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陶瓷书法艺术的沿革及表现形式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8782
刘 斌

  陶瓷和书法艺术虽然是不同的艺术类型,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显示出类似的艺术特点。陶瓷作品可以选择与之风格对应的书法来装饰,从而能够更好地彰显陶瓷作品的艺术价值。为此,文章在阐述陶瓷和书法艺术关联的基础上,就书法艺术在陶瓷作品中的表现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一、陶瓷和书法的艺术特征

陶瓷和书法都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本质上二者存在相似点,融合在一起加工设计会体现出和谐的审美情趣。第一,陶瓷和书法都是造型艺术。书法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陶瓷造型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态的大小来表现造型美。第二,陶瓷和书法都是实际应用和审美艺术性的统一。书法创作者会通过粗细不同的线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陶瓷设计者会通过造型和色彩的明暗使用来表现自己的心境。第三,从表现特征来看,陶瓷与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它们都不适宜于表现持续性的情节性的事件,而长于表现某一动作瞬间,抓住瞬间赋予想象而后趋于永恒。

  中国书法文字能够反映出客观真实,且能够巧妙地将文物的特点刻画出来。中国书法兼具写意和写实的特点,是世界文字中最具备艺术性的表现形式,且这种表现形式在新时期时代的彩陶上就出现了,原始彩陶上鱼、鸟、人的纹饰颇多。秦汉时期的瓦当是书法和陶瓷成功结合的一种典型体现,二者的融合将书法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精髓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现代陶瓷书法内容注重和陶瓷装饰的配合,组合模式更加讲究、发展更为完善、所体现的艺术特征更为鲜明。

二、陶瓷书法发展渊源

书法是在实践中出现和发展的一门艺术形式,是先民将自己对自然事物看法和认识以一种简单的符号刻画和记录下来。最开始先民创造出了象形文字,后来应用毛笔写出了各类点线配合、丰富又具备艺术表现力的汉字。

  陶瓷书法是以陶瓷为载体的书法表现形式,最早出现在唐代,五代的磁州窑以雕刻的形式,把书法装饰在陶瓷上更加规范成熟,对字款、形体、章法都非常讲究。陶瓷书法既保留了书法的原型美,又有陶瓷造型艺术的形式美。用毛笔在瓷上作书与在纸上作书没太大区别。隶书字形扁方,字势疏朗开张,笔势相背,端庄而秀美;楷书字形长方,字势内紧外松,笔势相向,严谨工整。这些约定俗成的书法的形体美、格式美、笔法美以及笔墨关系与技巧,都可以在陶瓷上表现出来。

三、书法艺术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一)陶瓷书法借助陶瓷的造型和材质美来体现

作品《四君子书法图》四个面都应用楷书书写了梅兰竹菊的诗词,配合淡雅的色调和题材,给人和谐的画面感。最后在下方题款、钤印,上下边配上雕刻影青图案。整幅作品高度和谐,内容与形式统一,把陶瓷造型和书法相结合的整体美充分展示出来。

(二)陶瓷书法装饰陶瓷

书法在陶瓷装饰中是主体,其他的装饰是一种辅助的表现,在书法和陶瓷艺术融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专业的陶瓷工艺技术。在陶瓷艺术的深入发展下,陶瓷加工设计领域出现了多个类型的加工艺术形式,比如雕刻、颜色釉、五彩、青花等,这些陶瓷艺术表现形式在书法领域也同样适用。

  陶瓷书法家会在设计的时候巧妙地使用这些工艺技术形式,由此将书法艺术和陶瓷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比如青花书法会体现出文化独有的创作风格,釉里红书法则会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意境,颜色釉书法会给人一种龙飞凤舞的笔墨感。

(三)借助书法弥补绘画的不足

陶瓷是立体的实物,特别是在陶瓷空白位置上使用国画会弥补陶瓷绘画设计的不足,从而发挥出书法和绘画布局的连续性。从加工设计角度来看,对于以图案形式为主要装饰的陶瓷,书法和纹样会交相混合在一起。比如康熙珐琅彩缠枝月季花纹碗,盛开的月季花心呈圆形,中间以红色书写篆书“万寿长春”等,使得陶瓷作品更加具备弦外之音的艺术特点。

(四)根据陶瓷器物使用功能来选择书法内容

陶瓷上所配的书法文字和器物的使用功能相配合,在书法的使用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酒具上会题写关于家乡、思念的诗词;在茶具上会题写有关审美意境的诗词;生活实用的陶瓷会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和诗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品赏陶瓷书法,不仅欣赏书法的表现形式,还会咏读书写的内容。书法和陶瓷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将二者恰当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将这两种艺术的精髓发挥到极致,为此,在陶瓷加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和应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