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母爱的扭曲与迷失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8020
张秋华

  母爱是托尼·莫里森作品探讨的重要主题之一,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黑人文学史上著名的非裔女作家,其作品描写了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痛苦遭遇和悲惨生活。其处女作小说《最蓝的眼睛》揭示了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奴隶制的深远影响下,在白人主流文化霸权的同化下,在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压迫下,黑人母亲的自我否定、自我迷失的过程。奴隶制的压迫剥夺了黑人母亲的权利,与家庭成员的分离和黑人传统文化的脱离迷失了美国黑人的母爱,大迁徙隔离了黑人母亲对南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使黑人母亲丧失了黑人传统文化传承的能力,白人文化的同化使黑人母亲否定了自我身份,最终造成了黑人母爱的扭曲与迷失。

一、奴隶制破坏了黑人传统文化和社区的价值观和规范,导致了黑人母爱的缺失

奴隶制度下的黑人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随时被拆散、买卖,没有自由。美国黑人母亲失去了向祖先学习的熟悉环境,祖辈们传统的日常生活和经历被完全切断和摧毁。女性黑奴更是被当作生育工具,她们生下的孩子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被当作牲畜买卖。在奴隶制度压迫下,黑人母亲生下了孩子,却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更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黑人母亲被剥夺了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权利,被剥夺了养育自己孩子的机会,黑人传统文化和孩子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无法传承给下一代,因此,美国黑人母亲的经历充满了无助、痛苦和无力。正如芭芭拉·希尔·里格尼所说:“家庭的解体、母亲无权爱自己的女儿……也许是奴隶制最可怕的地方。”奴隶制打破了美国黑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原始关系。传统黑人文化和社区的价值观、规范被奴隶制所解构。所以不幸的是,波琳不能正常地爱她的孩子,而佩科拉不能从她的祖先或生活的社区得到任何力量。

  奴隶制度的存在打破了美国黑人母亲依赖黑人传统文化和社区生存的基础。她们在白人价值观内化侵蚀下的黑人社区里也只能互相伤害。波琳受到邻里社区的讥笑,邻居们笑她的跛脚和脱落的门牙、南方口音,难看的发型、妆容……最后波琳的内心更加自卑、孤寂和畸形,只能到电影院去打发时间。没有祖先的引导和社区的帮助,美国黑人母亲很容易迷失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波琳失去了爱孩子的能力,可怜的佩科拉未能从波琳得到母爱的力量和支持。母爱和社区帮助的缺失使佩科拉无力反抗白人文化的压迫,导致了她的悲剧。

二、大迁移摧毁了黑人母爱的根基,加剧了黑人母爱的迷失

美国黑人大迁移导致了黑人传统文化的遗失,摧毁了黑人母爱的根基。美国黑人从南方向北方的迁移把黑人妇女与他们的南方同胞分隔开来,南方是美国黑人母爱扎根的地方,传统文化在他们祖先的指引下得以保留。黑人大迁移后 ,波琳与她的祖先分离,与黑人价值观和文化的发源地的疏离,最终导致了波琳的失落和堕落。当她在医院待产时,本来对新生儿还充满期待,但当她听到产房里白人医生说黑人女人就像牲口一样,生孩子很快,不会感到疼痛,面对刚出生的佩科拉,她就脱口而出:“上帝啊,她可真丑。”她爱护白人的女儿超过自己的女儿佩科拉,她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白人生活的向往中,大量地观看白人女明星电影,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在白人家庭做女佣来实现自己所期盼的整洁而舒适的理想生活,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家庭,迷失了所有的母爱。

  莫里森揭示了美国黑人最可怕的不是他们过着悲惨的生活,而是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过悲惨的生活。美国黑人生活在白人歧视和轻蔑的目光下,必然会否定和憎恨自己。奴隶制的压迫导致美国黑人大迁移,摧毁了植根于黑人社区和传统文化中的美国黑人母爱的基础。没有祖先和黑人文化的引导,美国黑人母亲很容易迷失在白人主导的社会中。北迁的波琳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否定与脱离,对白人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模仿,导致了她母爱的迷失,没能为佩科拉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健全的母爱与安全感,最终导致了佩科拉的毁灭。

三、白人文化的同化使黑人母亲放弃了黑人传统文化,导致了黑人母爱的扭曲

白人主流价值观的同化严重扭曲了黑人母亲对孩子的母爱。波琳通过保持费舍尔家的清洁和照顾家里白人小女孩来肯定她的自我价值和寻求自我认同。她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白人女孩,为了生活在不真实的白人家庭世界里,她放弃了自己的家庭,置身于费舍尔家的清洁、秩序和美丽之幻象中,切断了她作为黑人种族身份的最后关联。可怜的佩科拉注定要在母爱缺失的情况下成长。这种畸形的母爱形式是主流白人文化同化的产物。Aoi Mori 在《托妮·莫里森》和《女性主义话语》中谈到了波琳与她自己族人的疏离,“波琳没有意识到她表面上仁慈的雇主将她从自己的家园中赶走,将她与自己的族人分离,严重地破坏了她自己的文化和个人身份”。黑人的传统文化是他们对抗白人同化的唯一工具。刚开始波琳也爱着她的家人,了解黑人种族的历史和传统。然而,当她面对白人的同化时,她迷失了方向,致力于融入主流白人文化,放弃了黑人传统黑人文化,最终导致了扭曲的母爱,佩科拉最终精神崩溃。佩科拉内化的白人美的标准来源于她的母亲,因为波琳已经完全被白人文化操纵和同化。

  作为一名非裔美籍作家,莫里森致力于展示她的同胞如何在白人文化霸权社会中生存。当时黑人生活在一个种族歧视和白人压迫的社会,他们渴望得到平等的承认,享有和白人一样的权利。然而,由于白人的歧视和排斥,他们很难被平等地接受。他们不仅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压迫,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受到压迫,最终丧失了黑人种族意识和黑人自我身份意识。

四、黑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自我身份的认同是健全黑人母爱的根基

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的小说充分阐述了美国黑人在白人霸权社会中寻求潜在自我认同的努力。黑人的自我认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身体认同和精神认同。在身体特征上,他们接受黑皮肤、棕眼睛、厚嘴唇、黑羊毛般的头发。从精神层面来说,他们重视自己的黑人形体美,热爱自己的黑人传统文化,肯定自己的黑人身份。然而,白人文化的压迫给他们灌输了自我憎恨的情绪,使他们在黑人传统文化中否定自己的身份。他们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却以他们的身体和精神身份为代价。对美国黑人来说,失去身体和精神上的身份意味着接受他们的低人一等和白人文化的内化。波琳和佩科拉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健全的母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波琳与她母亲的分离,这使她缺乏古老的黑人文化传承,对自己最重要的根基——黑人传统文化的价值视而不见,而传统文化遗产是黑人母亲母爱的力量源泉。波琳的母爱因对黑人自我身份的否定和传统文化的放弃而扭曲和迷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佩科拉和她的弟弟称呼波琳为“夫人”,而“他们甚至给了她从未有过的一个昵称——波利”,所有的费舍尔家庭成员都享有叫她“波利”的特权。波琳因为失去了自我身份的认同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失去了爱孩子的能力。布里德洛夫的家庭,字面上的意思是在家庭中培育爱,变成了一个没有爱的家庭。

  母爱是孩子力量的源泉。莫里森试图照亮我们,美国黑人母亲应该深深地扎根于黑人社区、高度地维护黑人传统文化遗产并坚定地追求自我身份,才能拥有健全的母爱,养育好下一代。她需要传承自己的本族文化,需要教育引导子女为人处世。言传身教的影响可以让子女了解本族文化传统,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黑人母爱是鼓舞下一代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黑人母亲只有在自我身份认同下热爱黑人自我身份,热爱自己的黑人传统文化,才能养育好下一代,才能延续黑人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