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昆明 650228)
1 关于中日敬语的先行研究
敬语是日语里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说是和世界上其他语言相区别的一个显著特征。汉语里也同样存在敬语。因为敬语的产生主要有两个背景,一是禁忌意识,一是封建社会的国家构造,而日本和中国都有这样的背景特征,所以,以中国和日本的敬语为对象进行的比较研究也为数不少。在众多的研究中,出现了以下比较研究的结果。(1)日语的敬语分为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和美化语,中国的敬语则只有尊敬语、谦让语和郑重语,敬语程度没有日本的发达;(2)日本的敬语本身还具有变化的可能性,而中国主要是靠固定词汇来表达敬语;(3)中国人在使用敬语的时候,比起内外关系,更加重视上下关系,日本则与之相反;(4)在权力关系层面上看,日语的敬语使用是相对的,而中国则是绝对的。
2 “御”字的起源
2.1 在中国的起源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4世纪,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字的记录中就出现了“御”这个汉字。此外,还在众多古籍中出现。
(1)腥燥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九江·涉江》御:献上。
(2)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御:抵抗。
(3)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御:率领。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御”字最开始使用的时候,大多作为动词使用,除了基本意义之后,也产生了很多衍生含义。但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封建制国家,“御”字不仅作为动词,也慢慢开始作为表示尊敬的“接头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如:御刀、御手、御本、御坐、御酒、御柳、御衣…
发音方面,主要发“yu”,但是也在某一历史时期存在了另外的上古音和中古音的发音,但是并没有传承保留下来。
2.2 在日本的起源
而在邻国日本,根据发音的不同,“御”字的源头也不尽相同。“御”字在日语里的发音主要有以下四种,「ご、ぎょ、お、み」。(1)「み」:出现最早,在《古世纪》(公元712年)的内容里就已经大量出现,从它跟大量日本固有发音在一起出现的情况来看,「み」应该属于和音。
例:御親(みおや)、御刀(みはかし)、御身(みほみま)、御馬(みま)、御雷(みかづち)…
(2)「ご」:根据《角川新字源》一书,「ご」属于吴音,通常以平假名形式书写,一般置于现代日语的前面,表示尊敬或者美化。
例:淡路の御(ご)の歌に劣れり。―『土佐日記』ご家族、ご健康、ご返事、ご予算、ご両親…
(3)「ぎょ」:属于汉音,经常用汉字“御”表示,一般接在古代日语词汇前面,表示敬意,作为接头词或者名词使用。
例:天皇の御世(ぎょせい)の歌。―『万葉集』御者(ぎゃしゃ)、御宇(ぎょう)、御宴(ぎょえ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御”在日本的历史起源,从发音上看,有以下特点:
(1)从时代性上来看,最早出现的发音是「み」(公元712年),然后是「ぎょ」(公元759年),其次是「ご」(公元935年),最后是「お」(公元1393-1573年间的室町时代);
(2)从书写上来看,「ぎょ」「み」主要以汉字的方式呈现,「ご」「お」主要以假名的方式呈现;
(3)「み」「お」属于和音,「ご」属于吴音,「ぎょ」属于汉音,在这四个发音里面,没有出现唐音;
(4)这三种发音,基本上是作为接头词使用,但是「ぎょ」比较特殊,更多情况是作为名词使用。
3 “御”字的基本用法
3.1 “御”在中文里的意思和熟语
表示驾驶车马的人: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表示具备抵抗外部的力量: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表示侧面: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表示陪伴:阙弟5人,御其母以从。——《书·五子之歌》
表示女史,妾的一种:王御不参一族。——《国语》
表示搭乘: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表示应用:不可以御蓬。——《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表示皇帝光临: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表示对帝王的行为或者所用物的敬称:出御便殿。——《明史》
“御”字相关熟语见表1。

表1 “御”字相关熟语
3.2 “御”在日语里的意思和熟语
「み」:表示皇室从属之物:こは神産巣日の神に御子。-「古事記」 表示郑重:御教。
美化语或为了调整语调:御雪、御山。
「ぎょ」:
表示服侍:侍御。表示处理政务的官员:伝御。
表示统治:御宇。
接在表示天子行为或者心情的词语后,表示尊敬:御衣をとりい出でて着せんとす。-「竹取物語」
表示驾驭马的技术:制御。表示防卫:防御。
「ご」:
接在汉字的名词前,表示尊敬:十二にてご元服したまふ。-「源氏物語」
接在表示自己行为的词语前,表示谦让:ご説明いたします。
接在表示人物的词语前表示尊敬:夕べ呼んだ花嫁ご。
「おほ」→「おほみ」→「おほむ」→「おほん」→「おん」→「お」
「おほ」本来主要表示“大的”的意思,主要表达对古代自然信仰的崇拜。后来,受到中国的影响变成专门表示敬意的接头词。
おほ海、おほ岩
上にさぶらふ御猫(おほむねこ)は…ー「枕草子」
小一条の左の大殿の御女(おんむすめ)におはしけると、…ー「枕草子」
“御”在日语里的熟 汇总见表2。

表2 “御”在日语里的熟語
4 结语
从中国以及日本的关于“御”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关于“御”字的使用历史,远远早于日本;发音上,日本的“御”字因为兼容并收了中国不同时代的发音以及沿袭了本国的发音,所以“御”字的发音多于中国;在两个国家,“御”字都基本作为接头词表示敬意;跟天子、皇室相关的熟语较多。因此,两国的“御”字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日本的“御”字无论是发音还是书写、使用都受到了中国的很大影响。不过,在中国,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使主要用于表达对皇族事物尊敬的该字的使用频率也逐渐降低,逐渐被其他汉字所取代。而在日本,进入近代社会后,“御”字作为普通的敬语、美化语被普遍使用开来,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依旧很高。
这也提醒我们,文字的研究不能仅仅立足于文字本身,应该跟历史、社会发展相结合,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文字的变迁与发展才是更为适用的当代社会的语言文字的研究方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