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慢就业”趋势下艺术类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3634
□李供应/文

  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逐年递增,“慢就业”现象俨然成为新形势下就业工作中的新挑战。艺术类学生以其鲜明的特质,在对待“慢就业”时呈现出了不同特点。本文聚焦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剖析了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通过全过程育人,打造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与日俱增,艺术类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社会对文创产品的追求与所能提供的专业岗位不匹配,导致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热度不够,形成了需求与供给倒挂的现象。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到职场之中,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然而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有一种特殊的就业现象不断出现在毕业生群体中,即“慢就业”。

  所谓“慢就业”是相对于传统的毕业即工作的模式,指大学生在毕业后不立刻进入工作岗位,而是选择毕业旅行、游学、支教、准备创业、陪伴父母,慢慢考虑自己人生道路的现象[1]。大学生在毕业后,自己主动放缓进入社会的步伐,虽然有就业机会但暂时不急于就业;有就业能力暂时不就业;毕业生们有一定的依靠就业愿望不强烈或者不想就业。新时代大学毕业生中,脱离传统就业模式,选择“慢就业”形式的毕业生逐渐增加。在以往的研究当中,关于高校的毕业生的“慢就业”情况,国内外的研究也从多个角度做了论述。大部分研究通过“慢就业”问题的思辨论述,分析毕业生的特点、就业心态及观念。从表面上来看,“慢就业”与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就业观念密切相关。但更深层次,“慢就业”现象有极其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笔者多年从事艺术类高校就业工作,艺术类高校的学生更具个性特点,其“慢就业”现象和类型更具有代表性。因此,研究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慢就业”问题,能够帮助我们填补有关“慢就业”研究在艺术类高校范围内的空缺,进而帮助高校明确学生“慢就业”的具体情况,为全面提升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综合素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艺术类大学生特征及就业特点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除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自身性格特点,思想相对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的爱憎分明,对外界刺激反映敏感,易受环境影响,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是大学生中最富情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虽然思想活跃,但对问题缺乏深度思考,容易忽视现实基础,热爱专业,重视专业学习,但对时事缺少关心,热衷于自我规划、发展自我,从而导致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他们普遍存在偏爱专业、对文化课重视不够,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素养。

  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虽然专业能力强,但求职能力、求职技巧弱,把握就业机会能力不强。在就业环境方面,由于其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市场压力大;在就业期望方面,由于独立意识强,前期学业投入大,对于就业期望高,在就业创业心态上不够踏实[2];在就业创业指导方面,针对全体大学生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讲座、课程、培训比较多,但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比较少,就业政策和就业帮扶力度不够。

2 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剖析

2.1 艺术类高校学生的自我迷失

调查显示,艺术类大学生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就业形势了解不全面、就业兴趣缺乏,个人就业期望高等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自我定位不明确,自身规划不清晰,加上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造成自我认同的迷失。

  自我认同的迷失是形成“慢就业”现象的重要原因,尽管大部分学生选择艺术类专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文化课分数较低,而迫不得已才选择艺术类专业作为跳板,从而帮助自己进入大学。出于这种艺术类专业踏板的动机,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专业兴趣,学习失去目标,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进而影响到职业规划。另外一种情况也较为常见,一部分学生没有经过长期严格的艺术类专业训练和学习,只是高考前经过短暂的培训和速成学习,进而进入大学后专业差影响学业,而在就业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又期待进入到艺术类专业岗位工作,在学习和就业期望上产生偏差。自我认同的迷失使得学生对自己进行误判,造成了“慢就业”的发生。

2.2 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和高校毕业生供给的矛盾

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必然影响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改变。受社会发展变革、经济产业转型、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整体速度放缓,我国的经济增速进入中等发展速度的新常态且处于进程平稳时期,经济增长转向基于企业内部创新、结构优化等形式的创新驱动[3]。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国民经济呈持续复苏态势,这也就导致了企业用人需求较之前有所放缓,可提供就业岗位减少,社会有效就业需求拉动能力降低。产业结构转型和高校毕业生供给的矛盾造成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的比值为近年以来的最低值,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错位,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矛盾之下,“慢就业”现象出现愈演愈烈的局面。

2.3 家庭条件的改善和家庭教育的偏差

如今的“90后”“00后”有着较为富足的生活条件和物质基础,很多家庭可以为子女毕业后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和财力援助,家长也不需要其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即刻步入工作岗位。问卷调查显示,影响“慢就业”的因素中有将近一般的学生比例回答是家庭经济状况,通过访谈以及在日常的采访中,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慢就业”现象严重,他们不愁找工作,家长不是很注重学生立即找到何时的或高质量的工作,更多的学生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道路自己做主即可,使得学生立即找工作的心理不迫切。这也与“追求稳定”“结合国家需要”的就业观念相冲突,发挥社会价值也难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考量因素。部分毕业生会因为没有生存压力而选择慢下来,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慢就业”群体。

3 艺术类高校就业育人功能的不完善

3.1 就业工作认识“短视化”,缺少系统化

艺术类专业就业工作认识上存在“短视化”,一方面体现在“高就业”导致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高校的就业考核体系重视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就业率高则代表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被掩盖。重视数量而忽略质量,重视就业率统计而忽视就业跟踪服务。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多采用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指标,对下级单位全年工作进行测评。就业工作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相比较,其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后两者重要。使得领导对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发展整体状况把握不到位,难以系统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3.2 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理论化”,缺少实战化

就业指导工作理论性偏强,一方面,体现在就业指导多大班进行,人数较多,难以细化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多采用公共课教材,宏观把握就业指导工作相关政策,内容偏理论化。另一方面,体现在内容设置不合理,过多地介绍就业形势和政策,就业实践能力的指导和培养相对较少。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偏理论化,课堂的理论化教学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不相符,缺少全程的生涯跟踪服务。

3.3 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化”,缺少多元化

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化”主要体现在缺少顶层设计,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安排和指导思路;另外较少关注学生综合成长所需,与专业发展结合度不够紧密。

3.4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兼职化”,缺少专职化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兼职化”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本身涉及面较广,对授课教师要求高,需要具有一线工作经验,最好有实战经验,对就业政策理解也要到位,能把理论与实践两相结合。而学生班级数量较多、授课教师需求量较大等均导致难以实现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专职化。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就业指导多由辅导员兼职承担,辅导员工作繁重且时间有限,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需求难以满足。

4 全过程育人,打造精准化就业工作模式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要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4.1 就业指导课程的系统化

4.1.1 构建多层教学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的主战场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就业指导工作的普适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细化指导,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就业帮扶。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即“必修+选修”“培训+实践”“课程+讲座”,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抓手,人才培养方案要涵盖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要贯穿有创新创业的内容,要将创新创业的思想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

  4.1.2 创新课程教育模式

  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或开设讲座,将企业新知识、新技能和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推出“1+N企业课程班”、企业定向培训项目,在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创设了“做中教”“做中学”理实一体学习情境,生动活泼,情景育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教学的效果大大提升,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教学的创新。为学生逐步从“学校人”转变为“企业人”奠定了良好基础。

  4.1.3 优化课程设置方式

  针对一年级刚入学时的茫然状况,开设专业介绍、大学生涯规划指导等讲座或课程,帮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稳定专业思想,助力大学生成长。在二、三年级,在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艺术类专业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特点,设立就业实训课,在实训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提升实操能力和综合素养。大四重在就业实习,就业创业技巧指导,调整心理,适应社会。这种多层联动、上下互动模式的课程设置方式,为毕业生端正就业观念、熟知就业技巧以及熟悉就业流程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1.4 创新活动开展途径

  (1)开展就业指导模块讲座,定期举行就业创业专题模块讲座,覆盖到每个人,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效果明显。(2)企业设计师讲座,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充分挖掘企业资源,邀请知名企业的人事负责人和设计师来校交流讲座,通过多角度的就业职业指导。(3)校友讲座,“校友大讲堂”主题就是“抓学风、塑品质、促就业”,旨在通过校友们的丰富阅历、社会资源和成功经验,助推毕业生就业创业。(4)推出创业实践活动成果展,为学生团队搭建追梦、筑梦、圆梦的舞台,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创业项目运营模式,更全面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切实提高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关注和激情,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4.2 艺术类专业引领的精准化

4.2.1 以课程建设为根本引领培养质量

  以专业建设为重点系统推进教学改革,以学科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并不断深化课程建设,尊重学生兴趣,立足人人成才,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持续创新培养过程,不断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核心就业竞争力切实得到提高,力争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4.2.2 以专业工作室为载体引领就业实习

  以专业工作室为载体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助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进更好的就业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对位能力;通过各专业老师以及专业工作室成员相互学习配合,更直接的接触社会服务项目,积累经验,深化改革,让专业工作室成为用人单位的“人才蓄水池”,让“帮、传、带”精神代代相传,有助于提升就业实习能力。

  4.2.3 以专业竞赛为抓手引领创新创业

  充分发挥各专业工作室在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基地平台为支撑、实践锻炼为手段,专业赛事为抓手的创业教育模式,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做到创新与创业的深入结合。

  4.2.4 以实践考察为手段引领实践素养

  “艺术实践考察”是艺术类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拓宽视野,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设计灵感,探寻多种形式的设计元素,增强实地实物的感性认识,深化专业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意识和科学精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素养。

  4.2.5 以社会服务为媒介引领就业能力

  通过社会服务,引领质量提升;通过社会服务,拓展生存空间;通过社会服务,开辟发展渠道。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社会服务,促进学生人人成才、才尽其用。通过诸多服务项目,始终坚持厚基础与明确就业导向的有机结合,检验课堂教育成果,锻炼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5 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面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高校要努力探索建立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服务体系,在全过程育人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更新观念,总结经验,不断强化全员参与的主体意识,形成渗透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需求全过程的育人模式,积极搭建“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在毕业生“好就业”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就好业”,全面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引用

  [1] 陈亮.突破艺术类高校“慢就业”困境的对策研究[J].未来传播,2021,28(5):98-105.

  [2] 秦奋.小议高校艺术类本科生就业难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4):72-74.

  [3] 王瑰曙.运用“招-培-就”系统思维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N].中国劳动保障报,2021-05-11(003).

  [4] 刘海滨,杨晓慧.高校大学生智慧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2):148-15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