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命题作文独领风骚
一般来说,命题形式主要有四大类:命题作文、选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这里主要分析前两种。
先说命题作文。对2020年全国各地150道中考作文命题进行统计,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命题作文(含全命题和半命题)在中考作文命题中仍然占有明显的优势,几乎占到所有试题的85%以上。江苏省13个地市,其中12个地市都是命题作文;山东省17个大市有13个是命题作文。
不仅如此,命题作文在形式上也有了新的改进。有些作文试题不再拘泥于原来简简单单的一个题目,而是借鉴作文材料导引的形式,对题目进行明确引导;还有的以一个导语的形式出现,然后再亮出文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目的就是降低考生审题的难度,为考生的立意选材打开一条宽阔的通道。
命题作文试题的特点是严中有宽,既限制了写作内容与范围,又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这种试题还将受到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老师的青睐。
再看选题作文。这种题型是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出现的新类型,虽然不能够代表未来命题的主流方向,但也不能忽视。出现“二选一”甚至“三选一”题型最多的地区是山东省、浙江省、四川省、重庆市。如山东淄博卷的“别着急,慢慢来”“你很重要”,青岛卷的“疫情之后重返校园”“青春是……”;浙江金华卷的想象作文以“我们需不需要童话”为话题,嘉兴卷的“熟悉和陌生”“关于翼装飞行表演的热议”。此外,四川的广安卷、自贡卷、南充卷、遂宁卷也都是二选一。
江苏南京卷多年来都是以想象类作文为命题导向,今年也采用了选题作文的形式。北京卷也开始尝试命题二选一的题目。
之所以出现这类题目,一方面是因为选题作文给了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让考生有更多自主权;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人文关怀,不同考生可以根据不同喜好自主选择,扬长避短,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同时也是更大程度体现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这种命题形式在以后的命题倾向中,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命题内容:关注成长经历,贴近生活,关注人生、社会,崇尚美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价值取向
纵观今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绝大多数地区的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体现“写自我”“抒真情”的基本原则,关注考生自我成长历程的题材成为作文题的关键词和热点词。
如江苏南通卷的“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徐州卷的“当你需要时,有我”,连云港卷的“你的光亮照亮我的世界”,淮安卷的“认识自己的特长”,泰州卷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浙江宁波卷的“自己决定”,山东临沂卷的“真实的我”,广东广州卷的“我也是富翁”等等,都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表现出自己的成长过程,这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自我特长、个性展示的过程,是对考生内心情感、思想品質、审美情趣等的纵深揭示。
语文是一门植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课程。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和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效载体。今年中考作文题在鼓励考生表现自我,大胆展示内心世界、张扬个性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崇尚美德,出现了很多围绕社会热点而命制的题目。如北京卷的第一题“2020,我的中考”,山东青岛卷的“疫情之后重返校园”,四川泸州卷在材料里明确指出“样子”就是“李兰娟院士摘下口罩时满脸勒痕的样子”……不难发现,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的内容越来越多地与考查考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相联系,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关注生命,关注人性美、人情美,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家庭的责任感、道德感、使命感。
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考场作文,只有融入了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写出有温度的作文。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在全国范围内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都要求考生一定要说真话,抒真情。因此,尊重考生对生活的体验是作文命题者无可回避的事实。
如北京卷的“2020,我的中考”,上海卷的“有一种甜”,浙江温州卷的“笔记”,浙江衢州卷的“变化”,贵州黔东南卷的“放下”,山东济南卷的“希望,就这样生长”,四川乐山卷的“留住美好”……
面对这一道道诗意盎然的题目,考生心浸其中,自然而然地把内心的感受捧出来,写出既真实又感人的佳作。今后各地的命题者在设计中考作文题时,一定会更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来碰撞考生的心灵,从而让抒发真情实感成为作文的主旋律。
针对以上分析,对即将到来的2021年中考作文,我们要采取哪些备考措施呢?
2021年中考作文应试策略
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竭的源泉,是否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直接影响作文的立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说的就是个道理。如果缺少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安于现状,流于平庸。唯有用心观察,潜心思考,才能使我们的考场作文摆脱平庸、避免俗套,从而获得高分。
所以学生在进行作文训练时,一定要留意身边所发生的事,并且对这些发生的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挖掘出这些事背后所承载的理性的东西,然后由事入理,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一般都有着广泛的阅读面。因为只有广泛阅读,才能积累更多的素材,才能拓宽写作的视野,才能积淀文化的底蕴。
所以为使中考作文获得满意的成绩,考生必须重视阅读。一方面可以从优秀习作中选取部分进行阅读和评析,另一方面可以从报刊精选一些时文进行阅读、分析和鉴赏,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受到考试时间和阅卷时间的限制,考试作文与平时的写作训练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树立“亮点”意识,做到每篇作文至少要有一个亮点,可以是语言亮点,可以是立意亮点,可以是结构亮点,可以是文面亮点。在考试时做到“五个一”,即: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一个新词,一句点明主旨的话,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整洁美观的文面。这样的作文才会令人耳目一新,赢得青睐。
崔益林: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通市中考审题专家。
编辑 凉茶 1872248468@qq.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