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
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韩晓勇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音乐教育既是大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阐述了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含义以及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并且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在大学中加强音乐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作用;对策
对大学生加强以音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既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需要。因此,加强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的教育。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音乐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给学生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开拓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能够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
二、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音乐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是思想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蕴含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并注重“以情动人”。美妙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振,从而有效地改善和调整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保持心情愉悦。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情感。对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来说,其教学的内容单调空洞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使学生出现厌学心理,而导致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而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关注学生的感受,寓教于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明白是非、善恶,产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音乐艺术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而音乐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净化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他们的情操,并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2.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音乐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当优美的音乐通过学生的听觉器官传入到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够刺激神经系统,使学生跟随着音乐的节奏产生高尚的情操与完美的品质,同时,音乐起伏的旋律与欢快的节奏能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和锻炼。比如,热情欢快的音乐能够使人心胸开阔、精神焕发;安逸宁静的音乐能够使人心平气和;宏伟的音乐旋律能够使柔弱的心灵变得刚毅坚强;抒情温馨的音乐能够改变烦躁与孤寂的情绪;气势磅礴的音乐能够鼓舞人们的斗志,使其产生向上的力量等。
音乐作为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的一种精神活动,其情感的体验性、调节性能够有效地抑制个人的不良欲望与浮躁的情绪,从而可以有效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3.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音乐的创造性与灵活性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人们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产物,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观察力,通过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背唱增强记忆能力,通过音乐创新与实践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学生在进行器乐演奏时,为了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与整齐的节奏,学生的手、脑、眼、耳都要互相协调和配合,从而能提高学生反应的灵敏度。在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音乐的特点是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从而直接进入人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风格等,从而使学生把握住音乐的情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进而正确地理解音乐,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审美素质。
通过对学生音乐审美的引导,学生能够学会感受生活,从而有利于健全学生的情感,使其朝着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加强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影响的对策及建议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刻不容缓。下面我就谈谈加强音乐教育的对策及建议。1.完善当前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教学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学的内容也应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音乐教师首先要转变音乐教育的观念,在音乐教育中注重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音乐素质教育运用音乐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另外,音乐教学的内容应选择有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品,如具有较高思想价值的古典音乐、民族歌曲、影视歌曲等。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音乐素质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讨论式、互动式以及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等,使大学生在创作与欣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工作
音乐教师的高水平、高素质是进行音乐教育最基本的保障,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工作至关重要。大学音乐教师只有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具有创造性地获取、加工、传授、创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全面的文化修养与敬业精神,才能更好地把音乐素质教育的效用充分挖掘出来。所以,学校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利用多种形式培训音乐师资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理论水平与专业知识以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保证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3.开展音乐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节,让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感受音乐美,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学生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这样的活动也活跃了校园文化,综合提高了学校的文化意蕴。
另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开设高水平的音乐讲座。学校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来进行专场讲座,或是邀请一些艺术团来学校进行演出,学生在观赏中能够体会音乐艺术的独特性与审美性,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与向往。
四、结论
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保证。因此,各高校要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完善音乐教学,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为学生提供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平台,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常京霞.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作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4(11).
[2]王志红.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陈媛.论高校音乐文化素质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2(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854(2016)02-0068-02
作者简介:
韩晓勇,“陕西百青”之一,毕业于乌克兰舍甫琴科国立大学舞蹈系,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舞蹈系系主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