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尤其是柳琴戏最为显著。柳琴戏,原称为“拉魂腔”,还有“拉呼腔”“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河腔”等称号,柳琴戏的唱词通俗、生动,特别擅长叙述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幽默生动的特点。本文就是通过阐述柳琴戏的起源和发展,来对柳琴戏的文化功能进行解读,分析出柳琴戏现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柳琴戏有“肘鼓子”“拉魂腔”之称,是以其独特的唱法而闻名的。“柳琴戏”是新中国建立后多起的名称。至今,柳琴戏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在山东、河南、陕西、江苏等30多个区域和大都市中都非常受欢迎。《柳琴》作为一种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民间戏曲,在2006年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研究分析的目的也是对柳琴今后更好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1 柳琴戏起源
柳琴的由来并无明确的文献记录。根据有关专家的考证以及这些老艺人之间的探讨,可以推断出,大约是清朝乾隆时期就出现了柳琴的记载,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从总体上看,柳琴戏的发展和演进可以分为肘鼓子、拉后腔、拉河腔、拉魂腔和柳琴戏。柳琴戏的创始人肘鼓,又叫“咒鼓”,是由手鼓的敲击节拍而逐渐演变而来的,他是鲁南临沂和郯城一带盛行的一种民间艺人,专门用来给有困难的农民开锁[1]。那时候,正是战争频发的时候,十年九劫,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肘鼓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施法者往往携带数张画轴,悬挂在一根木杆上,肘悬九环狗皮鼓,一人一鼓,一人一锣,口中念念有词。一个人唱,一个人附和,依着图画中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唱着,打着鼓,唱着,扭动着身体,为百姓祈求驱邪,实现愿望,祭祀鬼神,俗称“肘鼓子”,亦称“姑娘腔”,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跳神”。康熙《百戏竹枝词》中的《唱姑娘》序文中说,柳琴戏这是一种“齐剧”,也就是女声,可以用唢呐演奏,但最后要绕着舞台的场景进行变换,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山东人叫柳琴为“姑娘”,因此肘鼓子就叫“姑娘腔”。跳神是一种古老的风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到了清朝,它的面貌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中的记载,可以大致了解到:“民间有疾病,家中有疾病,请神明占卜。[2]”让老巫击铁环,打一面鼓,打个响指,叫“跳神”,是大家闺秀们常做的事,女人们就是这样做的,像是一首歌,又像是一首诗,但字迹参差不齐,没有节奏,房间里的鼓声像打雷,蓬蓬响人的耳朵,这里所说的跳神,与“肘鼓子”一模一样。词曲、唱法与现今已知的“肘鼓子调”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推断,肘鼓子(女声)与“拉魂”是有联系的。
2 柳琴戏的发展
乾隆二十五年(1760)《沂州府志》中曾有过这样的记录:“邑本水乡,其郊野之地,其所见之处,皆为湖泊。”这就是十年九劫的由来。在各地游历,浸淫于此。初时饥寒交迫,久而久之,便有了故事,带着扁担,邀伴而出,所谓逃难,也不足为奇。故兰、羌之民,多与凤阳流浪者为伍,所以我建议他们不要再落魄了。”由此可知,乾隆时期,临沂和郯城(临沂时称为兰山,郯城),常遭水灾,穷困潦倒,无家可归,只能四处乞讨。为了方便行乞,有些人用本地的姑娘腔、花鼓调等“唱门子”代替“叫门子”,戏班戏称为“跑坡”。这与游荡与艺人所说的“拉魂腔是要饭的”是一致的,从“唱门子”到“跑坡”,再到唱腔、对白、简单即兴的“对子戏”。“娃娃”是“弦子戏”中的一种,艺人们把它叫做“八句子”和“娃子”。目前仍可见到的一部《英台思春》,即是此一类。后来,两个演员在现场变换服装、扮相,扮演了更多的角色,这就是“抹帽子戏”,也被称为“当场变”。
《七装》《下南园》等是其代表剧目[3]。这一时期的表演多为摆地摊,戏称为“盘凳子”。表演者在街头参加聚会,表演的形式很简单。三五人兼演艺人和音乐家,表演的是“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没有行当,“生、旦、净、末、丑,一脚把。”拉魂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摆地摊表演,发展速度很慢,一些地方官员甚至以“下流之言,有伤风化”为由,将其取缔,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组织了各地的流浪艺人,在鲁南和苏北一带也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剧团,使拉魂腔得以重获新生,1954年华东戏曲汇演时,正式命名为“柳琴戏”。
3 柳琴戏的文化功能解读
3.1 教育功能
中国戏曲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娱乐活动,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得普通民众不能与戏曲所传达的历史文化进行沟通,从而支撑起了民族文化知识的形成、伦理道德、国家情感的认同。这次竞赛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演出为主。观众在演奏琵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情感的触动,感受到了感人的故事,感受到了情感的升华,体会到了道德的提升,激发了愉快的审美思考,发挥出了柳琴带来的教育功能。3.2 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是指中国柳琴戏的基本和重要的文化作用。柳琴是清代中期的一种艺术,它的主要发源地是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在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现在的丰富多彩[4]。许多人居住在自己的小窝里,几乎没有和外面的世界沟通。他们的心灵生活十分贫瘠。柳琴西是当地居民消除疲劳、丰富生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柳琴的小说在情节、道具等方面,都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人的道德良知、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新中国建立以后,柳琴剧在柳琴戏的发展过程中,其娱乐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3 研究价值
柳琴戏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一个不可获取的艺术载体。这是一个很有历史和研究价值的东西。而柳琴戏曲,编排成剧本,则是在民间不断地出现和发展的。不但有广阔的基础,还有丰富的生活情趣。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地方,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载体。柳琴戏具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特征,对我们今天所表现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柳琴戏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对柳琴戏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一区域特有的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4 柳琴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向外转移,柳琴戏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戏曲也在逐步衰落。缺乏政府支持,缺乏创新活力,承演单位无力承担经费,人才流失,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的脱节,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4.1 没有政府支持
没有国家的扶持,任何一个文化产业的都得不到长久的发展。柳琴戏的传承与保护,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其保护政策仅在发文层面上,并未得到实际全面的贯彻。所以,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柳琴戏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很差,很多人都不知道。4.2 缺乏专业演员的接班人
年长的柳琴家们都已经退休了。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主要力量,已经不是年轻人了。由于观念的改变以及周围环境的改变,现在的年轻人对柳琴戏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不管是从艺人和受众的角度来看,都有一种“没有后继者”的局面。由于美术学院的戏剧课程被废止,柳琴戏等专业演员大量转向,造成了当前人才短缺的局面。4.3 创新活力弱
由于地域的限制,柳琴戏在表演上没有京戏那样的模式化,也没有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特点。柳琴戏的形式不够完善,音色不够丰富,演唱方法也不固定。在戏曲演出中,演唱的节拍与当地语言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人们对当地方言的认识存在着模糊的认识。作为一种戏曲表演形式,《柳琴》应当以戏曲表演为载体,但在广告策划上却非常注重演出。随着广告大潮的迅猛发展,柳琴戏的广告投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不能适应,必然会被淘汰。5 柳琴戏传承与保护的策略
5.1 加强对柳琴戏地区的保护
柳琴戏是民间民间创作的一种民间戏剧。现在的柳琴戏,经历了风风雨雨,市场份额已经大打折扣。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爱护,光靠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挣扎,迟早会没落。因此,在繁荣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强对柳琴戏的保护和创新,科学地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大对柳琴戏的资金支持和现有的政策倾斜,将其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在保持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实现非物质遗产背后的人文情怀,以社会正能量吸引住大家,进而耳濡目染地激起大家更深层面的共享。5.2 加大对柳琴戏的投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增加柳琴剧的投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柳琴剧传承与传承的肯定与信任,从而保证其可持续发展[5]。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各种类型的柳秦鲑鱼的生产;为了使柳琴戏能有条件地走上大众化的道路,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确保柳琴戏的高品质,不断拓展观众群体;它还能为广大柳琴迷和广大柳琴迷提供一个最基础的活动和沟通的平台,使柳琴剧真正扎根于人民的心里。5.3 推进精品剧目工程建设,延续柳琴戏生命
强化柳琴戏精品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树立柳琴戏的品牌形象,逐步颠覆人们对其表演内容与表演形式的传统观念[6]。推动柳琴剧品牌策略的实施,必须从策划、演出各个层面吸收相关专家、创作者、演出者甚至听众的经验、建议,制订一个清晰的规划,力求让柳琴剧在不失雅致的同时,更能顺应艺术发展的规律,真正做到精品。6 结语
柳琴是一种具有高度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民族民间戏剧,国家提出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既是当今社会和大众的要求,也是一个具有新时代意义的课题。要使柳琴戏“活遗产”得以永续发展,就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改善其传承的环境,通过公共关系,动员人民加入到保护柳琴戏的发展中,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使这个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保存和传承。■引用
[1] 张瑜.论临沂地方戏曲柳琴戏的风格特点及发展状况[J].北方音乐,2016(5):68-68.
[2] 高静.当前环境下柳琴戏传承发展的危机及其机遇分析[J].北方音乐,2016(19):215-216.
[3] 李爱真.徐州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经验与存在问题探究[J].音乐创作,2011(4):154-156.
[4] 张铁民,赵丛月,苏桂林,等.柳琴戏[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
[5] 史江洪,黄柏权.恩施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若干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9(4):1-4+17.
[6] 高宏菊.江苏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与文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