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0624
王敏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育与情感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合情感教育,有利于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教师需要有目的、有技巧、有步骤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讨情感教育的融合渗透方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奠定良好基础。

  [关 键 词]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078-01

  很多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缺乏兴趣,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枯燥无味,不少学习任务都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教师侧重于对知识理论的传授,但是对于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变化关注不足,这就会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机械沉闷,缺乏课堂活力,进而造成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一、深挖教材,从教学素材中发掘情感因素

  (一)从教材中发掘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契机

  在當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教育因素,这一先天优势为情感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关心集体、关爱他人、社会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孝文化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团结合作、创新求是教育等,这些内容都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素材,能够使教师获得更多开展情感教育的契机。

  (二)情感教育要符合学生特点,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

  教师挖掘了教学素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后,就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行为特点以及接受能力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情感教育中做到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情感教育并不是以文字或者语言等直观形式展示的,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融情”与“移情”技巧,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更多的情感色彩,进而带领学生去体会、去揣摩,在情感的渗透中鼓励学生去感受和表达,从而实现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外显作用。

  二、创设情感教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氛围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带动作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情绪,要亲切和蔼、面带笑容,使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会在教师情绪的感染下转变心境和学习态度,以积极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课堂学习中。

  (二)关注学生心理特点,丰富情感教育形式

  教师需要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学习成效有客观了解。首先,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侧重于理论的讲解和灌输,学生对抽象枯燥的理论观点接受能力较差。再加上当前社会思潮复杂多样,学生会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接受度。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情感教育的强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营造更浓厚的情感教学引导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获得共鸣。在教育形式上要灵活多样化,通过网络多媒体丰富情感教育形式,同时通过朗诵、短剧表演、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以此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的行为习惯,强化学生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具象化、实践化。

  (三)为学生创设更生动的情感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的一项重要元素,情感教育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生动的“沉浸感”,进而产生强烈共鸣。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加强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

  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公民意识的培养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公民视角,能够以国家视角看到社会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教师不但要讲解公民教育理论,更需要将这些知识内容与情感教育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更多地体会公民生活,进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主动遵守各项社会公德。

  (二)开设感恩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有利于形成道德引领作用,学生在感恩的过程中学会感受关怀、关心他人,能够对外界情感给予及时反馈,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和责任感。在感恩驱动下,学生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有所回馈、有所付出,进而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和谐、更友好的成长环境。

  寓情于教,以情树德。情感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感知能力的基础要素。通过情感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使学生在情感教育中有更多收获,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J]. 考试周刊,2017(86).

  [2]张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教育法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82).

  [3]马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分析与阐述[J].天天爱科学,2016(18).

  [4]陈彩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心理教育的渗透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8).

  [5]蔡世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 新校园(中旬),2017(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