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建盏烧制工艺的传承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2304
王道成

  

  柴烧油滴盏1

  

  柴烧油滴盏2

  

  柴烧油滴盏3

  制瓷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盏作为其中的一朵奇葩,其独特的烧制工艺以及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造型,是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建盏以泥为坯、以胎为体,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化腐朽为神奇。建盏烧制工艺非常独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建盏烧制工艺自然也不能忽视。

一、建盏烧制工艺的由来与发展

研究建盏烧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了解建盏的由来与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推杯换盏”的含义有两层:其一是达官贵人用盏来代替杯,暗指升官;其二则是送盏与受盏的人相互传递心意,含有推心置腹的意思。不管是哪一种含义,“盏”都是阶级与感情的代表,也是一种尊贵的象征。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瓷,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也是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不仅如此,建盏还与中国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诸多衍生文化的源头,比如茶具文化。中国饮茶习俗在汉唐时期最为盛行,在宋代之后,“斗茶”之风兴起。建盏因黑釉斑、多彩而享有盛名。到了元代,“斗茶”风俗渐渐消失,建盏工艺也开始没落。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大众的审美发生转变,茶文化也开始繁荣起来,沉寂已久的建盏烧制工艺也开始恢复,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建盏的烧制工艺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电窑烧制与龙窑烧制。市面上的大部分建盏都是电窑烧制而成的,其优点是成本低、花色稳定、良品率高,其缺点是釉面不够理想、气孔较多。龙窑生产的建盏优点是气孔少,斑纹极佳,但是对匠人技艺要求高,因此良品率低。

二、建盏烧制工艺与表现形式

(一)烧制工艺

1.坯体原料制备

  坯体原料制备是建盏烧制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制备步骤如下:将一定分量的红土与红泥土、白泥土进行混合并粉碎,再进行淘洗。最后使用80~85目的筛子过一次,装布袋滤水、陈腐,最后得到坯体原料。

  2.生坯、素坯制作

  坯体原料需要一些时间陈腐,之后通过炼泥、拉坯成型、修坯等环节获得生坯,生坯要在电窑炉中烧制2.8~3.1小时,窑炉温度逐渐上升,炉门要打开,这样生坯中的水分转化为水蒸气之后才能够顺利排出,之后关闭炉门,再经过2.8~3.1小时,炉内温度达到595~605℃的时候停炉,等到坯体原料在炉内自然冷却,温度降至常温时取出,这就是素坯。工人将釉倒入素坯盏中,大约停留5~7秒,再将素坯反口浸入釉中5~7秒,盏底不脱釉,直接晾干。

  3.坯体焙烧

  坯体经过施釉后,将匣钵放入窑室内进行焙烧,窑室体积大约为0.6~0.7立方米,炉膛底部要设置进风口;窑底设置出烟口,出烟口与烟囱相通。焙烧过程如下:第一阶段,窑室温度经过5.8~6.1小时会上升到1030~1045℃,在这个过程中采用颗粒投料机对松柴、稻草等进行粉碎搅拌,再使用颗粒制粒机混合成型,要均匀地将其投入炉膛之中,这个阶段烟囱所有阀门都要打开,出烟口、进风口也要打开,同时关闭炉膛门;第二阶段,经过18~23分钟,窑室温度会上升到1075~1085℃,此时采用颗粒投料机将颗粒投入炉膛之中进行燃烧;第三个阶段,经过1.9~2.1 小时,窑内温度达到1375~1382℃的时候,再次投放颗粒,此时要打开炉膛门,为了减少窑内温度流失,要将烟囱阀门关闭1/3;第四阶段,经过1.9~2.1小时进行保温,之后进行颗粒投放,为了保障窑内温度,烟囱阀门与烟口、进风口要全部关闭;最后一个阶段不再需要投放颗粒,窑室自然降温,直至冷却。

(二)烧制工艺表现形式

建盏烧制工艺的传承,要全面掌握其表现形式。建盏制作工艺复杂,从选瓷矿、瓷矿粉碎到配料、素烧、焙烧等共有13道工序。在制坯成型这个过程中要手工拉坯,双手将泥拉成坯器,这个过程要一气呵成,灵活运用推、拉、收、放等手法,找到器壁最佳形式成型。

  建盏的外在美学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点、线、面、变。点就是建盏上的各种点状斑纹,比如,油滴斑、鹧鸪斑等。油滴斑就像夜空中闪耀的星星,光彩绚丽,能够带来无限遐想;鹧鸪斑则如同鹧鸪鸟的羽翼纹饰,排列有序,层层叠叠,极具观赏性、装饰性。

  建盏的色彩变化莫测,外形古朴典雅,釉面晶体斑是天然窑变形成,因此极具艺术性。建盏就像一幅中国画,富有意境和神韵,经过长期沉淀,依旧能够焕发魅力。茶界将建盏称为“唯一为茶而诞生的茶器”,陶瓷界则将其称为“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可见,建盏工艺十分独特,并且其美不仅仅体现在其外表,其内涵和气质也不同凡响。

  在传承建盏制瓷工艺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其烧制工艺传承下来,而且还要重视其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传承。

三、建盏的艺术价值与传承分析

建盏黑瓷被称之为“大道至简”的美学艺术,建盏之美不仅在于黑釉,还有很多衍生出来的其他釉色与纹理,它的美并不是简单的美,而是变换多姿的美,它的美以玄黑为基调,并将各种各样的色彩展现出来,它将“器物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能够深入人心,能够使人的精神受到陶冶。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盏文化也因此被社会大众所认识。建窑建盏制作工艺流畅、简练,并且造型实用、内涵丰富,独具匠心,其独特的斑纹与色泽和谐统一,是中国黑釉制瓷的巅峰。

  当代社会,我们要对其技艺、表现形式、文化内涵进行保护和传承,要认清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展望未来,发展建盏烧制工艺是大方向,而保护则是辅助手段。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和发展,建盏烧制工艺更加完善,工艺也更加精巧。在建盏的未来发展中,手工艺者以及有关部门要深入探究建盏烧制工艺特点与文化内涵,为建盏发展与繁荣寻求一条光明大道。

四、结语

建盏作为中国制瓷领域与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鲜明的艺术特色。随着茶文化的兴盛与发展,建盏烧制工艺传承也显得更加紧迫。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建盏烧制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在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重视建盏烧制工艺以及相关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显得更加必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