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提升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4469
□罗家文/文

  留学生一直都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的媒介。无论是自费留学还是公派留学,留学生都以学习、掌握某项本土没有的技术或技艺、体验不同国家文化为目的,体验异国他乡的社会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生活风俗习惯。因此,留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适应、接受异质文化的过程。在学成归国之后,留学生会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带回故土,将所学融入本土的生产生活,自发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因此,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有益于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1 来华留学生概况与文化认同概念界定

1.1 来华留学生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华留学。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2021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3年为32.8万人,此后逐渐增长到2020年的50余万人。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对策来扩大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如教育部曾在2020年6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调整了国际学生入华留学的申请资格,并强调我国高等院校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民风民俗、校纪校规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快熟悉和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好地完成学业。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各大高校的留学生进行回信,欢迎他们入华学习,并且多次在会议中强调: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部门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努力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扩大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新时代来华留学教育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1]。

1.2 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某种文化和价值感知的共识,是人们对其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对这种文化中最有意义事物的肯定。从行为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文化认同不等同于表面上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是发自内心地接受不同社会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规范,并乐于将其融入生活、亲身实践。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认知和体验,文化认同要求并体现了个体或群体寻找价值倾向性共识与认可的努力,是留学生适应异质文化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因素。当留学生发现自己与当地人在行为模式等各方面有很大差异又无法理解与接受时,就会产生焦虑甚至是文化休克。因此,让来华留学生充分了解、感知和体悟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其文化认同感,对于留学生个人发展以及我国扩大开放、教育发展、文化多样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意义

2.1 塑造我国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文化认同感能够使人成为自发的文化传播者,来华留学生将我国优秀文化带到他们各自的国家,能够促使我国文化更好地传播与推广,加深我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对话,使我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坚持联合国宪章的理念更好地送达世界各个角落,帮助我国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扩大我国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化解、消除国际上关于我国的各种负面消息、负面印象、负面影响,为我国营造和平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进而为我国与各国进行经济合作、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曾在北京大学学习的泰国公主诗琳通,留学期间认真学习汉语、中国历史、诗词、戏曲、茶艺等中国文化,并且还将我国优秀作品翻译成泰语在泰国进行传播,为巩固中泰两国人民友谊、提升中泰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水平提供了巨大帮助[2]。

2.2 打造多元校园文化,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不仅可以使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还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从而将他们本国的优秀文化展示、传递给来自不同国家的师生,甚至是中国的普通民众,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指引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下,来华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其国籍与文化背景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积极寻求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策略,势必对多元化校园文化的打造提供巨大帮助,让来自不同国家、使用不同母语的学生在充满平等、尊重、包容气息的人文环境中学习,而这不仅能够帮助留学生学有所成,也能够使中国师生了解、认知异域文化,提升自身的对外交流水平与综合人文素养,最终提升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3 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主要瓶颈

3.1“文化休克”与“文化冷漠”现象的出现

“文化休克”是人类学家 Oberg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从原本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后,因自己惯常使用的社交符号如语言、行为规范等暂时失效而出现的心理困境,具体表现为孤独、失落、焦虑、厌学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频繁生病的情况。留学生来华后,面对截然不同的语言交流、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身处异国他乡的他们又无法向亲友倾诉,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一种十分消极的心理状态。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采取各种方式来帮助自己尽快融入新环境,但仍有部分留学生采取封闭自己的方式来逃避与新环境的对话,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剧了心理困境,在此基础上,语言障碍无疑会使文化休克问题更加严重,从而极大地打击他们克服差异文化的信心,并因此放弃学业。“文化冷漠”是指留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对中华文化不感兴趣、不愿参与,只囿于熟悉的留学生圈子,不愿让周围的中华文化因素进入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不愿近距离接触中国社会,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3]。

3.2 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对独立于中国学生

大部分高校都会成立专门的国际学院来单独管理来华留学生。生活上,给留学生配备专门的餐厅和住宿公寓;学习上,将留学生单独组班进行授课,这样的“孤岛式”管理使得留学生的社交仍然限于拥有相同留学生身份、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圈,极大地阻碍了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中国普通民众的接触与交流,使他们无法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语言障碍也使留学生很少有接触、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比如高校组织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各种竞赛、志愿者活动等,都是以汉语为基础工作语言,极大地削弱了留学生参与热情。因此,高校对于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亟待加强。

4 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策略

4.1 明确来华留学生教育目标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要明确培养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生以及优秀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目标,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教育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打造高水平来华留学教育师资力量,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的特色鲜明的院校群与学科群。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找准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才能切实推进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工作。而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也是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目标的基础和路径,因此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来进行,做好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优化来华留学环境建设,丰富留学生文化生活,着力打造中国文化地球村[4]。

4.2 提炼中华文化共性因子

各国文明都有其个性特征,但也存在部分相似之处。找出蕴含于中华文化中的文明共性因子,尽力弥合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差异,缩小来华留学生接触中华文化的阻碍。如神话故事的展示,每个民族都有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都来自各个民族的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和他们与大自然的交流,在向来华留学生展示中国神话故事时,可以利用中国神话故事与各国神话故事的相似之处,搭建文化交流与互通的桥梁,消除留学生陌生感的同时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又如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上,可以着重介绍我国与其他各国交流往来的历史,分享各自祖先的故事,对来自欧洲的留学生讲述马可·波罗东游、郑和下西洋的古老文化交流故事,对来自印度的留学生讲述林徽因夫妇的故事等。通过讲述这些蕴含于中华文化中的文明共性因子,让留学生不再对中华文化感到陌生和抗拒,而是认识到文化因交流而发展,因碰撞而精彩,且各自文化中都有着人人向往的共性价值,进而在追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培养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

4.3 优化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

目前很多高校都对来华留学生采取“孤岛式”管理,导致留学生接触中国学生、中国民众、中国文化的机会非常少,这就造成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很难推进,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首先,要加强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让这一与留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次数最多、对留学生影响最大的人群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各高校应出台相关政策,引进有跨文化交流经历、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并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建立一支管理业务精、文化素养高、交际能力强的专业管理队伍,对来华留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和引导,在春风化雨、点点滴滴中帮助留学生熟悉、认同中华文化;其次,高校可以指导成立来华留学生会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管理,增强来华留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来华留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从而自发地开展各种各样有益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使来华留学生拥有一个接触中国文化环境的平台,在展示自己的同时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进而帮助留学生逐渐提升中国文化认同感[5]。

5 结语

新时代蕴含着新机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环境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指引下,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同时也对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我国有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应主动抓住机遇,积极承担责任,将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教育目标纳入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中国文化认同提升与专业课程齐抓共管教学模式,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文化交流和体验氛围,加强来华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环境的接触与互动,最大程度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进而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化人才,为我国友好国际形象的树立、国际话语权的增强奠定基础。■

  引用

  [1] 赵宏,张晶.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145-147.

  [2] 黄慧.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研究[J].教育评论,2017(12):40-43.

  [3] 韦铁源.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培育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5):193-194.

  [4] 何晓菲,王凤丽.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133-134.

  [5] 黄义强.关于提升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5):160-16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