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真情耕耘下的艺术天地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2056
董子彪

  

  《起舞何须待尔鸣》 杨耘赋/作

  宋人邓椿曰:“画者,文之极也。”知画知人,从耘赋兄的绘画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是个颇重文化修养且善于思考的书画家。他的画作“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山水更有北宋郭熙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内容无不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目的。

  耘赋兄作品画面的空间、构图、造型、色彩、传神及意境等,无一不是全面展现,画面色彩随心转换,笔法老练;虚实、浓淡、黑白、干湿、疏密、空灵等表现技巧的运用,更是展示出他30年扎实的笔墨功夫。画作或绮丽、或流动、或典雅、或含蓄,气韵天成超逸,境界的幽深妙造更是神来之笔。每幅作品画面严谨中涌动着奔放,写实中饱含着浪漫,悦目之余,更加让人赏心。

  耘赋兄的花鸟画秉承海派画家的风格特点,对色彩的运用沿袭以书入画的画法,既秉承传统又接近现实生活,将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其作品通过发挥墨、线等绘画元素的特点,生成酣畅淋漓的笔墨效果。如画作中大胆加入的山石、牡丹、水仙、百合等元素以及小松鼠等动物,营造气势和动感,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造型精准而敷色秀雅、装饰浓郁,构成了十分稳定均衡与和谐的画面,诚所谓“减一枝则倒,多一枝则乱”,雅俗共赏,深受群众和收藏家的喜爱。

  耘赋兄的山水画也富有诗意,笔墨超凡。这和他注重文化修养和个人的灵性是相得益彰的。山水画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具体时空,将欣赏者引入“神驰清幽之地”。画作的远山、近景都注进了他炽热情感的丘壑里,总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特有的风土之趣,进而不难感受到他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生活的热爱。

  “山水以形媚道”,正是那千变万化的山山水水体现着自然之精神,所以耘赋兄明白对自然万物的写生是体现美、把握艺术的最佳途径。近几年他又多次约画友到全国各地采风写生,回兰州后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情绪,挥毫创作,大、小幅作品在他笔下不断产生。其间他又将自己的写生作品编印成册,在创作中随时翻看,更新内容。因为他知道,只有去静观自然天地,才能从中感悟出大美来;只有不断写生,才能更有效地训练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之后,他把观察后发现、感悟到的现实再用笔墨去表现。写生本可以清晰地看到丘壑、树木以及山石的纹理结构,使那些可感的物象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地变为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生机和情趣也在此间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变得更加畅快。

  耘赋兄的书法也可谓其创作亮点。他所创作的楷书笔画平正、结体整齐,平正而不呆板,齐整而不拘泥。而其行书体态流畅活泼、生动自然,在书写中不受约制,得以自由地发挥与拓展。而这也是他在习书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认识吧!再者,细观其画作落款,书法茂密而不拘谨,纵横错落,与写意画紧密相扣;笔画宽松而不失自然,有着平实而动感之妙趣,让人回味。

  

  《大寿三千岁》 杨耘赋/作

  书法应用于实践,他以书法入画,十分重视笔墨。不论大幅小幅,他都一笔一笔认真地画。每幅画都很讲究笔势和笔墨情趣,并使之与墨性、墨趣结合起来,形成画面上的完整与统一。

  创作的同时,一直关注时事的他,还积极参与各种捐赠活动,让有生命的画作继续发挥作用,而他也用自己的真实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从艺者的责任与担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