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5036
□潘淑霞/文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所有文化使用中,语言是最重要的部分。“汉语桥”比赛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与世界友谊、文化与和平的桥梁。本文简要分析“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升温,汉语的国际推广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国际文化现象。“汉语桥”系列节目已成为一个权威性、信息性、趣味性强的盛会,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汉语爱好者参赛。

1 “汉语桥”的发展现状

“汉语桥”于2002开始举办,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推动中国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自2002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已有150多个国家,超过140万名莘莘学子因为热爱中文与“汉语桥”结缘,每年更有1亿多海外观众关注比赛盛况[1]。已成为世界各地年轻人交流经验的平台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连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桥梁。

  “汉语桥”不仅可以现场体验中国文化,感受真实的中国,而且为了完成比赛,参赛者必须向不同文化领域的老师学习。这对很多选手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机会,参赛者才有机会体验以不同文化为代表的不同教学方法。可以说“汉语桥”大赛的所有项目都旨在传播中国文化,普及汉语。“汉语桥”的参与者自愿接受和吸收中国文化,这有助于软实力的增强。“汉语桥”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中文、分享经验的平台,也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发展的新面貌[2]。

2 “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价值、特点和原则

2.1 “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的价值

(1)“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为全人类提供了多种文化选择。对语言文化的传播是为后代提供选择的多样性的机会。如果我们处于同样的文化格局中,如何获得精神支持,发挥各自的长处,为其他文化形态起到引导作用,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以更好地发展各民族语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信仰和精神结构,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传播作用,只有多种文化共同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

  (2)“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是中华文化融合趋势。“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主要是为了体验中华文化的特点,接受相关的文化教育,丰富自己的视野。语言文化要传播中华文化的风俗、节日等,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3]。从本质上讲,语言文化是民族特色的直接表现,就像中华民族的气质,不仅体现在紫禁城和颐和园,更主要体现在民间节日等中华文化的延续,语言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促进产业发展。语言文化传播改变了原有文化内涵,展示了我们祖先的超人智慧,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比如,“汉语桥”每年都吸引着大批观众,观众看“汉语桥”可以获得良好的文化体验,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到中国观光,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机制对于促进各地旅游发展也是重大机遇。

2.2 “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的特点

(1)地域性:文化存在于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因此在“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顺应其原有特点,遵循中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实现对语言文化的传播[4]。在“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中华文化人文环境的特点,只有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更好地确保语言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2)民族性:语言文化传播蕴含着浓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魅力,因此在“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华文化的特点。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语言文化方面,只有充分依托国家发展,才能抓住“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的精华[5]。事实上,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里,中华文化仍然可以散发出它原本的色彩。例如“汉语桥”可以组织民俗活动,让观众体验语言文化的独特性。不仅如此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岁月赋予的一种新的文化底蕴,即人扮演着载体的角色,促进语言文化的发展。

  (3)群众性:在语言文化传播中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语言文化的人文特征不仅是人们在多年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而且要真正推进语言文化的发展,这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首先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文化外展,提高人们对语言文化传播的意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语言文化的独特意义。其次推动语言文化传播的最好方式是动员群众,让每个人都加入语言文化捍卫者的行列中。语言文化传播与群众息息相关,因此群众应积极参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管理,可以说没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组织和民俗文化的价值意识,语言文化就会失去基础,使语言文化传播失去意义。

2.3 “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的原则

(1)整体传播原则:“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必须遵守整体传播原则,只有把语言文化传播作为一个整体,既要创新其外在形式,又要创新其内在背景,以免破坏其语言文化的延续性,才能保证传播的质量和水平。“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要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确保语言文化完整性不受影响。

  (2)科学原则:科学原则基本上是指为了遵循规律并以客观现实为基础所做的传播工作。“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播好语言文化,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创新。要统筹考虑,促进语言文化传播的有序推进,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

3 “汉语桥”在语言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国际竞争,也出现了不同国家文化合作与交流竞争的新局面。为了增强国家软实力,世界各国现在都在努力推广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因此,“汉语桥”在推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汉语桥”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真实的中国和中国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6]。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孔子学院和“汉语桥”的机遇,将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森林。

3.1 “汉语桥”选手以实际行动推动汉语在世界的推广

除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一系列政策,很多从“汉语桥”走出来的选手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汉语的推广。比如在美赛区“汉语桥”获得第一名的李慕白,在赛后成为国际频道的外景主持人,为汉语在全球的推广贡献力量;英国首位华侨冠军姜思哲现在经常被英国各地的中文学校邀请,分享学习中文的方法。相信还有很多名字不详的选手,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宣传中国,正是这些行动的名片,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3.2 “汉语桥”提供了分享学习经验和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汉语桥”比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提供了体验真正汉语的机会,通过“汉语桥”平台,参赛者不仅展示了自己学习汉语的成就,还交流了学习汉语的经验,从而激发了学习汉语的动力。

3.3 “汉语桥”成为对外推广汉语有效的窗口

在“汉语桥”比赛之前,我们只能从孔子学院和孔子班上了解中文推广的效果。自从“汉语桥”比赛以电视媒体的形式呈现以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观看比赛,这将有助于获得有用的汉语教学经验。“汉语桥”选手的出色表现激励着我们承担起中国文化传播的使命。在比赛中,参赛者学习了汉语知识,练习了如何说纯正的汉语,比如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明,推动欧亚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形象。

4 “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的反思

“汉语桥”节目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来自数十个国家的100多名参赛者,通过聚焦国际风格,该节目在大众传播中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还专门为参赛者打造了展示家乡的平台。这些联系也增加了观众的了解,保留了通俗易懂的基调。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展示中国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国际化。“汉语桥”的语言文化传播内容的优化在于将某些信息对象与受众联系起来,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发音训练教育。在训练之初就如果发音不是很好,就没有办法发正确的音节,如果养成了习惯,学生在以后的交流中总会说错话,这个时候要纠正这一点就不容易了。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学习发音是最重要的,听说要紧密结合。其次,词汇教学的启示。词汇教学也很重要,掌握的词汇越多,学生的表达就越自由;通过对词汇含义的深刻理解,学生可以准确地使用词汇。因此,重视词汇训练很重要。词汇可以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单义词只要记住意思就很容易被留学生消化,多义词有很多含义,所以学生用法不是很准确,会出现误用。要让学生理解多义词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国际学生需要知道每种含义应该在哪里使用,这对他们来说很困难,如果在上下文中解释词汇会更容易理解。在教授多义词的含义时,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先创建几种不同的上下文,然后演示如何在上下文中使用这些词汇的含义,以便学生将它们转移到学习上下文中,以便国际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哪些词汇应该在哪个上下文中使用,避免错误。最后,文化教学的启蒙。参赛者有本土文化心态,如果没有真正的经验,国际学生面对外来文化很容易迷茫,因此最重要的是走出课堂,融入目标语言社会。许多参赛者由于不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而无法正确使用语言,作为语言竞赛项目,“汉语桥”巧妙地将电视媒体与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之路。

5 结语

从发展的角度,语言文化传播主要是指语言的继承和变化,因此语言文化要在一定地域的民族和人群中传播和发展,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的内涵密切相关。“汉语桥”在语言文化传播方面,要抓住机遇,注重社会效益。不仅可以充分揭示语言文化的精神价值,还可以使语言文化能够可持续长期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确保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汉语桥”要进一步听取语言文化传播反馈意见,进而找到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发展路径,才能促进“汉语桥”与语言文化传播的协调发展,而且“汉语桥”将成为我们自己专业成熟的文化品牌。■

  引用

  [1] 陈静,朱智秀.由“汉语桥”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以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8(11):124-125.

  [2] 郭迪.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决赛试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3] 侯玉婷.从“汉语桥”比赛看汉语推广对世界大学生知识能力要求——以2014、2015、2016年“汉语桥”试题为例[J].现代交际,2016(21):236-237.

  [4] 蒋胜兰.历届“汉语桥”笔试试题演变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5] 李泉.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四十年——成就与趋势,问题与顶层设计[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4):3-17.

  [6] 李冰.“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语言文化对外传播特点浅析[J].电视研究,2017(2):75-7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