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的身上所有的是一种自然的狂野与魄力,那么海伦·凯勒身上所蕴藏的就是自然的坚韧与柔和。
海伦·凯勒出生于1880年6月27日的美国南部,以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及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度过了88个春秋,却有着87年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女子。88年中,有欢笑也有伤愁,有痛苦却也渗透着幸福。
为什么,这样一个既聋又哑,还失去光明的女子可以成为现在人们眼中伟大的海伦·凯勒呢?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一生共写下14部著作,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着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同时,是一个人成长与成熟的体现。海伦·凯勒的一生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这些阶段中海伦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人生之旅,塑造出一个鲜明的海伦·凯勒。
光明与声音的记忆
起初,海伦·凯勒的出生和其它家庭中的婴儿出生一样,充满着欢声笑语。人们庆祝着祝福着。父母长辈们为孩子的名字而争吵不休,最后兴奋的父亲竟在前往教会的途中把原先起好的名字给忘了。“当牧师问起‘这个婴儿叫什么名字’时,紧张兴奋的父亲一时之间说出了‘海伦。亚当斯’这个名字”。
于是,小海伦在她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里开始了生命之旅。“小屋被葡萄、爬藤蔷薇和金银花遮盖着,从园子里看去,像是一座用树枝搭成的凉亭”,种着紫罗兰和百合花的庭园里散溢着芳香。海伦感叹那种会发出阵阵甜丝丝的气味的罕见的叫做蝴蝶荷的花,“上帝花园里的曝光兰,也不过如此吧”。
这就是生命之初,海伦对光与声音的记忆。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在拥有了19个月的光明与声音之后,突然的高烧不退让这个原本沉浸在喜悦中的家庭手忙脚乱。医生们宣布无法挽救了。但在一个清晨,高烧像奇迹般地退去了。只是,上帝取走了海伦的视力和听力。
家人说,海伦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不服输的个性,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个性十分倔强,常常想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海伦6个月时就能发出“茶”和“你好”的声音,甚至在1岁前就学会“水”这个字;海伦周岁时就会走路了,摇摇摆摆地踩踏自己的影子。也许,正是这些从小就表现出来的坚强与韧劲致使她在之后没有给困难击倒。
还有一个巧合或许我们可以在这里提一提,那就是海轮的祖先竟然是聋哑教育专家。谁了得到,他竟然会有一个像海伦这样又盲又聋又哑的后人呢?这兴许就是上帝特有的安排。
童年记忆
所谓的童年记忆,对海伦·凯勒来说恐怕是黑暗与冷清的。她有两个朝夕相处的伙伴,一个是厨师的女儿玛莎。华盛顿,另一个是一只名叫贝利的老猎狗。最初,小海伦通过做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愿,身边的人也大多能够了解她的意思。但有一天,小海伦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别人都是用嘴交流,而不像她一样用手比划。小海伦用手触摸他们蠕动的双唇,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明白他们的意思;她疯狂地摆动四肢、蠕动嘴唇,可别人也无法理解她的意思。这让小海伦十分地恼火。她的脾气开始变得糟糕,总是又踢又叫,直到筋疲力尽为止。
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然而,仅仅是几种单调的手势根本无法满足她。每次手语无法让他人了解她的意思时,她都要大发脾气。这种心情压制在心中,如烈火焚烧,所以只好疯狂地踢打、哭闹,在地上翻滚、吼叫,直到精疲力竭。在外人眼里,她是个调皮、任性,爱恶作剧的捣蛋的孩子。可是,除了父母,又有谁能够了解积压在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的伤痛与悲愤呢?
是的,现在可能没有,但很快就会有这样一个人出现。一个开启她生命的人,从黑暗走向光明,由孤独到充满温情,引领年仅6岁的海伦·凯勒展开新一页的人生。
这个人就是安妮·沙利文。
张开心灵的眼睛
柏金斯学校是一个为盲、聋、哑人孜孜不倦工作的地方。安妮·沙利文就来自那里,她是柏金斯学校为海伦·凯勒物色的一位启蒙教师。
1887年3月3日,老师安妮·沙利文的到来开始改变海伦·凯勒的人生,海伦称她为“再塑生命的人”,“她减轻了我心中的负担,并打开我心中的眼睛,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沙利文小姐给了海伦一个母亲般的拥抱;在手指游戏中让海伦领会到语言文字的奥秘。在沙利文小姐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流淌的水下的时候,她明白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她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又奇妙的东西。
与其说水唤醒了海伦的灵魂,给与她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不如说是沙利文小姐给与的。回想此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无止尽的愤怒、苦恼,没有爱。在一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怎么会有温柔和同情?海伦曾经问:爱是什么?沙利文小姐说,爱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受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使多么高兴。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乐。是的,安妮·沙利文就是这样像对正常地孩子一样对待海伦,给与她无限的爱。这爱,融化了曾占据在海伦内心的冰山,化成冰凉的溪水掠过小海伦的心头,滋润着她的心灵。
1890年,海伦开始跟随霍勒斯学校的校长富勒小姐学习说话。她在11堂课里学习了基本语音,之后,借着沙利文老师的天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神速地学会了自然的语言。仍然是沙利文,在海伦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和视听正常的女孩在一起学习的时候,为海伦翻译老师上课所教授的内容,把书本中的要点内容写到海伦手上,帮助她把没有凸字的笔记和课本反复阅读。虽然学校也有派一名学过手语的老师来减轻沙利文老师的负担,“可惜的是,能使辛苦的工作变成快乐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安妮·沙利文。于是,在安妮·沙利文无限的耐心和学校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凭借着自己对大学的向往与执著,终于在1900年正式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开始她的大学生活。
在大学里,海伦·凯勒开始接触到更多的智者,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当然,她的身边依然却不了安妮·沙利文的身影。甚至于在海伦的大学毕业典礼上,有学生对于没有给沙利文老师颁发学位而打抱不平。可谁又知道,安妮·沙利文本人自小的视力非常差,在担任海伦的家庭教师时,也只能看到些许光线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将海伦·凯勒从黑暗中带出,使她有了今后的成就。
走出黑暗与寂静
进入大学,虽然不是海伦·凯勒的转折时期,但是可以说,在德克利夫学院里,海伦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别人没有学到的关于思考。在四年的大学时期中,有着比中学时期更加多的困难要克服。“在教室里,单独一个人,教授好象要不可及”,沙利文尽可能将教授讲课的内容拼写在她的手上。“然而在匆忙之中,讲课人的个性特点却丧失殆尽”。海伦·凯勒必须牺牲自己玩乐的时间花更多的时间在那些没有盲文的书本上。
而在这些时间里,海伦还遇到了许多知名的智者。他们身份各异,有讲师,有科学家,有作家还有商人。但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智者,是生活上的智者,他们让海伦受益匪浅,让她成长。从小认识的布鲁斯主教,告诉海伦,世界上有很多种宗教,但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宗教,那就是爱的宗教;奥利菲。温德尔。霍姆斯——一个会为了澎湃的诗歌而流泪的诗人;致力于科学发明的贝尔;美国文学的一代大师马克·吐温……他们给与海伦的思想上的启示对她今后人生的选择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日后的海伦和沙利文,过着拮据的生活开始四处进行慈善演讲。邀请她们去演讲的有城市里的学校、妇女团体,也有乡村和矿区的组织,有时也到工业都市区对劳工团体演讲。在这些对不同阶级的演讲与接触中,海伦发现自己过去的想法过于天真了。海伦和沙利文都是坚决的反战者。在一战爆发时期,她们减少了各地的演讲,但一心担心着各地受战火煎熬的人们。
有句俗话说:年过40岁的人,所有的事情大半都已经经历过,再不会有什么值得喜悦的事情了。然而,幸运的是,在海伦·凯勒40岁的时候,连续发生了好几件令她感到意外、值得喜悦的事。第一,是美国盲人事业家协会的创立;另一件是海伦和沙利文发起的募捐运动,得到许多人的大力支持,成果辉煌;第三件喜事是由于美国盲人事业家协会的成立,使得原本百家争鸣的盲文得以统一。不仅如此,第一座国立盲人图书馆成立了,政府还拨出一大笔经费来出版盲文书籍。紧接着各州的红十会也成立附属盲文机构,专门负责把书翻译成盲文。其后,又为那些在一战中不幸失明的战士们掀起争取福利的运动。如此一来,海伦和沙利文一直所作的慈善活动及演讲有了回报,她们长久以来的愿望一一实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如果,由于某种奇迹,我可以睁眼看三天,紧跟着回到黑暗中去,我将会把这段时间分成三部分。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第二天,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
第三天,我将游览这个城市。
海伦·凯勒的一生只拥有过19个月的光明,却做出了比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光明之下的人更大的成就。四肢健全的人,可能难以体验残疾的痛苦;正如和平年代的某些人,居然然希望有战争刺激一样。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当所有的假设变成现实时,一切已为时太晚。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爱和勇气都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人们常常做这样的梦,如果生命即将结束时你将如何度过,正如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假设。曾经,我没有答案,而现在,我有了我自己的答案。那么,你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