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金画是金属錾刻艺术中独特的艺术门类,以刀代笔,以刀錾施艺于经过特殊表面处理的金属板上。通过落刀的角度、轻重、深浅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折光效果,使凹刻的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锲金画工笔优美,层次分明,线条流畅。人物:神形兼备,谨细隽永;禽兽:羽丰毛密,栩栩如生;花木:娇艳瑰丽,历历若实。因此,锲金画又被形象地称为“金属工笔画”“闪光的白描”,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錾刻的含义
錾刻,《说文解字》载:“錾,小凿也。刻,镂(雕刻)也。”指先凿后镂,延伸为按照拟定图案,在金属器具之上使用相应小凿雕刻。錾刻工艺起于商,距今有三千余年历史,是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而兴起的工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工艺。
在业界同行中,关于“錾刻”的含义有不同的见解。做传统银饰收藏的朋友认为,錾刻就是錾子在金银表面刻出的线条,包括挤压和剔刻的线条,不包括浮雕效果。云南银匠师傅认为錾刻是用錾子在金银铜的表面打制浮雕效果,也包括刻画线条,他们认为錾子挤压的线条才算錾刻,有剔除的刻线不属于錾刻。在苗族地区,无论是以线刻画图案,还是制作银衣片上凸起的浮雕、镂空,他们都称之为錾刻。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一书中,将錾刻与抬压浮雕作了明确的区分,认为錾刻是以线条刻画图案,包括剔刻和挤压的线条,包括浅浮雕的阳花錾刻,不用从背面抬压。齐东方著作《唐代金银器研究》中有:“贺知章《答朝士》诗曰:‘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鈒’亦为雕刻,‘鈒镂’也指雕刻纹样……‘镂’或者‘鈒镂’,现代考古中也叫镌刻、錾刻、攒刻等,最常见的称谓是錾刻,是在器物成型之后的进一步加工技术,多施用于花纹……錾刻工艺十分复杂,工具有几百种之多,根据需要随时制作不同形状的錾头和錾刀,一类錾头不锋利,錾刻较圆润的纹样,不至把较薄的银片錾裂……另一类錾头利如凿子,錾出较细腻的纹样,在制作实施时又分两种,一种线条是挤压出来的,另一种线条为剔出来的……在金银器使用了锤揲技术以后,錾刻一直作为细部加工的手段而使用……镂空,本来也是錾刻,要錾除设计中不需要的部分,形成透空的纹样,称之为镂空或透雕,唐代香囊是这种工艺的代表……”

锲金画《梅兰竹菊(四条屏)》
上述明确讲到錾刻的三种效果:一是用錾子挤压出的线条;二是用刻刀剔出的线条;三是认为用錾子镂空出纹样,錾除不要的部分也是錾刻。錾刻线条包括挤压和剔除两种效果,雕刻、镂刻、攒刻、镌刻也是錾刻。
二、锲金画独具特色的八味刀法(八大刀法)
锲金画运用的刀法有两种,一是通过锤子在刻刀上施力,二是用手直接拿刻刀来推刻,目前从事锲金画技艺的人大多是用锤子来施力。左手执刀,右手执锤。锤子的选用十分重要,太轻要敲击好多次,太重则挥锤不便。锲金画不满足于传统錾刻刀法本身的表现,靠锲金画的自制刀具,开拓出了独具特色的 “八味刀法(八大刀法)”,追求刻味、绣味、墨味、刮削味、錾点味等。
(一)刻味刀法
以阴刻为主,用敲锤配合刀具进行刻画工作,通常采用圆刀口或者半圆刀口,分大、中、小等多个规格,姿势呈握拳状,雕刻向外推进,通过刻出宽窄、浅深、疏密和圆润的线条实现阴刻阳刻的变化,达到刻画人物或者主体形象的目的。(二)绣味刀法
这种刀法是根据传统的民间刺绣所演变而来的,传统的绣法技艺以线代笔,在绒布上通过彩色绣线的重叠、并置与交错来表现色彩效果。传统绣法更是有一套针绝活去表现色彩细微的变化,色彩深浅交融仿如国画的渲染效果,这种方法传承到锲金画通常使用勾刀口和针刀口,运用刻刀在金属板上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密度进行排线,去表现所刻画主体的形象边缘的渐变之美。(三)錾点刀法
又称之为錾点味,一样是来自石雕的技法,传统石雕中有一项技艺称为 “影雕”,是以尖细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浅、疏密都不同的点状划痕,仅仅在平面上区分出黑白的不同层次,使之图像可以显现出来。这样的雕刻手法会让整个画面细腻逼真、独具神韵。在锲金画的刻画中则会采用大、中、小号圆刀口錾刻出点排平铺的刀法,主要用来表现画面中的中等灰度和过度的平面表现,让画面更加和谐。(四)刮削刀法
根据画面来选不同的半圆刀口顺其金属表面削之,称之为刮。花瓣、服装亮部等锲金画的最后一步刮平,都是以刮削刀法处理完成。(五)扭转刀法
类似传统木雕的手握木柄的方式,手指抓着刀片前端,大拇指和食指紧握刻刀头,把刻刀的刀尖对着金属板,手柄将向前移动,同时手腕左右扭转来刻画。根据各种不同的刻刀口刻出各种不同的锯齿状和蕾丝花纹的效果,用于表现服装、凤冠、首饰等装饰风格。(六)斜冲刀法
把平头刀稍微向左或者右倾斜,一刀完成一个笔画。从线条的一端起刀,视笔画的粗细,控制刀锋的正侧角度,腕指同时发力,运至尾端,墨线全部激掉。线条一边光洁,另一边呈锯齿状,力感十足。(七)切凿刀法
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捏紧刻刀中上端,錾刻时用小锤子敲打刻刀顶端,靠手指用力,使刻刀移动而在金属板上留下线痕。在錾刻过程中应使用手腕,而不是手臂,这样可以保证转动手势的灵活,錾刻的线条圆润流畅。(八)墨味刀法
又称之为水墨味,是自创的粗犷和精细相结合的铲刀、锉刀、扭刀等多种刀法的交替联合运用,以体现画面中浓、淡、干、湿的水墨味。上述几种用刀方法为锲金画独特的八味刀法(八大刀法),是仅就锲金画基本刀法规律而言。实际中还有许多不规则和比较复杂、细腻的刀法,用文字和语言一下也难以表达清楚,只有通过多方面实践,从实践中逐步领会和掌握。

锲金画《雄鹰展翅》
锲金画刀法技艺本身操作过程复杂,难度大,所以要求锲金画艺术家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有绘画的基础,又要掌握制刀、磨刀等技术,对传统文化还要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可以说这种硬性要求导致锲金画艺人的减少与学艺人的减少。面对这种情况,锲金画艺术家要继续学习领悟,提高自身能力,创作出更好的锲金画作品,还要紧跟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政策,努力将自己所知所悟传承给下一代,将锲金画艺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传承下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