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汨罗葬心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小作家 热度: 12350
暮夏临秋,长夜沾湿,三分寒意中,我独自一人踱步到汨罗江边。

  望见对岸屈原含泪的石像,伤愁之绪似乎要随江水同屈子远去。

  水涨潮涌,翻墨黑云,拟作“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犹如当年万股秦军铁流,重锤般猛撞我腳下的楚地。多年未有作为的楚国,如闲置多旬的砧,应声而碎。喟叹!且不说迎战的将军屈匄不过一介等闲之辈,单就怀王的几个宠臣,就已让楚国“山河破碎风飘絮”。

  此景可恨矣!长吁中,我想,屈原呢?

  江上大雾渐散,心中亦稍显明朗。依稀中,记起屈原此时被流放于江北之地。于是昂首,对上了屈子含泪的双眸。

  楚国待屈原如仇人,而屈原待楚国似爱人。纵使怀王一手造成了屈原的终生坎坷,但当其尸首被秦国送回时,屈原仍是悲痛万分。

  我看见屈原每一次抱琴而来,悲歌一首又悄然离去。

  陶潜倦了世尘,将其看作是“心为形役”;而屈原却宁愿在一片酣醉之中“惆怅而独悲”。

  《楚辞》《离骚》,他为天地立心;明于治乱,他为生民立命;上下求索,他为往圣继绝学。但他却无法为楚地的万世百姓开创太平,因此他自认为含罪于民。

  汨罗的江水承载了千载来屈原对家国的情谊和挚爱,因此汨罗江历经万古之侵蚀而始终奔涌。

  书卷为屈子怀石投江的那天蒙上了殷红的珠帘,又是一曲悲歌,而素琴却永远留在了汨罗江边。那天,汨罗江水都为之平息,失去了昔日浪翻八尺的气概。

  三更作晓寒,已是离去之时。既无法永驻汨罗江边,那我便将我的心,葬在浅滩之下。以心,永远凝望屈原含泪的石像。困顿时,便以汨罗江水涤心。使我无论身在何处,夜起漫步时都能倾听汨罗的潮起浪平。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铭万古之苍苍兮,聆其心而不浊。

  周知鱼: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青城山路校区初二(10)班学生

  指导教师:姜珊

  编辑 巴恬恬 365584260@qq.com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