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质在于自由情感。低碳之美指的是艺术作品激发审美主体陶冶型自由情感的性质。而艺术之真则表示艺术作品在直观真实、超现实真实或主观真实的基础上实现文本的客观真实的属性。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作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俄国沙皇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境况,这种“真实高于一切”的艺术原则无疑是低碳美学的典范,令人观后引发情感的强烈震荡和冲击,与低碳艺术美学中的客观真实相契合。同时,作品将纤夫在苦难中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激发了人们滋养与建设性的自由情感意志。
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溯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于1870—1873年,这一时期正值欧洲大陆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俄国此时还仍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限制。沙皇黑暗而残酷的统治,令广大人民苦不堪言。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成为俄国国内一系列暴动和农民运动的导火索,这一局面迫使刚刚登基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进行农奴制度的政治体制改革。然而,未剿灭的封建残存势力仍旧荼毒着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度,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宾出生于俄国的哈尔科夫,年轻时,他得到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先驱大师克拉姆斯柯依的赏识,随后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后改为列宾美术学院)接受了系统的学习,他曾经到访意大利、法国等地游学写生,深受欧洲古典主义美术和近现代美术思想的影响与启发。然而,他内心深处一直牢记自己是底层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在他内心中跳动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脉搏,他与当时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和知识分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往。回国后,列宾坚持在乡里和农舍中进行写生创作,描绘了大量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真实生活情境的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尤其是在俄国“母亲河”伏尔加河游历时,他目睹了码头纤夫们的艰辛和苦楚,受此启发,他经过实地细致的观察与描摹,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凡是表现和再现真实人性的艺术作品都会在第一时间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在第一时间触动人们深藏在潜意识底层的人性根基。列宾的画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描绘了一个夏日的炎热午后,在伏尔加河宽阔的河堤上,有十一个风餐露宿的男人迈着沉重的步伐,正在用尽全力一起拖拽着一艘巨大的货船。每个人都衣衫褴褛、低头劳作,深陷在无尽的艰辛中,只有第六个(从左数起)身穿红衣的少年,仰起头,紧皱眉头,目光沉着镇静地望向远方。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的右侧远处隐约可见一艘蒸汽邮轮,显示出当时蒸汽动力的交通工具已经存在,与近处画面中央的人力劳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这幅画作反映了在阳光下劳动人民所经历的痛苦。这种内容上的真实却并不是教科书上或者通过实践来验证过的某一知识体系,这里所谓的内容真实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真实。
二、作品艺术特色与低碳美学特点之联系
首先,整幅画面在构图上处处体现出画家的巧思:列宾巧妙地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画中人物犹如一群雕刻组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隆起的底座上。这使所有人物形象展示得十分宏大而有气势。在设色方面同样别具一格,画家以黄沙迷蒙的背景表达出暗无天日的苦难,使欣赏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到画面前方那些在漫长道路上挣扎的劳动人民身上,通过运用暗色调的服装、低垂着的头颅、深陷的眼窝和紧皱的眉头等细节,展现了纤夫们的孤独、忧愁和无助,他们对眼前处境的无力抗争,表达了列宾对底层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少年,他以鲜红色彩突出,抬起头注视着远方,仿佛那里承载着人们翘首以盼的革命胜利的希望。波波诺娃在说:“画面上重叠着的密集的人群,以宽阔的凄凉的大河为背景,太空上配上灰色的调子。这种创作思想暗示了那些祖祖辈辈世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畔的纤夫,他们都将倒在这块自己用血汗灌溉的土地上。他们不论走到何方,都摆脱不掉悲惨的命运。”画家以其卓越的技艺和表现手法,真实地再现了这一悲壮的场景,使观者宛如亲临其境。细细品味这幅作品,我们似乎能够寻找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意义,同时也能直接感受到客观真实的低碳美学特性。所谓艺术真实,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本美学法则和尺度。其本质是遵循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即人性逻辑。而客观真实是艺术真实类型的一种,是构成低碳艺术文本的充要条件。一个低碳艺术文本客观真实的实现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基于直观真实或超现实真实;二是基于主观真实。《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带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基于直观真实而实现的客观真实。作品描绘的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毫无美化或修饰,将他们原本的容貌完整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从表现的手法来看,列宾没有采用17世纪巴洛克或者18世纪洛可可那种夸张的装饰性手法,而是展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作者运用厚重沉着而有力的笔触去刻画人物形象,不那么细腻的表现恰恰凸显了沧桑的人物特征。可以明显看到颜料通过画笔扫过画面形成的肌理痕迹,塑造出的人物造型更具有体积感。
三、艺术之真与自由情感的抒发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所展现出的纤夫——这一穷苦大众的艺术形象遵循了真实的生活、历史、人性和情感逻辑,它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实现了艺术作品的真实可信和有机统一,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因此,它成功营造了一种真实感人、物我两忘的审美状态。这幅画所传递的思想感情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底层、水深火热的劳苦民众的深切同情,还勇敢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与罪恶。从理论上讲,这种基于审美客体特定的内容、内在和内涵激发的自由情感,即是低碳美学中的陶冶型自由情感,对于主体心灵和思想具有强大的滋养和建设价值,需要主体全部官能来把握。当人们欣赏完这幅画作后,不仅能感受到艺术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冲击,而高度的真实性更会引发人们的思考。这是因为:第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想表达的是对工作中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的热情歌颂,劳动人民是最美丽的,他们辛勤的工作构建了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一切成就。第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传递的思想并不是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刻板的伦理道德观念,因为这种思想无法直接触动人心,也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该画通过完美的艺术手法,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人民的苦难,引发对他们的强烈同情,并蕴含着丰富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想要传达给观者的并不是完全消极和无所作为的思想,而是充分揭露了封建农奴制和资本主义的罪恶。这不仅推动了油画艺术的发展迈入新的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事实上在当时,特别是1799年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传入俄国,优秀的俄国知识分子在各个领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这恰恰说明,该画所传达出的进步思想与那个时代的相通性与契合性,所以它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的。
今天,我们在画廊里欣赏这幅举世闻名的杰作,可以说,这些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恰恰可以作为医治被高度发达的物质世界技术世界和高碳文化所异化损伤的心灵的灵丹妙药。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不难感受到,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特别是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现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变得越来越偏激、狭窄和内化,许多艺术作品逐渐演变成一种形式的实验和游戏。这当然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有关,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几千年来的交流方式,即使身处同一空间,人们也可能因为这些无形的媒介而成为“陌生人”,相反,素未谋面的人也可能因为这些信息媒介而无话不谈。因此,人们的心灵和身体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空间中。随着科技和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空乏,情绪也越来越焦虑,导致更多高碳艺术和快餐艺术的产生,这些艺术形式对人的身心百害而无一利。它们所产生的大多是沉浸型、蛊惑型的自由情感,扰乱了艺术生态系统和艺术秩序。不可否认,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面临各自的问题与挑战,在困惑的当下,我们可以研究当时列宾及他的同僚们是怎样应对的。
四、列宾与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1789年7月14日,巴黎率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史称法国大革命。这场革命摧毁了统治法国几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君主制彻底终结。然而,资本主义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在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种种黑暗、不公与丑陋,尤其是经济危机与社会财富不均等问题。批判现实主义很快传入俄国,其核心思想是扎根人民,剑指无功受禄的君主和贵族以及大资产阶级等人士,而文艺作品成为煽动相关社会运动的武器。勇敢又有智慧的俄国知识分子,也在文学、音乐、文艺批评、绘画等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哲学、美学领域出现;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等文学巨匠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活动;俄罗斯最伟大的歌剧改革者和抒情诗人柴可夫斯基和使俄罗斯民族音乐获得新生的“强力集团”的出现等等。在美术领域,列宾与苏里科夫等人更是将艺术视为拯救人民、改变社会、寻找出路的手段,他们与列宾的老师克拉姆斯柯依一起创建了“巡回展览画派”。而他们在彼得堡美术研究院学习期间,由于拒绝继续以宗教和神话为创作题材,最终愤然离开了学院。列宾在他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在各个场所和各个领域中,人们都在寻求新的光明大道。清新的俄罗斯思想,年轻力壮,无往不胜,朝气蓬勃地阔步前进。这股奔腾澎湃的浪潮,不可能不冲进美术学院!”
就这样,尽管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家们仍然通过画作巡回展出的方式坚持着自己内心的理想,他们的创作素材始终围绕着俄国最普通劳动人民,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热情地歌颂和赞扬他们。这种赞扬并非美化,而是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劳动状态,是代表了俄国民族与历史的画派。他们在创作思想上遵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美是生活”“艺术家的使命不在于追求那些不存在的美,也不在于去美化生活,而在于真实地再现生活”。他们一共举办了48场展览,自1871年起,展览规模不断扩大,频率增加至每年一次,在学界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初心,秉持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紧密将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倡导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尽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仍符合“低碳人”的标准,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作品遵循“低碳美学原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俄国美术和世界美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世纪40年代后,一个全新的国家在亚洲大陆崛起,那就是新中国。作为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与中国交好,美术界也来往密切。中国全面引进了苏联的文艺体系,派遣了一批留学生前往莫斯科、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进行学习。同时,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也来华创立进修班,将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思想与现实主义精神带到了中国。当时参加进修班的学生靳尚谊、詹建俊等人后来与留苏归国的画家一起成为中国各省市地区美术界的中坚力量,对整个中国美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