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 王 平/ 作
书画,是人类灵魂的滋补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喜欢或从事艺术的人,艺术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主体部分,从艺术中感悟生命,感受时空,感受生存的意义,他们以德立身,谦虚谨慎,明礼诚信,温文儒雅,力争一点一滴都为人榜样。
做事先做人,育人先育德,吴悦石大师为画界培养了很多德艺双馨的画家,王平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书画是一辈子的朝圣,王平先生一直在修炼,十年如一日的修炼,只为达到艺术至臻之境,完成自己灵魂的修炼。画品即人品,从事艺术的人都是一些追求纯粹的人,不偏激,不埋怨,努力把画画到极致,多一笔多余,少一笔不足,在波澜起伏的生命长河中,握一份知足,携一份懂得,淡墨诗情中修篱种菊之悠然,日出日落中茶香袅袅之恬淡,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坦然处世,给心灵一片净土,让画香四溢。
每一幅惊艳岁月的画,都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其中的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最懂,懂背后的艰辛,懂苦去甘来的漫长。
每一幅画,都有好的寓意,是一种期盼的向往,又是一种品格的表现,以画为志,不停地追逐,把画作为一种给岁月的给养,艺精则为志。
画艺精湛的过程,就是追求素简的过程,就像王平先生笔下的那朵白莲,遗世独立,纤尘不染,谦和高贵,虽然只有一种颜色,但颜色的深浅、浓淡,无不展现出诗意高洁的美。
普通的人,高尚的心,高尚的品格,正是这些无私的爱,无私的奉献,支撑着我们的世界。君子以厚德载物,他们的品格像灯塔一样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泱泱中华五千年的优良传统,以君子的厚德承载了这巍巍大山。
2008年汶川地震中,涌出一批可敬可爱之人,王平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情无边,爱无限,灾难面前,大爱无疆,他心系灾区,情牵汶川,拍卖了自己的画支援汶川。
现实生活中王平先生有着荷花一样的风格,默默无闻地作画,默默无闻地奉献。荷花一样的品质,梅花一样的暗香,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艺术是灵魂的滋补品,借物明志,改善心情,放松身心,看好的作品绝对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雅趣,愉悦身心。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画画,是艺术积累增益的过程,一生执着,素简的心态是为了作画的专注,是为了提高敏感度。

《梅鹊争春》 王 平/ 作
周敦颐《爱莲说》中有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谓借花喻人,以明其志的千古名句。荷花没有牡丹那么华丽高贵,也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没有梅花的顽强,没有水仙的朴实,在火炉一般的夏日里,只有荷花,顶着烈日怒放。而寒冷的冬日,也是荷花在水塘深藏着。
王平的《莲塘清韵》和《荷塘初雨》却将荷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荷花,亭亭玉立,低眉颔首却从不弯腰,散发着淡淡清香,荷叶紧贴水面却从不随波逐流。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从《梅鹊争春》《紫气东来》到《事事如意》,走过了四季,走过了春夏秋冬,无尽的写意,无限的祝福,一生的努力付出,让秋天硕果累累,满载而行。
一涯路程,不言苦痛,不问沧桑,责任和担当是一种选择,是一种人格的迸发,担当是社会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真正的艺术家都担负着哺育思想的责任,就像王平先生。愿其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漫漫人生路一路收获美好,一路芬芳。
生命在前行中顿悟,画魂在岁月中留香,画之魂,就是人之本,画之魂,就是人之品!

《紫气东来》 王 平/ 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