到精准滴灌喷灌。在一次家庭教育交流活动中,方巷幼儿园鲍丹老师带来的问题案例是“总说我不会的孩子”。她所在的班级里有一位“问题孩子”,自理能力差,在校不管吃饭穿衣或是做手工,总是哭着说自己不会。究其家庭原因,孩子爸爸在家长期处于“缺场”状态,妈妈在教育问题上有心无力,孩子一直在奶奶的照管下成长,而奶奶总喜欢包管代办。
为了切身体会孩子的问题环境,活动现场安排鲍丹扮演孩子,邀请其他几位老师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奶奶,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家庭的生活情景。几分钟的情景扮演结束,鲍丹说:“当走进孩子的世界时,我真正体会到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处境和亲子关系状态,这样才能切实为家庭成员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和引导。”
这样的案例,在中国家庭博物馆的活动中有一个专有的题目:一个孩子的研讨会。它与“一粒种子的家教密码”“一封家书的深情讲述”“带着孩子听音乐”“爸爸在场,让家庭更有力量”等众多项目一起,在各所学校定期推动,为家长、教师、孩子的共同成长注入了丰厚的知识积淀和精神力量。
如今,历经几年的摸索实践,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不仅架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也将家庭教育理论宣传、家教知识普及的影响做得越来越大。2020年,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被全国妇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名副其实成了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强大能量场,也成了孩子们成长最好的土壤。
王向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第十三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23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著有长篇小说《平实的梦想》《大浪淘沙》,长篇报告文学《永不打烊的警务室》。多篇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刊物。荣获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报告文学奖等奖项。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