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挥洒画笔寄乡情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3491
陕南瘦竹

  挥洒画笔寄乡情

  陕南瘦竹

  

  《树茂逢春》 李红林/作

  一幅幅记录农家生活的小场景,修筑在大山、小溪旁的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带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民居小屋;那自由自在流淌在崇山峻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雪色瀑布;那气吞山河、汹涌澎湃、滚滚向前、奔腾而去的江水;那星罗棋布,阡陌纵横,金浪翻滚的田亩;那江水淼淼,千帆竞渡,江山如画的旖旎风景……这是青年画家李红林用画笔给予家乡的一种厚爱。

  青年画家李红林用他饱满深沉的情愫,用他酣畅淋漓的笔墨,为我们描述了那熟悉不过的,安放我们自由、幸福、快乐童年的乡村场景,乡村生活。叫人不由得追忆乡村,缅怀乡村,一种恍然间又和逝去的娘亲相聚的场景油然而生。观赏此情此景,我的眼眶由不得又一次泛起潮水。李红林是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是一个吃农家五谷杂粮长大的孩子,是通过自己艰辛努力,顽强拼搏,生活上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而进入大学堂的大学生。因此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留下他清贫且快乐的童年烙印。他热爱那方水土,热爱那里的父老乡亲。熟悉那里的四季山水变换,山涧溪水的涨落。因此,他笔下的艺术作品总是那么自然,朴素,粗犷,率真。他笔下的山水,就像照相机拍摄下的一幅幅照片,通过他详略得当、恰到好处的剪辑,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变成了清朗、辽阔、质朴、大气磅礴的山水作品。就充满着无限深情,能够让欣赏画作的每一个热爱家乡的赤子产生强烈的共鸣。那种浓郁的乡土乡情逐渐拉近了我们与年轻画家的距离,似乎我们虽未蒙面, 却因为画家笔下绘就的一幅幅故乡山水,让我们心灵相通,神交已久。这就是八零后画家李红林的山水画作,所传递给我们的艺术魔力!

  

  《笔耕千年万亩田》 李红林/作

  有前人总结,一切艺术作品的诞生,都与生活息息相关,都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舞台。显然,青年画家李红林是深悟其中道理精髓的。因此,他用他手里灵巧的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乡土乡情永远无法忘怀的那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乡恋情节!他笔下的作品不做作,不脂粉,不匠气。仿佛应了宋朝诗人苏东坡的那句诗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或许是对年轻画家作品的浅显诠释吧!

  李红林还很年轻,年轻就是本钱。他的绘画风格还有待循序渐进,一步步抵达艺术创作的佳境,我们衷心期盼青年画家李红林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创作出更加著名的艺术珍品,为弘扬中华国画艺术留下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

  

  李红林简介:

  李红林,号石屏山人,1982年出生云南红河石屏一个偏远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家里,靠读书走出了大山,2006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在校期间主修国画专业。师从孙建东教授、张志平教授、陈鸿翎教授、杨为民教授等,毕业后拜云南著名画家刘晓为师继续学画;现为五华区美术书画家协会理事,职业国画家,“红林艺术公益行”发起人。

  李红林师从众多全国名家,他的创作博采众家之长,作品所表现的红土地和梯田既有名家的影子,又透露出一位寄情以家乡广袤沃土的男儿之情。其创作风格即传统又创新,他不仅把握时代审美的脉搏,更注重艺术品位和作品丰富的传统内涵。他巧妙地把农耕文化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笔下呈现出的山岭、雨雾、梯田、春华秋实,自然更迭都是那么的朴素和真实,从他的画中能够嗅到一种来自大地和田园的气息,平实中蕴含的浓厚文化底蕴,令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