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龙得胜至今仍有很多人并不知其本名是王亚。就好比我本不姓林,叫了几十年,人们反倒记不起我的本名张德臣了。这其实也没什么遗憾的,名字不过是一个指代而已,关键是既为公职就要把工作做好,既为文人就要把学问做好,既为书家就要把字写好。做人、做事、做字都做得好,叫什么名字又有何妨?
好多年前,作为山西省书协副主席的王亚先生到寒舍看望我,聊天中流露出想作别公职,到文化部门做一个单纯的文人。我当时对其讲,为官与为学并不冲突,古代的文人几乎是同时为官的。繁务巨细可塑人心,庙堂筹策可拓胸襟,家国情怀可助诗文。也许是听了我的话,王亚终究没有弃政从文,但他骨子里毕竟还是一个文人,因此,政务之余总是喜欢读书、写字、作文,寄情书海,浪迹翰墨,文以悟性,字以抒怀。这一点和我倒是挺像的,都属于认真刻苦、专研务实的一类人。王亚向来不喜酒席宴请的应酬,能跳出俗世的浮躁,把闲暇的时光交给诗书经典,与古圣先贤往来神交,与哲思佳句怡然心契。他的作息极有规律,每日卯时即起,便以小楷写作,令岁月在翰墨间留痕。因此在开始每日的繁忙公务之前,他已经完成了一次文思的徜徉,走过了一段翰墨的修行。他是當今社会为数极少的以传统毛笔来进行日常工作与写作的人,王亚为人低调,与那些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文化官人”显然不同。
王亚学书少始于父,可谓师出家门;二十多岁后又蒙董寿平先生亲授,可谓师出名门。他初习颜柳,后着力于陆柬之《文赋》,上溯魏晋后,遍临历代名帖大碑,而于《兰亭》处用功尤勤。其人气质儒雅,心地宽厚,博闻强记,书如其人。他的书法集众所长而自具风貌;线质飘逸而绵里藏针;结体活泼而章法有度。小字典雅而宽博,大字灵动而安适。近岁,转习行草,用笔洒脱,气势遒健,不拘形态,唯求精神,能于天命之年,书风变革,再开新局,后浪前涌,可喜可贺也。
我一世钟情狂草,见有后来者,自当欣然加勉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