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要]古代汉语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寻求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将结合案例,探究探究式教学法、激趣式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联想式教学法、辅助式教学法在古代汉语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及其作用。
[关 ?键 ?词]古代汉语;教学方法;课堂;实施及其作用
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有深厚的古代汉语学科知识。而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汉语,它承载着传承、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古代汉语课程虽然极其重要,但是这门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教师方面,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大部分高校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基本上是 “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格局。
其二是学生方面,当今社会,专业的热门与否、课程的重视程度与经济效益是否直接挂钩,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兴趣。有学生认为现在不说文言,毕业后接触的古代汉语又少,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大部分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兴趣不浓,加之古代汉语课程生涩枯燥,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此,寻求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做中学”“发现法”,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知识的一种方法。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围绕问题,对研究的问题敢于质疑,然后研究问题的属性,从而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找出规律。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例如:教学诗律章节时,五言律诗“平起平收式”的标准句式:
首联: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颔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颈联: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尾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教师让学生标出王维《山居秋暝》 的平仄,然后设计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王维《山居秋暝》的平仄与平起平收式的标准句式不一样。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质疑。同学们纷纷发出疑义:“难道这首诗不是标准的格律诗?”“王維把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律用错了?”“难道是我们不能用普通话声调划分古音的平仄?”……此时我首先肯定学生善于观察、用心思考的好习惯,同时鼓励再找出类似的例子。“《送张祥之房陵》:我家南渡头(仄平平仄平)。”“《渡荆门送别 》:仍怜故乡水(平平仄平仄)。”等等。经过探究过程,学生把自己的实验过程或者查阅的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学习方法架构。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 激趣式教学法
兴趣是影响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古代汉语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难做到乐于学习。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使用激趣式教学法,让学生对某一枯燥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且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如在教学古代婚俗章节时,教师先让学生归纳出古代的六道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学生明白古代的六道手续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现在的婚俗有没有手续,有几道手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家乡的一些婚俗。此时我顺势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家乡婚俗与古代婚俗的异同,并写一篇小论文。平时同学们最怕写作方面的作业,因为此方法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有内容可以写,20分钟的时间有同学写了1000多字。激趣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枯燥的古代汉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三、比较式教学法
比较式教学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比较式教学法是老师们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古代语言现象丰富多彩,一些语言表面是相同或相近的,稍不注意,就会进入认识误区。比较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努力寻找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之间最佳的结合点,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善于将各种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生活情景中的直接经验,并善于使学生将直接经验与所学的知识结合,力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教学古书用字章节时让学生把古今字和异体字进行比较,从定义、时间两个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又如讲诗律时,让学生把古体诗和近体诗进行比较,从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五个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再如讲人称代词章节时,让学生把古代人称代词和现代人称代词进行比较,从数量、性、单复数、第三人称四个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比较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发现其中细微的差别,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
四、联想式教学法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具体地说,是借助想象,把形似的、相连的、相对的、相关的或某一点上有相通之处的事物,选取其沟通点加以联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某个语言事实激发学生的联想。如教学同源词章节时,教师可以使用接近联想法,出示辰、唇、震、振、娠,先让学生查出“辰”在《说文解字》的词义,然后根据同源词具有同一字孳生的一组字声符相同,具有共同意义的特点,联想其他五个字的意义。这种联想法是根据有些字词有相近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方法。它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记忆一些相近的知识点。再如教学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章节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我”“莫”“然”“次”等字的甲骨文体,让学生借助形象思维联想出这些字的本义。形象联想既有利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加深记忆。
联想式教学法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联想,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辅助式教学法
此处的辅助式教学法主要指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引入教学,为教师提供一种新式的教学辅助工具,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康素娟在《大学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中说:“实现电化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新形势下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古代汉语距离今天的社會生活比较遥远,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感到陌生,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中适度地配以电化教学,以电子课件的形式将直观的效果展示出来,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能将距离今天社会生活遥远的古代汉语内容以电子课件形式展示在学生眼前,创设好情景体验,声、光、色一体的效果更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礼俗章节时,教师把古代的冠礼用十张有声电子图片展示出来,通过欣赏图片同学们就掌握了古代贵族男子、女子加冠的年龄、程序及其作用。又如讲宫室、车马、衣饰章节时让学生欣赏二十张电子图片,然后再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宫室内部空间分为哪三部分?2.古代乘车的尊卑顺序是什么?3.古代的衣饰又有哪些?同学们欣赏完图片后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倘若不使用电子课件的形式,学生很难从文字上理解上述问题。第二,可以缩短板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接触新的知识。如在教学汉字形体演变时,要在黑板上写出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很浪费时间,如果用电子课件将这些形体展示出来就能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故此,利用辅助式教学手段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古代汉语教学中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现代高科技社会中古代汉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好的教学方法是改变古代汉语教学现状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提高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不一定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形成相互补充的作用,使古代汉语课堂既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黄雪梅.关于联想式对外汉字教学法的构想[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9).
[3] 宫曦.解析高中语文比较式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01(3).
[4]康素娟.大学《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安社会科学, 2010(4).
[5]程淑萍.高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作者简介:龚梅(1979—),女,贵州凯里人,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