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科学家精神与科技人才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淮论坛 热度: 19049
涂盛雪 孔燕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为国家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千锤百炼中凝聚彰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家精神。文章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平台选取的1244篇关于3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采用NVivo 12版本,分学科领域进行质性编码。发现各学科领域的科学家精神特质有特性和共性,特性是引领他们在本领域内获得成功的关键,共性则体现出我国一代代科学家推动科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传承。文章认为,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培养始终,大力弘扬“传帮带”的育人传统,提升科研工作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加速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杰出科学家。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科学事业;科技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1-862X(2022)03-0180-007

   近年来,我国在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科技成就的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批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在20多年间里,我国连续颁布了19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培养出了30余位突出科技工作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100万科技工作者奋斗在中国最需要的领域,他们的成长与贡献都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尤其是近年来取得的系列科学成就,也都验证着科学家精神与科技人才培养间的密切联系。在我国关键科技领域和核心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特殊阶段,厘清我国科学家精神对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

  (一)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指出,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70余年的光辉历程,在取得了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科学家精神,这成为后备科技工作者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其實,在世界各国的创新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公众对必要的科学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对科学家从事的研究领域、科学形象和科学家精神予以了解,其中媒体对科学家形象和精神的塑造,影响着公众对科学家的认知和后备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譬如心系学子的谈镐生院士、无私奉献的郭永怀科学家、严谨谨慎的钱学森院士和鞠躬尽瘁的钱寿易院士等,这些杰出科技人才的奋斗史无不体现着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科学家精神。

  (二)科学家精神的影响

   科学家精神是具有特性的,这种特性品质在他们的专业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科学家精神日渐成为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研究发现顽强的意志和榜样的力量等非智力因素,在科技人才成长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激励更能够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我国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多次的探索,也出台了系列科技人才的培养政策,如863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一些地方也陆续出台人才发展政策,这些项目和计划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我国科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孕育出一些共性的科学家精神。譬如不畏艰难、敢为天下先的潘建伟团队,勇于奉献、治病救人的吴孟超院士,吃苦耐劳、忧国忧民的袁隆平院士等,他们虽然专业分工不同,但是他们奋斗的历程皆体现了以爱国情怀为共性的科学家精神。这些精神支持着他们不断向前奋斗,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三)研究方法

  通过“读秀”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5位获奖者名字”为关键词,全部字段高级检索1978—2021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三大报纸内容,通过一一核查,删除无关以及内容完全一致的重复报道,最终获得1244篇涉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在研究方法上,以中办《意见》中科学家精神内涵为编码依据,采用NVivo 12软件,分学科领域进行质性编码。质性编码的具体操作由两名编码者在NVivo 12环境下完成,并计算两名编码者编码一致性[2],即

  CC=∑1244i=12Mi/(N1i+N2i)1244

  其中,CC(Coding Consistency)表示编码一致性,N1i和N2i分别表示两名编码者在对第i则报道编码时得到的科学家精神特征的个数,Mi表示两名编码者在对第i则报道编码时得到的相同特征的个数,1244是被编码文本的总数。在进行质性编码时,80%以上的一致性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3],本研究中两名编码者的编码的一致性为82.35%,一致性良好。在质性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学科领域划分,分别对每一类学科获得者文本中科学家精神特征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就某一领域的科学家精神特征而言,出现的次数越多,意味着其重要程度越高。

  通过对35位获得者的1244篇报道分学科领域进行分析,以《意见》中提出的科学家精神内涵为编码实施依据,提炼出6个一级编码: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12个二级编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以农学为例,详见表1。

  二、科学家精神的时代特征

  (一)不同领域科学家共同的精神气质

  图1显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有着共同的精神气质。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作为一个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属性和各异的价值观。欧洲科学革命的发展使“自然哲学家”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出现,即后来我们所称“科学家”。科学共同体最早诞生于英国皇家学会。1840年,学会成员休厄尔开始使用“scientist”(科学家)这个名词。[4]但最早在古希腊,就已经出现类似于科学家群体的精神特质的相关表述,到科学革命时期广泛提及,此时,科学已经成为西方社会关注的焦点。20世纪,西方科学体制化完成,科学家精神气质有了较为固定的阐述,表现为求真唯理、增进福祉、协同合作等特质。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该群体已经具备了自身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规范。其中,最具权威的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在1942年基于科学家的基本行为规范,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即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态度。他认为,这些规范普遍存在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约束着每位科学家的行为。[5]后来,英国学者约翰·齐曼将默顿提出的四种“科学的精神气质”与“独创性”进行了结合。伯纳德·巴伯也同样对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内涵进行了拓展,提出“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理性、公有性和感情中立价值”[6]等科学精神特质,而“理性”应该是核心。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广泛采用“科学家”这个称呼,“格物致知”的概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融入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理念。将现代中国科学家群体与西方科学家群体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他们所处的生长环境和社会背景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本文所分析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正是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化、人格化和中国化的体现,呈现出了中国科学家群体的独特氣质。比如,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科学规律、遵守科学研究规范、追求真理、探索自然等等。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科学家精神同样展现了科学共同体所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同时,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科学家赓续奋斗,在铸就辉煌成就的过程中形成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内核,凝聚为中国科学家精神,而它的时代内涵在当下科技向善的浪潮中,需不断地深化和拓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磅礴力量。

  (二)与领域契合的科学家精神气质

  1.吃苦耐劳、为民造福是农业科学家更为凸显的精神特质。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以袁隆平、李振声为代表的农学领域的科学家,在其报道中,科学家精神特征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这与农学学科的特性紧密相关。袁隆平院士说过:“育种研究是一门应用科学,要到田里去干,肯定要流汗。我们在攻关的时候,在水稻生产基地每天都背上一个水壶,我带两个馒头,中午下田,顶着太阳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流了很多汗。我培养学生,第一要求就是要下试验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培养你。”[7]所以,农学研究,首先要吃苦耐劳。相比于工学、理学,在很多人的眼中,农学研究并没有那么“高大上”,这也让很多年轻人“失去兴趣”,在他们的刻板印象里,农学,就是农村人应该干的事。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李振声院士曾说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为中国人民吃得饱,生活得更好而努力,是光荣的一件事!”[8]吃苦耐劳、淡泊名利,坐得住“冷板凳”,俯身卷起裤脚就能下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也是当代劳动教育的真谛,更是锤炼人的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

  2.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对医学工作者尤为重要。35位获得者中,有吴孟超、王忠诚、王振义、屠呦呦、侯云德五位属于医学学科,删除重复报道,共有301篇文本。在NVivo 12环境下,对301篇文本进行编码。从图1可以看出,以吴孟超、屠呦呦为代表的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在其报道中,科学家精神特征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服务人民的精神。这与医学研究的特点、从医者的职业特性密不可分。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说:“要想当好一个好医生,在品格上至少要具备三种精神:无欲无求的献身精神,治病救人的人道精神,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9]吴孟超始终秉承一个信念:“认真当好一个医生,让老百姓健康地生活!”医学研究工作者永远把让更多人健康地生活作为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的事业是“最接地气”地为人民服务、为病患服务。无论是屠呦呦铸就青蒿素抗疟传奇,还是侯云德院士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病毒火山口”,为人类建立阻击传染病的坚强防线,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使人民更加健康地生活服务。当王忠诚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他发自内心地表达对病人的感谢,就是他仁心大爱的最好体现。他在获奖感言中说:“当医生必须有技术,但首先是要有服务精神,必须把病人放在第一位。”[10]“拿起手术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万不要去割断与人民的感情。”[11]这种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精神是医学研究工作者的基本遵循。

  3.追求真理、甘于寂寞,在理学领域特别突出。35位获奖者中,有吴文俊等20位属于理学学科,删除重复报道,共有454篇文本。在Nvivo 12环境下,对454篇文本进行编码。从图1可以看出,以吴文俊、黄昆为代表的理学科学家,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和潜心研究的精神在报道中出现次数最多。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理学学科的特点。理学是基础科学,以培养研究能力为目标,以理论研究为目的,其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相较于工学,理学更侧重基础理论研究。

  核物理学家于敏的名字曾被封存28年,当年因国家需要,他毫不犹豫服从分配,放弃已经做出出色成绩的科研方向,转到氢弹研究,开始隐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12]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毕生信奉“宁静以致远”的于敏说:“所谓宁静,对于一个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13]核司令程开甲同样是半生埋名为国铸盾,1960年夏,经钱三强亲自点将,程开甲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鲜有人知的是,程开甲正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呕心沥血的杰出科学家之一。[14]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黄昆去世时,科学界扼腕,但许多普通公众茫然黄昆是谁,在科学界赫赫有名,在公众面前却是陌生人。对科学家的寂寞人生,一些学者表达了痛惜与不平之声。但真正有志于向科学进军的人,早在科学的入口处,就已经下定决心,以无畏的勇气、艰苦的劳动、寂寞的人生,来开启科学的大门,甚至随时准备为科学而献身。[15]气象学家曾庆存曾写诗表达自己的追求:“科学钻研心寂静,苍生忧乐血沸腾;欲明事理穷追底,不求闻达亦斯文。”他安贫乐道,在几平方米的房子里不分昼夜,完成80万字的大气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理论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16]他们的人生就是追求真理、甘于寂寞的完美写照。

  4.勇攀高峰、集智攻关的协同创新精神是工学的亮点。35位获奖者中,有金怡濂等14位属于工学学科,删除重复报道,共有352篇文本。在Nvivo 12环境下,对352篇文本进行编码。图1显示,以金怡濂、王永志等为代表的工学科学家报道中,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同时,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胸怀祖国的爱国精神,都是较为突出的特质。相较于理学,工学更注重技术实际应用,与能源、信息、制造等各个行业结合紧密,该领域从业者往往都是在生产一线、科研一线做生产与技术工作。

  勇攀高峰、科学救国,对于战乱后的中国尤为急需。“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经历了战乱的苦难和弃医的选择之后,“科学救国”二字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造不出核潜艇,我死不瞑目。”黄旭华半个多世纪一直炽热的报国心从未更改。“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火炸药专家王泽山……他们肩负科技立国的使命,不畏艰险、前仆后继、勇攀高峰、至诚报国。只要事业需要,明知前面的路并不平坦,也毅然挺身而出,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只要祖国召唤,哪怕需要隐姓埋名三十年,也绝不说一个“不”字;只要“战场”还在,哪怕身体只允许自己每天上半天班,也不轻易离场。[17]他们真正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在这种“使命高于一切”的信念坚守下,他们集智攻关、勇攀高峰,用最顶尖的技术创造为国铸盾,为国家构筑起越来越坚实的安全屏障。

  三、科学家精神对我国科技人才培养的启示

  國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代表了我国最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通过分学科对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进行凝练,从共性到特性,为我国当下各领域科技人才培养提供镜鉴。

  (一)科学家精神日益成为我国科技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

  当下,我国科技器材的装置水平有了很大质量上的改善,科技人才的发展受到这种硬件约束的影响越来越小,科技人才的成就大小越来越和科学家精神这种软实力有关。比如中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实验对象短缺的情况下,凭借不怕牺牲的科学家精神,以自己为实验对象,最终发现了青蒿素的抗疟效果。她的卓越成就除了源于自我专业水平外,更得益于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支撑。美国学者伯纳德·巴伯指出:“科学像所有社会组织起来的活动一样,是一项精神事业。”[6]10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行业的科技工作者,浓烈的爱国情怀、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的荣誉观,都是他们最真实的科研内生动力。作为老一辈的科学家,他们身上有科学救国的时代背景。而当今社会物欲纵横,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人才的培养更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第一位。

  从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在20世纪,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方向很大一部分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驱动下来抉择的,尤其对科学家的科学信念、科学意向和科学兴趣的动机体系有着非常强烈的影响。根据国家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和研究领域是中国优秀科学家的共识。几代科学家群体的坚定信念和无私付出,是我国科学家精神时代价值形成的关键。[18]

  袁隆平年轻时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始终把解决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当作自己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19]徐光宪认为:“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正是这一信念,支持徐光宪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放弃留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科研前景,毅然回国。“科学研究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目标”,国家需要你改变方向时,科学家应该服从国家需要。他本人曾在科学研究中四次改变科研方向,先是从量子化学转到络合物化学,再转入核燃料萃取方向,接着是稀土分离,最后又回到量子化学方向。[20]屠呦呦多年来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21]而这种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正是当下我们培养科技人才要重视的。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国急需一支素质优良的科研队伍。培养科技人才,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更需要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国家、民族、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深怀理想信念,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再到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他们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今我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期,培养科技人才科学为国、科学为民的价值观尤为重要。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始终贯穿于全过程,只有强基固本,才能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二)科学家精神不断成为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内生原动力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重大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如空间量子通信技术、基础数学研究、航空航天技术等。一方面体现着我国科技工作者杰出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他们卓越的贡献背后,无不彰显着科学家精神成为推动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如遇到困难几乎绝望的潘建伟团队,跋山涉水、追求卓越的南仁东院士等。在遇到挑战时总是凭借不服输、肯吃苦的科学家精神,度过种种难关,实现自己研究领域的质的突破。

  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群体身上的科学家精神特质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个行业和领域,都一直在传承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从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出,一代代科学家的精神传承,也是一幅绵延辽远的精神画卷。从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赵忠尧到“两弹元勋”邓稼先,从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叶笃正到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曾庆存,从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赵洪璋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到培养出九位院士的世界著名数学家谷超豪,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到因公殉职的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郭永怀,从“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到“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从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王绶琯到人民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们中大多是师生前后辈关系。老一辈的科学家以身许国、艰苦创业,他们秉持的学术操守和展示的高尚风范,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后备人才;他们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用无私的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科技力量。正是这种“传帮带”的精神,激励一代代科学工作者立足祖国大地,成就科学事业,继续为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王选56岁时,尽管仍身体健康,思维敏捷,但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他设立了“王选科技创新基金”,用拿到的900万奖金支持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李振声用所有的奖金设立了“助学基金”,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和继续科研事业。谢家麟说:“年龄长的科研工作者,从科学发展前途出发,应主动让路给青年工作者,让他们挑大梁,当好他们的顾问。”在王小谟的科研教育生涯中,他共为祖国培养了18位雷达系统或预警机系统总设计师,还同研究团队共享他个人的奖金。吴文俊重视每个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他认为学生不能被自己的导师所淹没,既要学习、发扬老师的优点,也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才可能有创造性。

  建设科技强国,归根到底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赓续努力,要靠“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新生力量。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22],激活科技创新中最重要的人才要素。而这种“传帮带”的奉献精神和当“铺路石”的牺牲精神,正是我国科学事业代代相传、持久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奋斗史不断丰富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长期以来,老一辈科学家精神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的发展和进步,进入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在新的历史使命号召下也在不断丰富科学家精神内涵。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到“勤俭朴素、忧国忧民”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再到攻坚克难、带领我国核能事业走向世界的王大中院士等,他们的点滴奋斗史无不丰富了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通过划分学科,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群体的科学家精神进行编码分析,可以明晰地看出,他们身上有强烈的学科属性和精神特质。而这些较为突出的精神特质正是引领他们在学科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农学领域吃苦耐劳、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还是医学领域医者仁心的大爱为民的精神,理学领域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工学领域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都是整个科学家群体所不可或缺的。正是因为学科领域的不同,公众在他们身上看到的精神品质的亮点不同,而这对当下科技人才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我们需要遵循不同领域的特有属性,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养。科研工作者是科学家精神具体的实践载体,本学科领域前辈们的精神特质对后备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面对全球科技发展深刻变化的新时代要求下,只有提升科研工作者对本学科领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让该领域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意见》中提出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这六种精神,从内涵层面上包含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农学和医学领域,人文精神更为突出,理学和工学领域,科学精神则更为凸显。当下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型科技人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出现的不良风气,有些人热衷于社会活动,在学术上乏善可陈,非常不利于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医患矛盾的突出,农学领域的“无人问津”,理工学科领域科研者为了专利、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争……这些问题的爆发越来越使社会各界意识到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各自领域的实验室,还需要拓宽视野,去更多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科学本身所具有的理性精神和科学的社会功能也决定了科学家应在时代发展中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对当前中国最大最迫切的问题具备更多的人文关怀。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主题和使命担当,科技不仅要发明创造、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更需要聚焦人类的全面发展,做有温度、有情怀、顶天立地的科学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EB/OL].新华社,http://www.gov.cn/zhengce/2019-06/11/content_5399239.htm.

  [2]徐建平,张厚粲.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J].心理科学,2005,(6):152-154.

  [3]Armstrong D,Gosling A,Weinman J,et al.The place of inter-rater reliabil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an empirical study[J].Sociology,1997,(3):597-606.

  [5]陳光.Scientist一词的社会承认——纪念惠威尔提出Scientist一词150周年[J].科学,1990,(3):171-175.

  [5][美]罗伯特·金·默顿.科学社会学[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61-376.

  [6][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的秩序[M].顾昕,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7]袁隆平.我成功的“秘诀”[N].光明日报,2011-10-31(13).

  [8]李晓春,张哲浩.谆谆教诲励学子——李振声院士报告会侧记[N].科技日报,2007-4-28(07).

  [9]李晓宏.披肝沥胆写传奇——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N].人民日报,2006-3-9(09).

  [10]游雪晴.仁心仁术铸忠诚——记我国神经外科缔造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N].科技日报,2012-9-30(03).

  [11]吴志菲.“神经外科第一刀”王忠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4-29(07).

  [12]梁小琴.把微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记全国敬业奉献模范于敏[N].人民日报,2015-10-23(09).

  [13]陈海波,齐芳.于敏:身为一叶无轻重 愿将一生献宏谋[N].光明日报,2019-1-17(08).

  [14]熊杏林,等.程开甲:惊天事业 沉默人生[N].科技日报,2014-1-11(07).

  [15]单士兵.寂寞是为了孕育辉煌[N].光明日报,2005-7-27(04).

  [16]陈海波.曾庆存:成为一株绿竹[N].光明日报,2020-12-29(11).

  [17]本报评论员.新时代呼唤更多黄旭华[N].光明日报,2017-12-26(11).

  [18]余德刚,龚松柏,余周唱晚.论我国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11):151-155.

  [19]雷国珍,袁望冬,毛明芳.论袁隆平精神及其时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7-8-2(01).

  [20]王庆环.稀土之父徐光宪:他的世界“祖国最大”[N].光明日报,2015-5-7(05).

  [21]徐文秀.把“冷板凳”坐热[N].人民日报,2016-1-21(04).

  [2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5).

  (责任编辑 焦德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