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世人甚爱,但因女朋友对一幅牡丹图的爱不释手而开始中国画创作生涯的,非巫泽民先生莫属。牡丹图是他们爱情的良媒,而中国画则成为他们爱情的象征和见证。
因爱而更爱
“一个男人,最大的成功是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做她喜欢的事情。”这句听起来宠溺又甜腻的话,可能会被无数的女人认为是最动听的语言了吧。这是巫泽民先生对他心爱的人的郑重承诺和真挚情感。那时的巫泽民先生正在和女朋友谈恋爱,有一天女朋友看到一幅国画牡丹,说很漂亮,而且她非常喜欢,一下就激发了他为女朋友画牡丹的想法。其实他从小就喜爱书画,而这次也为他真正从事中国画创作拉开了序幕。
当时他还不敢完全包揽下来,只说他可以试一试。这下也引发了女朋友的热情,还很快给他准备了笔墨、纸张和颜料。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应承下了,硬着头皮也得做下去。于是他开始从网上找画牡丹的各种视频,准备现学现画。原本以为画画没什么难的,再说小时候自己的美术学得也不错,还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从来没有发愁过。可是真要画的时候,才知道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是一个花头,他就用了十几天的时间。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虽然只是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但是为了画好一个枝、一片叶、一朵花,常常是画了撕,撕了再画,断断续续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第一幅牡丹图画好了,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更主要的是,女朋友看了非常满意,而且特别喜欢。

《锦绣长春》 巫泽民/作
巫泽民先生因女朋友对中国画的喜爱而激发出了自己内心对中国画的满腔热爱,也因他对女朋友的爱更加深了他对中国画的这种热爱,从而也让他俩更加相爱。
潜心于笔墨
巫泽民自从为女朋友画了第一幅画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天晚上都会看视频学习,边看边画边理解,白天脑子里也是想着怎么用笔用墨才能形象,怎么设计构图才能自然,怎么着色点缀才能表达最想表达的意境。他总是利用午休时间琢磨前一天晚上学习到的内容,下班回去后再练习,不断充实着自己,也不断提升着自己。他加了各种与中国画有关的QQ 群、微信群,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询问,总会遇到一些热心的人指点。这其中就有一位杜斌老师,看他对作画执着勤奋,同意通过网络教他画画。从杜老师那里他学到了一些绘画专业知识,特别是对于线条的运用,他的画技也突飞猛进。
写意花鸟画中的线条是非常重要的,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情发于心,运之于线,要想达到以书入画,还必须加强书法的练习。于是他又开始精练书法。他最终通过独特的书法用笔勾勒出物象的造型,在塑造体积感的同时,还表现出物象的质感来。他画了大量的白描稿,也从中体会到了干湿浓淡的用笔。看似枯燥的线条,在他的用心安排下充满着变化与美感,传达着他内心的情感。
爱与画相融
每当放下一天的工作,推掉一些无谓的应酬可以进行创作的时候,巫泽民先生便一头埋进画里,一埋就是好几个小时。而当他不经意间被一杯热茶唤醒后,回头看到的就是当年的女朋友而今已经成为妻子的热切目光,这时他才感到她一直在背后关注着他、关心着他。有时她也会给他提一些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她的话会让他茅塞顿开。有了妻子的参与,他感到了幸福,心中也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这么多年下来,巫泽民先生的白描线描作品细腻工整、雅致秀美;写意作品法度严谨,笔墨经典,深具传统精髓。他还策划并参与了多次书画大赛,其中不乏一些如“传播感动 扶残济困”的义卖展。
他爱着妻子,爱着中国画,他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为助残济困事业做着积极的贡献,给更多的人以温暖,这是大爱啊!
大爱无疆!巫泽民先生德艺双馨,具有大爱之心、大德之行,他的爱与画相融,与美同在!

《闲情雅趣》 巫泽民/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