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逆境中生长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3983
张 广

  在逆境中生长

  张 广

  都说“声音洪亮,笑声爽朗”是自信的表现,那张元庆绝对属于这一群人。毫不夸张地说,要是碰到什么激动人心的事情,站在院子里你也能感受到喜庆。当然,她从不缺乏自信,带领着年轻的团队在科学的道路上翻山越岭,阔步向前。

  一切都是刚刚起步。工作是新调任的,从北京回来山西,虽说是回到了家乡,但是所接触的人和环境都是陌生的。实验室的房子也是别的单位刚刚腾出来,都来不及粉刷一下,就匆匆搬了进来。实验室这个被科技工作者视为沃土的地方,有待建设,他们的建设是从房子、桌子、凳子开始的……这就是张元庆回到家乡遇到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博士毕业,学习成绩优秀,在北京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或许没有难度,为何要面对这样的困难呢?失落是有的,但是不能消沉,甩开膀子干才是最重要的。

  

  张元庆与工作团队(部分)合影

  

  张元庆为领导介绍实验成果

  当我迈进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时候,已经看不出她口中所说的那些,虽然楼层显得旧一些,但是所需要的设备一应俱全,每个人都在忙乎着自己的事情。就是在这栋陈旧的小楼中,饱含着张元庆和她的团队中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热情,以及不俗的成绩。

  我们进来的时候,她正在和团队的人讨论着什么,听她说话的语速和说话的方式,我就知道,她是和时间赛跑的人。虽然已经怀孕七个多月,走起来都很费劲了,但是她却还坚持工作,还声称要干到九个月的时候。一个工作狂的形象在我脑海里不断地重复着。

  张远庆是喜欢她的工作的,所以才能敢于不怕脏、不怕累,经常与牛羊打交道。做实验的时候,很多年轻人感觉恶心,不能顺利地往下进行。所以做实验的时候,她总是挑选负责最脏的环节。到实验基地或者是饲养户中走访的时候,都要到牛圈去查看,张庆元从来眉头都不皱一下。所以很多考察现场的合影,全是她与一群男同志。她在工作领域显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女汉子”。她喜欢自己的工作,因此就不在乎其他的东西,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实单纯这一点,就够很多人羡慕了。喜欢一件事情,奋不顾身,很平常。但是让这件事情充满每一天,这是何等幸福。

  

  张元庆讲授《肉牛饲料与饲养基础》

  即使经历了很多辛酸、很多艰辛,张庆元还是很感恩,感恩领导的支持与理解,感恩爱人的鼎力相助,也感恩同事的全力以赴,唯独将自己的努力却一带而过。她没有介绍怎样从一个新进部门的同时一举跃升为副所长,也没有介绍怎样的成绩让她频频受到表彰,我们只能在她的简历中了解一下。但是我们一定能够想象得到,她怎样的付出才能换来眼前的一切。这是我眼前出现了她先前描述的一切,那个对一切陌生的姑娘,到如今的独当一面,其中的辛劳与坚守铸就了成长。

  她是从年轻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以她明白这一路的艰辛。所以当这些新人带着青涩来到这个团体的时候,她总是认真地指导着、关怀着,让他们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少一点点颠簸,多一点点顺畅,哪怕一点点也好。所以有好的课题、好的机会,她总是让这些新人参与,哪怕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至少让他们经历,只有不断地经历才能成长起来。所以,她带领的团队虽然年轻人居多,干劲十足,就是专业的发展,也一点都不落后。她的感恩之心幻化成团队的凝聚力,幻化成团队文化,更幻化为她的人格魅力。而这魅力成了团队文化形成的源头。

  心存感恩之人,才能让路越来越宽。所以在这些不经意间,想法越来越多,人手越来越多,机会也越来越多,荣誉和表彰接踵而至。别看年龄还不大,却让别人刮目相看。谁说起来,都是赞不绝口。现在她带领的这个团队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有外省的人来考察学习,这个地方就是理想的去处:条件艰苦,但成绩斐然。可以说是在逆境中生长。

  

  张元庆为养牛专业户讲授相关知识(右图)

  临近结束采访的时候,我脑海中有一个想法,或者说这种逆境中的生长,得益于洪亮的嗓音,得益于她爽朗的笑声,得益于她的自信。

  

  张元庆简介:

  张元庆,女,1979年7月生,山西省平遥县人,博士,副研究员,副所长,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生导师,党员,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牛高产低排营养调控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带头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学委会委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学委会委员,《中国畜牧杂志》审稿专家。曾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动物与家禽学院以及美国农业部进行访问学习。现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向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调控和秸秆资源饲用化利用技术研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