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独钓寒江雪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3972
周祥林

  独钓寒江雪

  周祥林

  

  《正气歌》崔世广/作

  有理想的人注定要独行!

  独行,不只是行动上的离群,不只是灯火阑珊处,不只是人东我西,人南我北。

  独行,不只是蓦然回首,不只是独上高楼,不只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独行,更多的是人云亦云时思无邪,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奇思妙想,更多的是思想、灵魂中的慎独。

  我第一次看到了崔世广的作品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独行的感觉,以之相询,世广笑而不答,笑而不答,也算是一种答吧,谦谦君子肯定而又淡然。

  世广青年生长于山西襄汾,熟悉中国文化的人,没有人不知道晋文公和傅青主,世广所学或许与此二人无关,但晋文公和傅青主,足以说明山西是一块有着深厚文化情怀的土地,这块土地,用今天世俗的眼光来看,或许有点闭塞和偏僻,但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来说,能有这么一块土地的滋养,可谓幸莫大焉。

  

  《西江月》崔世广/作

  没有浮躁,没有喧嚣,没有纷乱杂陈的诱惑,没有无数庸师的指导,纯粹的学着古人,学着先贤,独往于大山大壑之间,养气壮体,铸魂锻魄,打下了一个浑浑厚厚,清清白白,纯纯正正的基础。

  有人说“笔墨当随时代”,如此偏于一隅,很难跟上时代,但我要说,首先要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如果这个时代中,浑浊之气太重,跟了它,岂不也要浑浊起来?所以,在夯基打础阶段,独守一隅,方可有远大的未来。我们熟悉的苏东坡和苏子由,在二十岁之前似乎都没有走出过眉山。

  世广的独行起初并不彰显,作字和行事亦每与众合,但只要你稍一留意便会发现,世广每每在不经意中,把独显示出来。无论是大家一起壮游山川,抑或是谈文论道,即便是围于一席,把盏小酌,他的身上都能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的孤独感。他的字和篆刻就更是如此:他草书师古贤师今贤,悠悠得自家风;小楷古穆平和;篆书奇崛错落,宛转通达;行书爽爽得宋人趣。他的篆刻,饶有先秦汉魏之质,辅之以明清流派印的特点,沉稳静肃,独彰一帜。

  对于艺术家来说,北京是一个成败半参的地方,五音杂陈、五色炫目的花花世界,使很多原本有着美好艺术憧憬和才华的青年人,在此迷失了方向,以至于随大流、合大群、说大话、撞大运,就是不愿意在艺术本体上下工夫,好像到了北京,他就成了天下第一,这样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而古人则不然,记得苏辙第一次中了进士以后,给韩琦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了很多第一次所见,妙就妙在,苏辙并不为这些华丽和华美所动,而是和哥哥苏轼一起,保持着在乡里时的那种慎独的学习态度。

  世广正如斯也。偌大的北京城在世广的眼中其实并不大,用他的话说属于他的只有十余平方米的一间小屋,那里有他心爱的笔墨纸砚,名家法帖,诗文图书。他开阔了眼界的同时,心收得更紧,神宁得更专,思考的东西也更是与众不同。字和印,也在这不知不觉中显得更加从容,更加独特。

  世广是成功的,这个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以一种独的形式来对待他的环境,对待他的艺术,对待他的人生。

  有人说寂寞和孤独是一份最珍贵的情感,由这个情感延伸出去便可产生独特的艺术,真是妙不可言。

  李白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之咏,而世广的书法和篆刻,让我想到了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表面上世广是一片孤意独行的闲云,内心深处他则一直在笔墨世界里辛勤地垂钓,认真地垂钓,孤独地垂钓。理想便也在这不知不觉中向垂钓者靠近!

  

  《心经》(右图)崔世广/作

  

  崔世广简介:

  崔世广,字梦溪,号尧乡子,1976年生于山西襄汾,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民盟山西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电视连续剧《书圣王羲之》副导演兼演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