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灵雅逸写人生
崔文川
多年前认识田江时,他好像刚从西安美院毕业,没有画画而是在做文物修复之事。他的父辈就是此间的专家,陕西又是文物大省,他利用美院所学知识继承父辈的事业也是顺理成章的。那天我们聊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他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样子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再次见他的时候好像是在长安滈河边御秀园林的一座小楼里,一个朋友的工作室。朋友画画,他修他的文物,闲暇时他也会画上几笔,说是练练手。他为人真诚,处世恬淡,虽寓居在城市近郊的河边,但少交往应酬,像深居山林,这样的日子过得闲适而有诗意。
几年前,我去长安青年才俊阿愚的画室吃茶,意外地又见田江,这时的他已按捺不住对画画的热情,重拾画笔在阿愚兄的指导下开始全身心地创作起来。虽然重提画笔不久,但他蕴藏于心的古典情结,是他创作中的巨大能量,他往往以古代的文人、仕女、志士、仁人、义侠作为表现的对象,以他们富有诗意的日常生活来组织画面,从中阐释一种超尘脱俗、儒雅高拔的胸襟和气度,创作了一批还略显稚嫩的新文人画。
关于“新文人画”的解读由来已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头来似乎也没有准确的定义。有人认为“新文人画”说辞定位不准,提法有些牵强,其实作何评论都无足轻重,一些画家仍潜心于“新文人画”路子,“玩”自己的水墨,自成一派,人数渐多,用他们的话说:“贴什么标签,不重要,重要的是骨子里要有那么一点文人情怀,有那么一点书卷气,画作要有品,能养眼养心。”对这些话,我似懂非懂,但却实在喜欢这些被称为“新文人画”的作品。傅抱石先生曾说:“我常喜欢用人们唾弃的‘文’‘人’‘画’三个字来代表中国画的三原则,即:‘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格,‘画’家的技巧。这番谈话,对“文人画”作出了内涵清晰的演绎。尽管好些年来对“文人画”孰是孰非的争论已久,但似乎却没有影响到“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始终有着发展的空间,这无疑又是令人欣喜的事!

《梅开五福》(右图)田 江/作

对田江的作品,我无法用过多的文字描述,因为他的作品极富人情、人性与哲理,通俗易懂。特别是画上有的题辞更是充满了书香与夸张的文化意趣。既显得亲切活泼,又耐人寻味。有些作品,初看平平,细看却气象万千。他的作品概括起来是人物造型洗练,色彩淡雅,用笔简约,构图虚实相生,浑然天成。特别是落款,更是别具一格,极富装饰韵味的金农体又与画面环环相扣,意味无穷。正是这些创作要素,不仅使他的作品与众不同,也成为他个人风格鲜明的例证。看得出,画家不仅在文学上下了不少工夫,在吸收古代文物艺术的精华上更有了新的发现。

《寻梅》(左图)田 江/作

《又见花开》(右图)田 江/作
前些时田江来我书坊聊天,他带来的一批近作让我眼前一亮:林逋林和靖的梅妻鹤子。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记载有: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作为文化典故,宋代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后作为成语和典故,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多少年来,林和靖那种飘洒自然的魏晋文士风度,激发了不少丹青妙手为其造像传神的创作欲望。
纵观田江这批作品,设色淡雅清丽,布局严谨和谐,意境清峻空灵,给人以清新朴实的感受,同时也显露出十足的书卷味。他将林逋安排在宁静而淡雅的环境中,用精妙的技法将其神韵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听到那曲旷世绝响《广陵散》,不觉心荡神驰,欲辩忘言。更耐人寻味的是:从林逋轻扬的头巾上,飘然的衣袂间,你能感到有一缕清灵的竹风袭来,让人体味那“微风吹解带”的古诗意。
时而林逋手持着酒杯,斜倚着酒坛,一双眼睛似醉非醉,半瞅着空中飞过的两只小鸟,嘴含着轻笑,似与山川之精灵作着无声的交流,真可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时而林逋显得那样风流倜傥,飘逸不群,画家用流水般的线条,表现着其“性旷放而不拘礼法”的风度。显得极有闲情逸趣,似乎应了他“万物各任其性,自在逍遥”的哲学观。
时而林逋与他的鹤站在静静流淌的溪流边,扬起双臂,圆张了嘴,望空吟唱,一副醉乎山水,忘乎自然的模样。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这批梅妻鹤子中时有多出的一头驴,这头驴的出现,兴许是作者为了借以衬托这位高士的天真烂漫或对自然纯真的向往吧。
人物气质的生动传神,离不开背景的衬托。在这批作品中,画家苦心经营的环境极好地烘托了主体,并起到深化意境的作用:如穿插其中的富有动感的风竹、劲松、渔舟、茅屋以及空中低飞的几只鸟雀,为画面增添了动感,也点缀出几许生气。
古意乃古人的思想意趣与风范。在传统绘画中,宋末元初画家赵孟頫提出过“贵有古意”的绘画主张,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其目的试图扭转北宋以来画界古风渐颓的走势,而呼唤自然朴素的格调。田江的画简率苍古,他的写意之作变形而不失真,常常寥寥数笔即得物之精神,笔墨之间,兴酣笔落,蕴藏着雅致与悠远。
他的画也许存在于传统记忆的深处,他笔下的林和靖或闲看浮云,慢品山水,或亦茶亦酒亦剑亦箫,不官不名不利不争,特立独行,人格上自有着无言之美。正是与古人的心灵沟通,体现出现代人向往“回归自然”的心态,从而产生出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我想,田江是深解其中奥妙的。

田江简介:
田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美协会员,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会陶艺学会长安会长,大观艺术网艺术总监。作品获陕西第三届花鸟画展获优秀奖,长安画派优秀作品展优秀奖,参加长安精神中青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