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论语·八佾》篇中看孔子的礼乐主张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8887
蒋梦妃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儒家经典,全书共20篇492章,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教育观念、个人修养等。其中第三篇《八佾》主要从礼乐之道来分析,“据《白虎通·礼乐篇》记载:‘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所以别尊卑。’”古代只有天之骄子方可享受八佾待遇,八行八列为六十四人,共同奏乐舞蹈于庭院,可以看出天子、诸公和诸侯在舞夏的佾数上有严格的规定,而《八佾》篇中不仅仅是佾数的秩序,整个古代社会都可以发现渗透到各个方面的礼乐规范,每个平民百姓都应该遵守制度规范,包括血缘关系、等级制度、祭祀形式等,都是孔子对社会秩序的坚守,对基本礼仪的恪守,对国泰民安、社会安定和谐的憧憬。

一、《八佾》篇中礼乐制度的现象

西周时期,原来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逐渐被打破,随着宗族政治的日趋解体,传统的礼乐制度也难以继续维持,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混战现象不断出现,天子依赖各诸侯的扶持维持着大一统的表象,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犯上、僭越礼乐的现象。例如,书中第一章,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只是鲁国的世卿,其有大功,诸侯才能赐他女乐,而且总共最多只能赐四佾。”本是四佾待遇,却用八佾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是对天子之礼明目张胆的僭越,置王室于不顾。第二章:“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卿大夫祭祀祖先时,按照天子的礼制唱着《雍》来撤除祭品,置天子威严于何处。第六章:“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季氏不顾劝阻仍要去祭祀泰山违背了礼数。第二十一章:“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对于三氏做过的事情已经不再提了,也不再加以劝阻,不再追究这些行为。君臣之礼遭到破坏,大臣怀有不臣之心,代表着王室君臣之礼的衰落,各诸侯权力变大,不再遵守国家秩序,孔子在文中对各种僭越礼乐行为进行了批判。

  与君臣之礼不同的是祭祀形式,祭祀的对象是先祖、神明等,对于他们应抱有敬畏之心,更加赤诚地去缅怀,因此比君臣之礼要更加遵守准则。如文中第十二章写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祀祖先的时候,如同祖先就在那里;祭祀神明的时候,如同神明就在那里,亲自参加才是真正的祭祀,要以身作则。第十五章:“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会过问,每逢祭祀典礼,都要郑重地去做每件事;可见孔子更多的是表达对先祖的怀念敬畏之情,对祭祀之礼的重视,但礼乐祭祀形式的消亡,也预示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同样遭到了破坏,礼乐制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逐渐显现。

二、《八佾》篇中礼乐制度的来源

礼,最开始源于祭祀活动,古代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等现象充满了敬畏之情,认为世间万物皆由神明主宰,希望通过对神明的祭祀仪式得到神明的保佑。商朝末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西周政权。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最终制定了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由周公亲自制定的,规定了各种礼的形式规范,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政策。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吸取了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礼乐制度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又使乐成了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合的音乐。例如,书中第十四章:“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参考夏、殷两朝的礼乐制度,再加上当时所需的补充,制定了周朝的礼乐制度,内容既丰富又有文采,可见“孔子在尽知三代之礼的基础上选择了郁郁乎文哉的周公之礼,希望能继承它而创造出符合自己时代的礼,恢复以礼治天下的局面”。孔子对周朝的文化是极力推崇的,礼乐制度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者自身的权力,进一步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度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八佾》篇中礼乐制度的内涵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都以“礼仪之邦”自称,中国人十分注重礼数,而儒家文化就是礼乐文化、仁爱文化,《八佾》篇是以仁为内在。第三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指出仁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仁是其他道德品质塑造的基础,人要怀有仁爱之心。王龙等人的《从〈论语〉探论孔子的礼学观》一文中讲道:“礼的实行必须有仁的精神作为支撑,否则,礼无从谈起。”礼仪规范是要对自身、家庭、社会、国家报以内心真实的情感,而并非仅仅是礼外在的彰显。仁与礼的关系类似于西方哲学中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礼是仁的外在形式,仁是礼的本质属性。第四章:“礼,与其奢也,宁俭。”林放是孔子的学生,问孔子礼之本,孔子说礼与其奢华不如节俭,正所谓“礼的根本,不在于形式的奢华与否,不在于礼节的周到与否,而在于俭朴的形式下的真诚”。第十二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对于祭祀鬼神也是一样,孔子认为祭祀应该带着诚敬之心,如果失去了诚敬之心,祭与不祭就没什么区别了,而所有这些礼与祭祀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都是在强调礼的内在,而不是礼表现出来的形式如何。第十七章,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反对将祭祀的贡品饩羊去除,认为形式有比没有好,这个地方与其一直强调的礼不相符,不拘于形式,却依赖于形式来维持,也许是孔子的自我安慰,更多的是表达对当时情况的无奈。哪怕是形式也要让社会知礼、遵礼,用礼来规范社会,其实“礼”的本质就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社会规范,如果每一个处于社会之中的人都能够去遵守“礼”,孔子认为这个世界就可以达到天下大同、安定祥和的状态。礼乐制度实质上是周朝的礼乐,在于规范万民,使社会人人各司其职、各安其分,达到和谐的社会,复兴礼乐也是为了改变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憧憬恢复西周时期稳定的社会秩序。

四、《八佾》篇中礼乐制度的用途

孔子认为礼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秩序。如文中第七章:“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第十六章,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比赛射箭,比赛时上下台阶与饮酒,都拱手作礼,互相谦让,这样的竞争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在与人交往方面,在与长、幼、上、下和朋友相交,皆有一定之礼。”礼在生活中的道德体现甚是广泛。第十八章,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认为侍奉君主,要尽到做臣子的礼,可是别人却认为这是谄媚,这真是黑白颠倒。第十九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子与君子之间的对决也需要风度,要与小人之争区别开来,而并不是为了利益去比赛,那不是比赛的真正目的,丧失了比赛的乐趣,君王与臣子之间也应有礼数,正如“居上者不能不宽以待人,行礼时不能不恭敬”。臣子侍奉君王,在合理的范围内来共同决策国家大事,君王也须受到先王之礼的限制,不得随意处置臣子,要以礼相待,臣子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务,为君王解忧,这是君臣之道。

  夏商周时期开始形成国家观念,在国家观念形成之前便是氏族观念,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集体,这个集体就是宗法家族,不仅具有上下级的等级制度,尊敬长辈,爱护晚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还包括以血缘为基础的包容性,为了家族更好地发展,让家族中每个人都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建构家族结构,在经济基础上延续家族的传承。

五、礼乐制度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一)当代社会秩序的建立

《八佾》篇中的礼乐制度体现了秩序思想,古代的秩序是等级森严的制度,如君臣之礼、祭祀之礼、父子之礼等,礼代表着政治、秩序,乐代表着文化、艺术,而对于当代社会秩序如何建立来说,更多的是在家庭、社会和国家整个大的环境中来考量,遵守家庭的礼数、社会的秩序,是国家立国之根本,国策决定着社会的导向,只有遵循礼,无论你处于何种地位,做好分内之事,人人各得其所,方可使得社会稳定地运转。从自身方面来说,在工作中遵循上下级关系,遵循国家法律和社会秩序,待人谦卑,在生活中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这种外在的礼乐制度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具有道德理性的人;从社会方面来讲,统治阶级可以大力宣传礼仪规范的意识形态及其重要作用,包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民主法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多个目标,无论是国家的大政策还是生活中的小标签,都可以用来引导人们自发共同构建文明社会,用仁的理念自发地调节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国家方面来说,对内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来严格约束人们的行为,对外需要树立大国风范,以礼仪之风为基础制定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无论是自身还是社会、国家,都需要建立良好的秩序,秩序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遵守秩序才能平安稳定地生活。

(二)当代道德准则的建构与完善

《八佾》篇中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向太庙告祭所用的“饩羊”代表着这背后的礼,表明了礼和仁之间的关系,礼是仁的核心,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先有仁再有礼,没有了仁礼是徒有其表,仁因为有礼才得以显现出来,“饩羊”是有利于自我约束及社会规范的。例如,西周时期的古礼、军礼、丧礼等形式,孔子希望通过礼乐制度的规范将仁提升到新高度,代表着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孔子的人道主义思想,与西方的人文主义“天赋人权”思想不同,强调人自身的修养、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从伦理道德出发,彰显人性的光辉,是符合人真性情的文化产物。从个人层面来说,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互帮互助,以超高的道德标准严于律己;从社会层面来说,在友爱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获得的道德认同感更加强烈;从国家层面来讲,仁爱政策的导向、法律的出台等会引导人们更好地成就自我,道德同法律一起来约束,营造良好的国家和社会氛围。

(三)传统礼乐文明的发展

“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当借鉴孔子的礼治思想,汲取精华而剔除糟粕,结合时代的特征来探寻符合公民特点的礼治教育途径。”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国甚至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包含古代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也包含思想精神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节日、民间工艺、古建筑、饮食文化、戏曲京剧等,摒弃糟粕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是当代精神文明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当代儒家思想文化的必经过程,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充实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六、结语

在战事四起的时代,孔子对周公之礼的坚守,对礼的本质“仁”的提倡,更多的是追求内心情感的表达,而不是拘于形式,希望礼乐制度运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从而转变为政治思想,进一步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在《八佾》篇中,孔子从各个角度来分析礼乐思想,体现出对其的重视程度,对仁、礼、乐关系的理解,对僭越礼乐行为的批判,是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秩序、仁爱、节俭、宽容等,还有更多的思想隐藏在礼乐思想背后,礼是秩序,乐是和谐,礼、乐都是形式,仁心才是根本。当今社会在古代封建等级制度观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诚信、友善、互助、和谐的社会氛围,礼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具有启示作用,把握礼乐思想的内涵,了解儒家思想文化,构建良好的当代社会价值导向是个人、社会、国家、民族共同追求的目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