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点染翰墨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8169
磨墨山人

  

  

  

  观石云画作,可贵有三:

  一是用线。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毛笔的表现力代表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境界,国画的神采皆生于用笔。石云的用笔方法基本上继承了虚谷“重方而不求圆,重毛而不求光”的作风,将线条的浓淡、干湿、缓急、连断、刚柔等矛盾的两方面在同一幅画作中并用,不仅准确地刻画了花卉、果品、鸟虫等物象外貌,还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传达出生命的节奏。线条枯中涵润、笔断意连,运笔看似简单却又巧变锋驻,意韵无限,淋漓痛快的笔墨语言通彻画幅,变化中又不失协调、统一。

  二是用水。我们在看画的时候,为什么有的画“生动”?很关键的一点是笔墨“松动”。笔墨无水则不活,用笔用墨的关键是用水,水是中国画的灵魂。用不好水,韵无法产生。石涛说:“枯笔取气,湿笔取韵。”笔墨只有靠水的充分运用,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笔墨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得到的,它要在正确的方法下千锤百炼。石云注重传统,苦于修炼,进而驾驭笔墨,善于用水,所以下笔不妄,自有风神。

  三是于传统中立新。传统是中国画的根本,重传统首先是重视中国画笔墨。而传统是继承技法精髓,却不是全盘通用。艺术不能一味模仿,模仿只会流入表象,没有神韵,更易落入俗套。宋季韩拙在《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中曾云:“作者之病众矣,惟俗病最大。出于浅陋循卑,昧乎格法之大,动作无规,乱推取逸,强務古淡而枯燥,苟从巧密而缠缚。诈伪老笔,本非自然。”一个大画家要不断发展、超越传统、敢于突破,才能有所收获。石云学古人,学的是古人强调的要有“自我”,而不能模仿古人的某一种具体画法。画自我,则应画自己所观、自己所感,把笔下的山水、花草赋予自我的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洪少辉简介:

  洪少辉(石云),1969年生于广东揭西县,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06年作品入选广东省第六届美术书法作品展;2007年作品入选广东省书法篆刻作品展;2009年作品入选广东省岭南水城和美家园作品展;2011年作品入选笔参造化——广东省第六届中国画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