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小小说不小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小作家 热度: 18600
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字数少、篇幅短,读一篇费不了多少工夫,读几篇也耗不了多少时间。但若因此而小瞧了它,怕是要贻笑大方。

  首先,小小说有大智慧。篇幅短小并不妨碍小小说充满大智慧。高虹有一篇小小说叫《唐家寺的雨伞》,讲的是一商人藏有珠宝玉器的油纸伞被人误拿,商人为了寻伞先是在丢伞之地——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以期修到丢失之伞。后来又打出“油纸伞以旧换新”的广告,最终找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那把伞。故事并不复杂,但作者赋予故事主人公的那份沉着、冷静的大智慧令人赞叹。这篇小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巧用歇后语“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为呼应。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看待生活中的难解之事时又何尝不需要“换一把”目光呢?

  凌鼎年的小小说《了悟禅师》同样包含了生活的哲学与智慧。这篇小小说塑造了一位不同于众僧的了悟禅师:被众僧骂为懒和尚的了悟禅师不扫地、不关门,贴出了“空门岂用关,净土何须扫”的对联;坦然抱着山姑过河的了悟禅师,面对法眼方丈的责问,心中无挂碍,大笑以应之;清军入寺,众僧皆逃,唯独了悟禅师以“僧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态度应对嗜杀的清军将领,最终令清兵撤出了寺庙。三个故事,三次禅悟。若读者能悟出蕴含其中的大智慧,那对纷繁世事也可“了悟”。若是一时悟不出,不妨再读读了悟禅师在谢绝方丈之职时留给寺内众僧的那首偈语: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云:“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渡与不渡”或者“度与不度”既看个人阅历,也看时代背景,更看读与不读、悟与不悟。千帆阅尽,再读小小说,便能悟得大般若,那自然处处是“真佛”了。

  其次,小小说有大悲悯。通常认为,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往往会出现在史诗般的大部头作品中。小小说那么小的篇幅、那么少的字数又怎会和悲悯扯上边?还大悲悯?这又是一个“小大之辩”。其实,有情怀的作品能让人倍感温暖,只字片语中也可得见对天下苍生的挂念;反之,即便是下笔万言,所呈现的终不过是“一己之私”。所以,大悲悯和小小说并不矛盾。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篇小小说叫《白菜汤》,篇幅不长却塑造了两个经典人物:一个是痛失独子的寡妇,另一个是地主太太。失掉独子的寡妇在悲痛中喝着稀薄的白菜汤。地主太太见之不解,认为寡妇此时应吃不下任何东西。寡妇说:“我的瓦西亚死了,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该糟蹋的,里面放有盐呢。”地主太太听后耸肩走开,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小说就此完结。若是正面写寡妇的丧子之痛,怕是很难写出大的悲悯情怀来。但这一碗白菜汤却达到了“使悲更悲”的效果。特别是白菜汤中的那一点盐,更是撒在了良善众生的“伤口”上。丧子之痛对于寡妇来说已是不可接受,但她还要面临更为残酷的生活之痛和时代之痛。这种痛不是寡妇的一人之痛,而是所有“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的共同之痛。以一人之痛牵出众人之痛,以众人之痛写出普天下弱势者的可怜与无奈。这正是这篇小小说中所蕴藏的大悲悯与大情怀。

  比《白菜汤》篇幅更短的是屠格涅夫的另一篇小小说作品——《乞丐》。《乞丐》中,年老的乞丐向我乞讨,我却什么也没带。面对乞丐的等待,我窘迫地抓住他的手,说:“别见怪,兄弟;我身边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向我浅浅一笑,口齿不清地慢慢说道,“哪里的话,兄弟,就这也该谢谢您啦。这也是周济啊,老弟。”听完这句话,文中的“我”也从乞丐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读完这篇小小说的我们想必也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得到了心灵上的周济吧?其实,心靈上的荒芜比物质上的匮乏还要可怕,而心灵上的真情沟通比物质上的慷慨赠予还要可贵。在忙忙碌碌与熙熙攘攘中,就物质层面来讲,我们不是乞丐。就精神层面来讲呢?这是这篇小小说引发我们的思考所在,也是这篇小小说所体现的悲悯所在。这里引发的思考无疑是深度思考,这里体现的悲悯也无疑是大悲悯。

  最后,小小说还有大幽默。很多人读小小说就是为了那峰回路转之后的“开怀一乐”。而真正好的小小说中所体现的幽默却并不等同于“开心一刻”。老舍先生有一篇小小说叫《买彩票》。这篇小小说写的是一家人凑钱买了彩票,满怀期望地等待开奖,最终却没有中奖的故事。买了彩票没中奖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一件搞笑的事情,而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在小小说中,这件正常事情背后的幽默导火索被彻底引爆:先是在集资买彩票时,狗都听熟了那大奖“五十万”,股东们各自拿出的钱不多却鸡贼地立起了账簿。接着是“上哪里买”“谁去买”和“买来谁拿着”的问题,又是打卦、又是算命、又是算计,每一个环节都大费了周折。开奖前的这一段时间,人人睡不好,为能否中奖而焦虑,为中了奖钱怎么花而劳神。到后来,终于开奖了。集资的诸位是大奖没中盼小奖,小奖没中想末奖。结果连末奖也没中得。股东们开始索要集资款项……

  这篇小小说可谓一步一笑、笑点密集,但每一个笑点都不是硬咯吱着你去笑,而是让你读后会心一笑。读完整篇小说,我们会觉得笑后还有余味,还有所思。这才是小小说的大幽默所在。为什么在较短的篇幅内能产生这种大幽默呢?一方面源于作者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把握,能透过现象写出本质,把最具有“反差萌”的东西写活如画。另一方面得益于作者能把小小说“虽短小却精悍”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把每一个“对比点”和“特效点”都写深写透,使得整篇小小说处处展“精华”。当然,最重要的是作者在创作这篇小小说时,把自己“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幽默情怀带入其中了。小说的最后,主人公“我”睡得很清甜。而整篇小小说所展现出的幽默也是一种清甜而不媚俗的幽默。我想,这可算是小小说中的大幽默吧。

  有时读着、读着小小说,就会想起古人的那首《咏石榴花》:“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好个“不须多”,好个小小说。

  王翊民: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