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向高校场域、基于危机情境、立足媒介视角以及聚集应对策略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是当前网络舆情相关四大热点。在技术进步与事件驱动等因素推动的新时代背景下,相关研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继续拓展:基于多元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分析、全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引导创新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专业化指向和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创新格局分析等等。
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引导;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G20?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1-862X(2021)05-0167-00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70.4%,较2016年底提升了17.2个百分点。[1]201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在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可以看出,网络生态治理已经成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舆情引导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思想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网络舆情引导相关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的梳理既有助于了解网络舆情引导的理论总结,又有利于指导舆情引导实践。本文运用CiteSpace这一文献计量软件对网络舆情引导文献相关机构、关键词和作者等进行挖掘分析。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和聚类分析总结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热点话题,基于时间分区图谱和关键词年份演进统计来了解网络舆情引导的研究趋势。
一、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历时态
网络舆情引导包括四个构成要素:即网络舆情引导主体、网络舆情引导客体、网络舆情引导环境及网络舆情引导载体,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网络舆情引导的四个要素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特点,每个要素有着不同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引导主体是指依据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的要求,对网络舆情客体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引导的组织和个体,这其中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机构等;网络舆情引导的客体指的是引导主体实施引导的对象;网络舆情引导环境就是开展网络舆情引导所涉及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群体环境、文化生活环境及网络媒介环境;网络舆情引导载体是指承载和传导网络舆情引导内容的媒介,其作用是促进引导主体和引导客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研究数据来源,设定检索条件为“主题=网络舆情引导”,共检索出文献1518篇,其發文分布量的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网络舆情引导相关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的,2005年至2008年是网络舆情引导研究萌芽期,相关研究的发文数量较少。2008年至2015年,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平台逐渐成为舆情发生的主要空间,因此这一时期为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发展期,相关文献数量在整体上大幅度增加,研究视角和内容也逐渐丰富。2015年至今,网络舆情引导研究进入繁盛期,成为舆情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发文数量稳定在一个相对较多的区间内。
二、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聚类结构:主体、事件、平台、策略
研究热点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研究领域内的研究人员高度关注的研究主题,关键词是文章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高频次出现的关键词常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即反应出当前该话题的冷热度,又指明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统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中的关键词频次排名前40名统计如表1所示,其中网络舆情、引导、高校、舆情引导和舆论引导是出现频次前五的关键词。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关键词中,网络舆情、引导、舆情引导、舆论引导等词都具有总括性,为主题词或检索词,不能代表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应作为干扰性予以排除。余下的关键词从整体上可以形成四个聚类中心,分别为:
聚类一:舆情引导和管理策略。典型关键词有“引导机制”“引导策略”“引导对策”“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策略”等。有计划、有策略的舆情引导方式能够使舆论正向发展。作为舆情引导者来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做好舆情管理工作,及时跟踪舆情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引导内容和方式,才能提升舆情引导效果、实现引导目的。
聚类二:高等院校及其相关人群。高等院校是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集聚地,他们头脑敏锐,反应迅速。所以,高校网络舆情,自然成为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重点之一。典型关键词有“高校”“大学生”“高校网络舆情”“高职院校”“辅导员”“高校学生”等。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信息获取、情感宣泄和思想碰撞的主要场所。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认识水平和人生阅历尚未成熟,在面对网络舆情时不能用理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因此,高校作为大学生的主要聚集地,应以网络舆情引导为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意识形态阵地。
聚类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典型关键词有“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重大疫情”等。互联网时代,公众了解社会问题的渠道愈渐丰富,因此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网络舆情引导至关重要。适当的舆情引导将会促进问题解决,稳定民心,反之则会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导致发生危害社会事件。
聚类四: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典型关键词有“新媒体”“大数据”“微博”“新媒体时代” “自媒体时代”“政务微博”“主流媒体”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存在明显差别的新兴媒体逐渐出现,成为网络舆情的传播媒介。全球资源共存共享于网络空间之中,使这些新兴媒体产生了广泛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征。舆情在这些媒介中传播非常迅速,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来保证其及时引导、良性发展。
从对上述四个聚类中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与上文中提到的网络舆情引导的四个构成要素呈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在网络舆论引导主体这一要素中,研究的热点为引导主体对舆论进行引导和管理的策略;高等院校及其相关人群是研究者在网络舆论引导客体这一要素中重点关注的场域和群体;在所有对舆情引导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中,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社会情境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在网络舆论引导载体这一要素中,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与新媒体平台相关的舆情引导媒介。
在Citespace软件中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体现不同词之间的联系程度。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在对关键词进行图谱绘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聚类分析,选择“Clustering”,得到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见图2),其中,模块值Modularity Q=0.4797,其结果是显著的。
三、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热点议题
通过高频关键词与其共现聚类分布对网络舆情引导的研究热点进行提取,可以发现网络舆情引导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规律性探讨与策略拟定、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社会危机场域网络舆情引导以及网络舆情引导的技术范畴。
(一)基于网络舆情内涵规律分析的引导策略
如何有效进行网络舆情引导是营造清朗网络的必由之路。有学者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内涵与传播过程、助推因素来思考引导策略[2],也有学者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特征和类型分析来提出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3]同时,也有人提出要在对网络信息从传播特点的深入分析中探索可持续的引导策略,在对信息传播主题的深入研究中探寻合理的引导策略,在对不同媒体相互影响和互动规律的分析中寻找和尝试有效的引导策略[4]。
对于网络舆情引导的具体策略也形成了一些共识。首先,抢占主动权,占领舆论高地。姜胜洪认为要及时捕捉舆情热点,增强有关舆情的预见性,争取舆论引导“第一落脚点”,并提出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力策略。[5]同时,要遵循“黄金四小时”法则,及时回应、优先利用新媒体、绝对一个声音说话与第三方专家论证等。[6]其次,要通过建构引导机制管控舆情,要构建网络舆情协同疏解机制[7],建立辟谣机制、预警机制、自净机制与监督机制。[8]再次,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舆情,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善用法律手段实施监管,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与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者行为。[9]除此之外,有学者认为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会出现“塔西佗陷阱”,要通过汇集民意凝聚民心、树立正确的应对理念、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执行力度和强化法规意识等五方面来应对。[10]
(二)化解高校舆情引导三重困境的机制构建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力量。网络舆情潛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态度、行为准则、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着三重困境,即网络舆情环境困境、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困境和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困境。
要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就要做好机制建设。意识形态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包括价值导向机制、内容优化机制、媒介融合机制和管控保障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要把握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疏导与防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要从“内”约束力和“外”约束力两方面着手,增强“内”约束力要打造高校网络思政工程,建设专业舆情引导队伍,培养青年学生理性思维。塑造“外”约束力要完善网络舆情信息搜集机制,发挥校方媒体舆论导向作用,构建透明网络舆情交互平台。除此之外,要将传统舆情管理工作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为开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新领域,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奠定基础。[11]
(三)聚焦危机场域舆情引导的具化研究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突发事件危机信息传播的最重要渠道之一,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成为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和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议题。在突发事件的危机情境下,网络舆情存在两面性,健康的网络舆论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化解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而脱序的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的负面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不利于对突发事件的解决,甚至引发次生问题。[1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是一门“大学问”,从协商民主的视角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目标是为提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效率,重视民情民意,构建理性网络环境及和谐社会氛围。[1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信息传播及时、公开与透明的原则,坚持全方位、区分化与人性化管控的原则,坚持主流媒体引导与自媒体传播相结合的原则。[14]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具有很多常见问题,比如舆情回应不利引发次生危机,对网络舆情复杂性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回应缺乏实事求是。[15]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推进互联网立法工作,发挥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16]而对于危机情境下的次生危机引发的衍生舆情,要构建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加强信息搜集与研判,并完善应急与保障机制。[17]未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要从五方面创新,包括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政府信息供给决策创新和效果评价创新。[18]
(四)立足技术与规约创新的平台迭变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说过,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重塑了社会的舆论生态,宣告了“微时代”的悄然到来。新媒体已经成为大传播格局中的主力,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源头不确定性、信息流向无序性、信息传播快捷性、信息流通海量性、主体成员复杂性等特点[19],这些特点也为网络舆情管控带来了一些难题,比如增大了数据收集工作的难度,加大了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的难度。[20]
适应新媒体时代是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力的关键,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转变网络舆情引导思路,舆情引导主体由人工型向智能型转变,舆情引导对象从热点型向利己型转变,舆情引导内容从单一型向多维型转变,舆情引导方式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舆情引导效果由模糊型向精准型转变。[21]要建立网络舆情的收集与分析平台,形成网络舆情主动引导发布机制,建设高层次的网络舆情人才队伍,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与危机处置机制。除此之外,作为网络舆情引导主力的领导干部存在媒体素养缺乏、不懂得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导致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力的缺失。因此,领导干部要提升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力,同新闻媒体和网民打交道,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新媒体、融入新媒体,增强对新媒体工作者的了解,提升对网络舆情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22]
四、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拓展
通过对网络舆情引导研究进展与热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未来的研究将会继续沿着已有的热点话题展开。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聚焦点和理论视角仍有很大延伸空间。
其一,理论视角的创新。在现有的网络舆情引导相关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是在传播学中认知较为普遍的议程设置理论、两级传播理论、拟态环境理论和把关人理论等,也有少数研究者利用数学、物理学中的复杂网络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模型,分析网络舆情从无序的混沌状态转变为有序的新状态的过程,例如张义庭、谢威等利用熵理论构建了网络舆情五力模型。[23]
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的理论拓展空间非常宽广,从宏观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大局着眼,应该继续深化引入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也可以利用理工科方法进行分析和构建综合性话题,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还可以引入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融合的理论进行分析,多角度地解读和呈现相关社会现象和案例。比如传播学中的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社会学中的加值理论、场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双向对称理论,心理学中的框架理论以及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说等。其次,必须注重整体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力求避免碎片化、孤立性研究。诸如热点与非热点关联性考察、学校与社会的统筹性观照、网络舆情与普通社会舆情的联系与区别、正面舆情与负面舆情的转化演变等等。
可以从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前瞻性理论探讨。针对网络舆情的随机性特点,应该更加深入研究对于网络舆情的全天候发现、跟踪、甄别、反应等理论设计和技术建设,这样就可以站稳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地位,更加及时地规避负面舆情,利用正面舆情;针对网络舆情的个性化特点,就应该从法制建设和社会伦理理论等方面进行常抓不懈的教育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用法制和道德的共性要求规约个性差异;利用虚实相生理论来对应网络舆情的虚拟性特点,网络看似虚幻,其实根植于人的实体,实际上完全可以寻虚而实,个人必须对网络言论负责,也无法逃避网络犯错的责任。
其二,研究对象的丰富。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对象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对已有研究对象的关联性延展方面。比如,高校舆情引导研究是目前网络舆情引导研究者寻找研究对象的一个重点场域。在这一场域中,大学生群体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但高校网络舆情结构复杂,除学生网民这个网络空间中最有活力的群体外,高校网络舆情还涉及教职工、学生家长等社会各个层面。目前的研究过多地关注于学生网络舆情,却忽略了实时监控管理机制的建立和意见领袖的培养。近几年,基于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涌现,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辅导员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棒”,又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线人员”,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情况更加了解,也更能够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徐彬等对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24]未来的研究可以将重点放在高校辅导员或者网络意见领袖等多元主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上,探究更为具体、更具操作化的精细化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分析,强化舆情实时监控、走向控制和引导联动机制,以多主体的协同配合支持问题的解决。网络舆情引导的客体还覆盖了非常丰富的群体,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情引导环境和对象还有医院与患者及医疗工作者(如李文亮事件)、企业与消费者(如特斯拉事件)、司法系统与司法参与者及司法事件关注者(如孙小果案)等。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即时通信的网民使用率为99.2%,短视频的网民使用率为88.3%,网络直播的网民使用率为62.4%。说明目前我国网络的使用率已经非常高,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已非常广泛,不仅是年轻的知识分子群体,整个社会群体都能够成为网络舆情的参与者。因此,舆情引导研究应该关注到更加广泛的群体,对尽可能多的网络舆论引导情境和客体进行聚焦性的分析,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策略和管理机制。
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对象的进一步丰富作为此类研究的发展方向,还需要注意主从、先后等方面的问题。不能把对象当作一个个静止的、彼此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对于对象的研究取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首先,对象群体在网络舆情发生中的主次作用,一般来说,社会地位高的对象具有引领作用,比如知名学者、企业家、文化名人等等;其次,要从舆情发生过程出发,把握好引发舆情的源头性群体,比如青年学生、特殊事件的当事人等等。这类研究对象的优先性对于网络舆情引导具有导向性作用。
其三,研究領域的拓展。现阶段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主要聚焦于归纳舆论引导主体在某一特定的舆论环境下、针对目标引导客体已采取的引导行为,分析引导过程,并对下一阶段或同类型舆情的引导提出策略性的建议。其实,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还可以进一步拓宽。
第一,对现有网络舆情引导效果的评价和分析。如何寻找合适的维度来对网络舆情引导的效果进行评价,或者寻找可测算的指标进行量化配比来构建网络舆情引导力计算模型,是现有研究中比较空白的领域,值得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与传统的舆情引导效果分析不同,网络舆情引导力的评价和测算应立足于目前线上平台所呈现的符号与后台数据的基础之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技术赋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网络舆情引导的效果。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海量数据的作用,对网络舆情中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研判舆情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引导,为网络舆情引导效果研究提供了数据与技术基础。因此,将这些技术与网络舆情引导融合,最终赋能网络舆情引导效果,也是提升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重要探索方向。
第二,对未来网络舆情的预测性探讨。未来舆情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统筹。从正面舆情来说,预先把握即将到来的某种类型的舆情状况,便于形成共识、顺应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形成社会合力;对于负面舆情的提前干预,有利于舆情引导,防患于未然,防重于治,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网络舆情管控,有利于各部门提前做好疏导、堵截等方面的准备,防止负面舆情泛滥。
第三,要特别重视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心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针对网络媒体的特点,结合特定时期的社会情势,从人的心理态度出发,深入揭示网络舆情发生的原理机制,有利于预见网络舆情发挥趋势,有利于引导网络舆情。这正是因果原理在网络舆情引导领域的科学运用。比如,网络的自媒体特点、网络的瞬间传播速度、网络的虚拟性、人的好奇与猎奇心理、人的跟风助威心态、有些人的泄私愤需求等等,都是导致网络舆情蓄势喷发的主要诱因。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深化对网络舆情引导理论的思考,有利于对网络舆情热点进行有效管控,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网络舆情热点引导研究是政治、管理、经济、社会等各个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范畴,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网络舆情热点引导研究是一个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长期性课题。对此进行学术性、前瞻性探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P020210203334633480104.pdf:17.
[2]魏淑艳,唐荣呈.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助推因素与引导策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0):116-121.
[3]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引导策略研究[J].理论导刊,2012,(1):23-25.
[4]孔金英.关于网络舆情引导策略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3,(4):118-120.
[5]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6.
[6]刘毅,李桂凤.新媒体时代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及舆情引导[J].社会科学论坛,2014,(12):245-249.
[7]李翠敏.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研究——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8,(11):110-115.
[8]雷跃捷,李汇群.媒体融合时代舆论引导方式变革的新动向——基于微信朋友圈转发“人贩子一律死刑”言论引发的舆情分析[J].新闻记者,2015,(8):54-59.
[9]肖文涛,范达超.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探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24-28.
[10]李枫,刘福媚.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塔西佗陷阱及其引导策略[J].出版广角,2018,(23):72-74.
[11]王海涛,等.通过信息技术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18-23.
[12]唐庆鹏.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理性审视、现实困境与政策趋向[J].电子政务,2015,(2):46-53.
[13]张玉亮,路瑶.协商民主视角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目标及实现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28-33.
[14]赵林云.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J].人民论坛,2020,(27):116-117.
[15]郭慧,雷智博.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新格局[J].行政管理改革,2019,(2):70-75.
[16]吴洋.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大学问”[J].人民论坛,2019,(10):122-123.
[17]李晚莲.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理论探讨,2015,(6):149-152.
[18]齐佳音,方滨兴.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及治理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3):5-13.
[19]宋振文.新媒體:公共危机舆情管理的机遇与挑战[J].学术论坛,2011,(12):196.
[20]崔智慧.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分析及引导策略[J].青年记者,2015,(5):70.
[21]韦文杰,王茼萱.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的变革与重构[J].编辑学刊,2016,(1):59-62.
[22]郑万军.政府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力[J].理论视野,2016,(8):41-45.
[23]张义庭,谢威.基于熵理论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五力模型构建[J].情报杂志,2021,(11):21-22.
[24]徐彬.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21,(4):79-80.
(责任编辑 许小华)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