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普及,高校学生事务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学生事务工作应如何更好地满足时代下学生的诉求,提供网络便捷、优质的服务,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若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了解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1 调研目的
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为学生提供日常的服务工作,而更应该从服务学生的角度与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把这两者实践于日常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之中[1]。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L 职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高校学生事务服务工作的现状,找出问题与不足,进而改进学生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2 调研方案设计
(1)调查对象:L 职校的学生以及学生事务工作者,本次调查共发放300 份问卷,回收300 份,有效问卷为275 份,问卷有效率为92%。(2)问卷设计:在借鉴有关的学生事务管理调查问卷基础上,本文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理念、学生事务的内容、事务管理的方式、学生事务工作者等方面构成有关学生事务管理的调查问卷[2]。内容上,问卷主要关于是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学生事务工作开展与服务学生之间具体情况的调查。
(3)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兼之个别访谈,两种方式相结合。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学生事务工作的内容层面
3.1.1 学生事务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之间(1)在您认为学校提供的学生事务内容是否能满足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需求?(比如:就业培训、心理咨询、学术学业辅导等)
在对待学校提供的学生事务内容是否能满足您日常生活、学习的需求方面,有57.45%(147 人)的同学认为一般能满足,18.62%(73 人)的同学认为比较不能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完全能满足和比较能满足的有11.9%(55 人)。
(2)当您或同学在学校遇到困难(学习、住宿、经济等方面)时,事务管理工作者会根据事情的情况提供个性差异服务吗?
被调查对象中,有48%(128 人)的同学认为高校学生事务会为学生提供个性多样化的服务,有14%(36 人)和4%(12 人)的认为不会和很少会,同时也有34%(99 人)的在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时,表示还不清楚。结合来看,虽然能为学生提供日常的所需服务,但可能存在能提供的差异个性化服务、或者类型并不多的情况。
3.1.2 事务服务内容的时代性
(1)您认为学校的学生事务服务内容是不是随着学生特点、时代的变化而增加或改变的?
数据显示,有66.9%(184 人)的同学认为服务内容是随着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11.6%(32 人)的同学持否定态度,21.45%(59 人)的同学表示还不了解。
(2)您认为学校的事务服务内容更新的速度是否缓慢?
受访学生中有47.27%(130 人)的同学认为学校的事务服务内容更新的速度上是比较缓慢的,14.54%(40 人)的同学持否定态度,也有38.18%(105 人)的同学表示不清楚;可见在同学们的观念中,虽然学校提供的服务内容能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做出调整改变,但是在内容更新速度上与社会的步伐是存在滞后性的。
3.2 学生事务管理人员
3.2.1 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1)您认为学校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吗?

表1 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根据表1 可以看出,有52.4%(144 人)和40.7%(112 人)的同学认为学校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一般和不高,两者占了91.7%。可见,在学生事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上,学生普遍认为其专业化程度不高或者一般。
(2)您认为学生事务工作者需要提升的方面?(多选)
被调查对象中,对学生事务工作者需提升的方面,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意识三者占比分别为67.3%(185 人)、83.6%(230 人)和64%(176 人),都超过了一半,说明工作者在服务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同时,实地调研也发现,L 职校学生事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是双肩挑教师、专职辅导员比例也远远没有达到教育部1∶200 的要求。
3.2.2 是否存在有意义的亚文化沟通
通过“在重要节日来临时您是否会给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师生(如辅导员、学生会人员等)送上问候或祝福?”问卷调查中反馈显示重要节日时有21.5%(59 人)的表示会给送上问候或祝福,63.3%(174 人)的同学表示不会;同时通过访谈发现,对于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学生表示自己除非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一般不会自己主动与辅导员联系。可见,在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几乎缺乏事务以外的沟通与交流,自然也不会形成有意义价值的交流,更不会形成有意义的亚文化沟通。
3.3 学生事务管理方式
在您认为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是否需要建立中心网站与网络服务平台?(多选题)被调查中,对于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构建学生事务中心网站与网络服务平台的同学,两者百分比占比较大,高达82.2%(226 人)和79%(217 人),说明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方式的信息化运用、依托网络的一站式学生事务管理方式还存在偏差。
此外,通过实地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L 职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方式集中于线下的形式、没有建立起一站式的网络服务平台或者一站式服务大厅;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学生参与事务管理平台。
3.4 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理念
(1)是否明确学生工作的目标理念。您对学校现行学生工作的理念和目标是否了解?

表2 是否明确学生工作的目标理念
由表2 数据可得,在“您对学校现行学生工作的理念和目标是否了解”的问题上有95%(261 人)的同学表示是不了解的,对于他们是普遍现象。而后通过对参与学生事务工作的学生与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分别进行了访谈发现:学生访谈者基本都表示不太了解;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事务工作者也不能完整、具体的阐明学生工作相关的理念与目标,都是泛泛而谈。
(2)学生事务活动的内在要求一致性、是否真的对学生有发展效果。
对参与过学生事务工作的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参加一些学生事务活动,你认为自己是能从中得到某一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吗?”大多学生表示通过相应的学生事务活动,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如:增加了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懂得了相应活动的事务流程,对于出校园的社会生活肯定有帮助,不过有时会占据自己大部分的时间,而且可能存在一些事务活动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可见,学生事务活动对学生肯定有好处,但也存在不足,对于是否真的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值得思考。
4 调研结论与建议
从调研整体结果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相关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事务服务内容方面虽然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但存在更新的时效性较慢、不能有效提供类型化、个性化的服务;工作队伍方面存在专业性不强、服务综合意识、素质不高、没有很好地和学生之间形成亚文化交流;学生事务管理方式信息化水平缺失、没有相应的一站式网络信息化平台或者一站式服务大厅;服务理念与目标实质效果上存在偏差。对于这些现状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转变理念、加大从事学生事务工作者的师资投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加快服务内容的时效性、转变学生服务的方式、依托网络构建信息化的一站式服务系统[3],更好地促进学生事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