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隐士自风流
赵 阳

《幽谷鸣禽》洪 森/作
认识洪森是因为小城有个红森公司。那时候刚调进小城,因为工作,隔三岔五的,需要弄个项目策划书什么的。这些报到上面立项的东西,封面设计排版装订很关键。同事知我“新来乍到,摸不到锅灶”,推荐我找这家公司。一打听,都说红森是小城里的行业龙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从老州署的涵洞穿过去,沿着笔直的照壁巷前行,很容易找到了目的地。吉人天相,一顺百顺,老板洪森正在店内。谈了合作意向,洪总一口答应。我不放心,想就具体事项提提要求,毕竟初次见面,“先小人,后君子”为妥。洪总是谁?生意场上阅人无数,一眼看穿我的心思,手一挥,爽快地说:“你放心,文本做得不满意分文不取,还认损失!”
看着店里忙忙碌碌的热闹景象,再望一眼旁边几家广告公司的门可罗雀,我不得不承认“店大欺客”的现实。
从那时起,我的工作几次变动,单位换了又换,但所有需要合作的相关项目,基本上都找这家公司。不图别的,就为省心、放心、安心。
如果与洪森的交集只限于工作上的往来,也不至于今天心血来潮,萌动为他写上一笔的念头。因为爱好文艺,我到小城工作不久,就成了各种文化活动的热心参与者。一日,书画家举办笔会,我也过去看热闹。这样的场合,真正的大家基本上是不动笔的,应景的都是些入门不久的青瓜嫩枣,老师辈的在旁指点一二,然后涂上两笔,签上名算合作的作品,交给埋单的一方完事。当然,这里面也有滥竽充数的,没有达到师字辈却愣装人物,端着个架子三请五邀也不愿开笔。那天我到得较迟,笔会已近尾声,该动笔的基本上已经结束,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喝茶聊天。案几上,只有洪森一个人在默默地作画:先是画上一对眼睛,然后是鼻子、嘴巴、耳朵,再就是头颅、体廓、尾巴——一只猫咪憨态可掬呼之欲出!原来洪总不光生意做得好,还会画画!
旁边的人说:“你不知道,洪总是先当美术家,后成企业家的。‘寿州猫王’,说的就是他!”
这让我对洪森刮目相看。
令我敬佩的是洪森作画的一丝不苟。别人已张罗着到餐厅就餐,洪森还伏在案上继续猫与景的搭配。有人貌似不耐烦了,说:“好了好了,签上名就行了!”洪森头也不抬,边画边说:“不能糊弄!不能糊弄!”一边说,一边抬起身子,端详了一番画作,又在猫的旁边补上两只蹁跹飞舞的蝴蝶,画面一下活了起来,旁边的人纷纷叫好。洪森这才在画上题名“戏蝶”,并落上自己的艺名“三木”,盖了印,拱手对众人说:“献丑!耽误大家时间了!”
主办方欣然接过作品,连连道谢。
事后我问:“很多画家图懒省事,都是写上几个字应付了事,为什么你要那么认真?”洪森则很严肃地说:“画画,跟做人一样,马虎不得。守不住底线,伤的是自己名声。名声坏了,什么都就没了。”
从那时起,我对洪森的画艺关注起来。原来,洪森自幼受母亲影响,酷爱绘画、书法,勤学不辍,无论是年青务农时的闲暇,还是经商时繁忙中的偷闲,总是不忘自己所爱好的画艺。虽无师可投无资料可借鉴,从小人书到各种书刊,凡能依样照画的,都成了他笔下创作的源泉。进城创办公司后,虽奔波于客户与业务之间,但他仍不舍丢下手中的笔。仅半年时间,小城的书画名家朱宝善、张君法等先生先后发现了他,常授笔墨技艺,在绘画上给予悉心点拨和扶佑。这就是小城的魅力,贩夫走卒、家庭主妇说不定就是饱学鸿儒,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画之乡”的金字招牌,不是一朝两代就能沉淀擦亮的。数十年来,洪森耐住心神,广涉山水、人物和花鸟,博采众长,逐显气候,形成自己的画风。他的画,讲究意蕴和情趣,追求精神和内涵。圈内戏称为“寿州猫王”,笔下的动物以画猫见长。画画最怕“画虎不成反类犬”,画猫最怕把猫眼画成了虎眼。猫眼温和,虎眼威严。洪森笔下的猫,活泼精灵,人见人爱。它们或观花、或捕蝶、或嬉耍、或逗乐,眼中满是新鲜、好奇、惊喜、犹疑,生动传神,稚气顽淘,既充满童趣又耐人寻味。他笔下的荷花、金鱼、雏鸡、小鸟、野兔等,也都是意趣万千,颇具特色。他以小城民俗民风为基础的民俗画,画面温暖动人,意趣横生,如诗如梦。洪森的作品,构图简洁,动静益彰,气韵生动,充满诗情。观洪森的画,总让我想起儿时的天真无邪,嗅到乡野泥土的芳香,体会到古拙浑朴的风味,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谐。

《日暮归禽》洪 森/作
对于品画我是门外汉,只能是“外行看热闹”。但我一贯坚信“字如其人”“画品即人品”。洪森在圈内通称“猫哥”,凡遇到他能帮忙办的事情找他,总是能够有求必应。小城文人的林子虽然不大,但鸟类齐全,恃才傲物者有之,眼高手低者有之,只当评论家不当运动员的更多。洪森虽为公司经理,但对文化界的事情,总是亲力亲为,从胸牌席卡制作到会场布置,文件袋装投,洪森自始至终,从不放手。他总是说,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别人代替不了。人手不够,就让公司员工把其他事情放下,随时派来协助;车辆不够,就把公司的车辆开来。只要是圈内的正事,从来没见过洪森提什么条件,说什么价钱,乐此不疲。这样的人,每个地方、每个集团都有,他们才是地方或集团的脊梁。古道热肠、热爱文化事业发展的人,人品自然不会差到哪里。
但人品好也不能说画品就好。画品需要画家对社会充分实践、对生活深刻感悟,从而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凝入笔端,转化为人画合一、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作品。做不到这一点,只能算一个“画匠”。小城写字作画的人很多,但能懂这个道理的人却无几人,热衷于“回”字几种写法不能自拔。文人历来清高,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但如果让其经商做买卖,很多人肯定是一脸的不屑和嗤之以鼻,觉得俗了自己的品位和理想。洪森却在憨实中有自己的想法,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认认真真作画,从做事中修炼做人的品格,积攒作画的功力,功到自然成,身上多了朴实沉静,画上多了雅致精细。了解洪森的人品后,再来看他的画,就能理解为什么里面绝无浮躁之气,感受到的是心灵的宁静和洒脱了。

《暖阳》(右图)洪 森 /作
然而,洪森没有满足,他常说,钟爱一生的绘画如同自己的爱人,共同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金钱、地位永远是身外之物,唯有追求自己的艺术品格才是终生所愿。近期,洪森请人管理公司,自己独身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进修,这在小城又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褒者有之,讥讽者有之,疑惑者有之。近年来,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名校和高研班进修的人很多,但两三年回来后,仍是故人依然。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到外面进修只不过是镀镀金而已,不会有什么收获的。洪森,在北京进修半年时间,脚踏实地,虚心求学,结业后就被聘为助教班主任了。洪森,是个务实的人,在哪生活处事都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在北京的一年多时间里,画艺提高很快,作品屡屡由中国美协举办的国展中入选获奖。现在不但在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当助教,授艺于清华,还被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聘为讲师。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北京这个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他能够立稳脚跟,更上一层楼,相信他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古城寿县南端有座名叫隐贤的古镇,因唐代贤士董召南来此隐居而得名。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归隐山林与山水融为一体,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莫不动心。在纸醉金迷百绿千红的当今世界,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还有何地能像古隐贤一样提供一处精神上的避难所,帮助我们远离世俗,去过一种出世的生活?不能“出世”,那就顺其自然地“入世”, 大隐于市,既拥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散淡,做一个个性舒展的“精神贵族”;又不被世事摒弃,具备足够的社交能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自己能在感兴趣的领域中纵横捭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算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我觉得,洪森就是这样一个人。

洪 森简介:
洪森,别署三木、寿州三木、艺田耕夫。安徽省寿县人。自幼酷爱绘画,曾受教于安徽黄山书画院,于张建中、郭公达、周彬、郑若泉诸先生学习山水、花鸟。数十载商海之余,勤学不辍,博学诸家,山水、人物、花鸟、小动物画、书法皆有建树,作品数十余次参加全国各类书画展并被收藏。
2014年研修于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李志向主题性花鸟专项研修班。
现为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李志向专项研修班助教班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助教。中国花鸟画主题性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