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水树格言》生态思想翻译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26791
胡 平

一、引言

在新时代语境下,民族典籍翻译研究正经历着由单一学科向多元的跨学科纵深研究趋势发展。民族典籍被视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是一个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民族典籍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重构与转型密切相关,为未来的文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民族典籍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浸润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格,滋养出中国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底色。《水树格言》为藏族文学典籍之一,是藏族先哲留下的宝贵文学财富。其颇具特色的文学形式,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即《水的格言》与《树的格言》,分别选用了“水”与“树”两种自然意象进行作比,运用丰富的谚语、民间典故等,借助比喻、推理等手法讲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伦理、道德行为,通俗易懂。该典籍由139首《水的格言》与106首《树的格言》构成,以格言诗体形式呈现,每首四行,有规律的韵脚,整体给人形式的美感,通篇运用浅显的文字阐述神妙的哲思。《水树格言》是由中国清代藏族诗人贡唐·丹白准美所著,诗歌用世俗的语言弘扬佛教哲理,故而亦佛亦俗,堪称一部经典的藏族文学作品,格言诗中涉及道德伦理思想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宝典。

  当前这部藏族文学经典已经被翻译成多语种译本,1986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耿予芳的《格丹格言、水树格言》合集是国内首个汉译本;之后,2001年四川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对《水树格言》重新进行了汉译, 并将此汉语翻译文本收录在自己的系列翻译作品“显密宝库”丛书里的第 1 册——《教言汇集》中,并以《水木格言》为名,分“水格言”和“木格言”两章予以出版流通。(王宣力,2016:3) 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耿予芳教授的汉译本《格丹格言、水树格言》首部完整的英译本是由Yeshe Khedrup和Wilson Hurley所著的The Water and Wood Shastras,且很早就在国外传播开来,是2012 年由 Karuna Publications 出版社出版的。2013 年1月,长春出版社出版了李正栓等译者所翻译的《藏族格言诗英译》,书中以水格言诗(Gnomic Verses about Water)和树格言诗(Gnomic Verses about Tree)两部分进行了英译。2017年,李正栓教授翻译《水树格言》(Gnomic Verses about Water and Tree)全译本, 由Tianli Publication and Culture Company Pvt.Ltd. 出版发行,这表明少数民族典籍“走出去”对外交流与传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渐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这一独特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本研究基于李正栓教授汉藏英译本《水树格言》为蓝本,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生态思想。这对译者的主体意识进行了合理定位,利于以译者为主导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建设,为今后译者在为中国典籍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与借鉴。同时使《水树格言》原文的生态价值契合读者的阅读期待,唤醒译者的生态意识。它是建设美丽生态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遵循。

二、《水树格言》中自然意象“水”的生态元素

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因子,是生命的依托,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占据很高的地位。所以在中国有关水的文化尤为深厚。在中国的诸多典籍中都有关于“水”的记载,如《列子·汤问》中曾记载“缘水而居,不耕不稼”;“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管子·水地篇》),再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中华民族通过长期治水等实践形成的。可见水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而人类与水的关系则绘制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水树格言》作为一部民族典籍之一,格言诗共有245首,其中借“水”说理的诗节共计 139 首,“树”的格言 106首,该诗集的最大特点是以“水”“树”为自然意象通过比喻推理来阐述主题,展示了一个佛学家对为人处世的深刻见解。诗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运用生动形象且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由浅入深的哲思。例如在《水的格言》第4首提到“正直诚实聪明之人,总是吸取别人学问;草原上的徐徐流水,低声轻吟把花儿寻。”(李正栓,2022:4)该诗节教于世人,智者是如何向别人习得学问的,正直聪慧的人会选择不断地向他人学习获取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如草原上徐徐的流水一般,默默、缓缓地流向远方的花香之地。本诗节借用自然意象“水”的另一种形式“流水”来告诫世人要虚心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持有谦逊求学的态度。“勤奋若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万事皆成;小河流水奔腾不息,能够走遍辽阔大地。”(If we can preserve our diligence,Things succeed in proper sequence. Small rivers keeping on running fast,Can flow on land boundless and vast. )(李正栓,2022:6)该诗节旨在告知人们只有持之以恒才可获得成功,就如这小河流水一般保持奔腾不息方可抵达辽阔的地方。该诗节中“水”的意象转化为“小河流水”的形式进行类比推理。这正好与先秦时期的荀子《劝学篇》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以“水”的意象进行推理。耿予芳在汉译过程中,采用/ aabc /韵脚,分别押韵/ en /, / en /(即复韵母),和后鼻音/ ui /, /un/(即由鼻辅音元音之后) 。李正栓教授为了保留汉译文本的生态语言,力图在英译过程中运用尾韵/abcb/形式,在语言转换上的巧妙手法,维持了文本的生态平衡,这样能给目标读者带来听觉上的享受,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听到潺潺流水声,勾勒出一幅如真如幻的美丽自然风景图。这是一种利用生态语言绘就的自然图景,如真如幻。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典籍“走出去”,势必要确保信息传输的源文本和语言和谐的生态环境之间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 因为语言的干扰, 从本质上讲,原语言的结构会对译者产生影响。为了能够使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又保证不破坏原文本语言自然和谐的生态语言系统,译者需要研究语言的自然环境,把语言视作自然的一个有机部分。生态语言学研究者Stibbe认为,生态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各种形式的互动,即通过分析语言来揭示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关系,根据特定的生态哲学来判断不同类型的话语性质。(Stibbe,2015)自然与社会环境会受到语言和语言使用的影响,语言使用的环境则会影响到语言的构建。语言与生态问题的探讨,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切实举措。生态环境是促进语言开展的基础,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的生态平衡了则有助于文化的平衡。同时人们想要和谐的生活,生态中的语言生态也要平衡。(张洪顺,2023)

三、《水树格言》中自然意象“树”的生态元素

谈及“树”,我们很容易会将其与人进行类比。树与人类伴生伴助,从树身上可以看到其高贵的品质,在中华文化里,“树”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诸多文学作品或者画作中都有出现,它是诸多文人喜爱的自然意象之一。文人们虽写或画的是树,但实则喻的是人,他们惯以树喻立、喻直,以树拟人。此时“树”这个自然意象已然不再是木本植物的“树木”。《尚书·周书·泰誓》中说:“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这里的“树”是“建立”的意思,说的是:建立德治,务必深益;剪除邪恶,务必根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没有无来由的谬赏,我们赞叹贞节、气节等品质,大部分是从树的性格中引申而来的。

  在中国诸多典籍中惯于以物取意,唯物立标。《水树格言》中有关“树”的格言106首,诗中以“树”的各种形式拟人喻理。诗节中选取“树”的自然意象并以各种形态的树木呈现喻理。例如《树的格言》第5首与第28首格言诗中写道:“虔诚而有善良心性的人,一首颂诗也能受到教益,那些扎根泥土的小树苗,有点雨水就能勃然兴起。”(A man having a heart gentle and pious.Can be enlightened from just a eulogy. Those saplings rooted in earth.With even little rain can grow vigorously.)《树的格言》第5首:“学习如果勤奋努力,最后必然获得学识;树根若有充足水源,枝头必然叶果密集。”(If one studies hard and diligently,He will acquire knowledge finally; If the root has plenty of water,The branches will bend full and fruity.)(树的格言第28首)该诗节中诗人借用“小树苗”与“雨水”的自然关系来比喻品性善良之人即使一首宋诗也能使之从中受益。这一自然景象会让我们自然而然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旨在告诫世人至高的善德善举就如同水的品性,默默滋养世间万物而不争强斗胜。同时这里也颂扬了小树苗顽强的生命力,少许雨水便能勃然生长。

  “如果依靠有刺的树木,就难免刺伤皮肉之苦;如果依靠作恶的坏人,最后也只能产生痛苦。”(树的格言第41首)该诗节中对“树”的描写颠覆了以往树高贵的品质,将“带刺的树”比喻成“作恶坏人”给人带来苦难。暗示要多与善人相交。在树的格言诗中,以“树”为意象描述自然现象,阐明为人处世的道理,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李正栓教授在外译时围绕中国生态理念,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维持翻译生态平衡,李正栓教授在翻译技巧上甚为巧妙,多运用和谐韵律和修辞再现原文,力图维持原文生态环境的平衡。

四、结语

21世纪,我们已步入“大生态时代”,生态理念和生态价值观念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顺应新时代的生态发展方向,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营造和构建和谐的文学生态环境。中国文学作品外译过程中,译者应站在生态批评的视角,维持翻译生态环境中原文、源语与译语平衡,体现中国生态思想理念,遵循生态发展的自然规律,展现文学作品的生态价值。对翻译活动的详尽阐述,中国文学作品在外译过程中,译者应站在生态批评视角,展现中国的生态思想与生态价值。对翻译活动进行描述,这从根本上就是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从翻译生态整体出发,展现东方生态智慧。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翻译生态的构建,译者必须迎合“大生态时代”的发展趋势,维系好并展现人与自然之间情感的纽带,并保持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