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油画的传统与创新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2645
毛星星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军地小学,湖南 张家界 427400)

  ?

  论油画的传统与创新

  毛星星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军地小学,湖南 张家界 427400)

  [摘 要]艺术活动中的传统对艺术的创新起到一个协同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艺术创新必不可少的限定。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光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因而必须对传统的艺术价值和功能有全面认识,自觉地确立传统感是很必要的。一味地固守传统和盲目地求变创新都是没有出路的,正确的态度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关 键 词]油画;传统;创新

我认为传统就是被历史所选择了的,被人类认可了的,经过筛选、浓缩、凝聚、沉积所得到而传之于后世的,经典的,变化层中相对不变的特殊层,它就像是一根绵延不绝的长链,总在不停地发展,传统从远古时代的原始文化艺术萌芽开始溯源,又像是一条长河,奔流不息并且向遥远的未来奔涌而去。对于传统,人们大多从前人和历史中去继承,然后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中加以改造,经过加工创造,变成适合当下的新事物。新的传统和旧传统相互交替,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有一种稳定性的表现。艺术创新在任何时代都只有相对于历史传统才有意义,相对于后一个历史时代的传统又由此产生。艺术传统确实是在不停发展着的,它具有一种文脉,也就是艺术活动本质上固有的延续性。艺术传统是一时的,从个体、现象来看,有形成、发展、衰微、消亡的历史。它与人类艺术活动同在,因此从总体,从本质上看,艺术传统具有一种永恒的特征,是不会消逝的。现代主义绘画中,印象派、立体主义肯定与他们之前一些艺术家的创作不相同,但是它们却都尊为楷模,这其中的一些优秀的传统,至今还在影响着后来者的创作。生命在于运动传统的本质也是运动的,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产物,传统总在推动艺术和人类不断迈向新的征程,对于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就形成了创新。

  艺术的创新究竟是什么?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大致有三种探究方式:“一类是从创造过程出发,来定义和剖解创造性;另一类是从创造主体——人出发,着重分析有创造的人特有的能力和独特的个体模式;第三类是以创造性产品为标志,来讨论创造性与非创造性的不同。”①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没有适当性的继承传统和没有新颖性的求变创新,这样的艺术都称不上是创造性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是独特的有机统一结构体,它的创造性是无法还原和复现的。

  

  图1 《红色的和谐》

  

  图2 《亚威农少女》

美术领域,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要想实现超越与再创造,最终实现创造美,却需要他们通过对自然及其他艺术大师的继承来实现,只有真正懂得绘画的人才能完全具有。并且这种继承不是一味地模仿与崇拜,更不是剽习,而是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的。

  1.大师们的继承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技法上或是其他方面,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非全盘吸收。

  艺术大师在艺术创作上都具备自己独特的风格,但风格和艺术观念的形成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深刻地理解和学习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观念探索而形成的。对于法国画家马蒂斯来说,他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前,其绘画曾先后受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影响,而且他最推崇的艺术家是塞尚,很显然,塞尚对于传统艺术与外来艺术的大胆借鉴与超越,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与鼓舞。他正是选择性地继承了印象派特别是塞尚成功的经验,比如 《红色的和谐》(图1)技法上的单纯、画面的平面化,另一方面他又彻底地解放了绘画中的色彩,比起塞尚在色彩与光线上的理念,他更多的是从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直观感受中去选取色彩去感受光线,所以他的画色彩更加鲜艳、纯粹,他的画面效果比起塞尚也更加平面化、更强烈。比如他的代表作《红色的和谐》(图1):一大块未经调色的红色描绘出墙与桌面,蓝色的花纹贯穿于画面,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与平面的效果。他正是选择性地并且成功的继承了印象派耐人寻味的东西,再经过一些体验与加工,使自己的画同样能绽放光辉。

  

  图3 《格尔尼卡》

  而对于立体派画家,他们早期也运用了塞尚的绘画形式因素,把它们作为立体主义早期明显的主张。用线条勾勒轮廓,并且特别强调曲线与直线的对比。对于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来说,从他的名画《亚威农少女》(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左边的三个少女显然取之传统绘画中的三个命运女神,她们好像正在接受帕里斯裁决谁最美丽?她们都是用锐利的线条组成的几何形体,这显然是受到塞尚“自然同样可以用球体和圆锥体处理观念”的影响;而右边的两个妓女面目狰狞,很有可能是受非洲面具艺术的影响。他的另一幅名画《格尔尼卡》 (图3),还以古代祭坛画常用的“灰色法”作画。运用现代的题材、现代人的视角以及古代人的技法创造出震撼人心的巨作,而且主题与技法完全融于一体,这些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他的大胆的继承与创新。

  从马蒂斯和毕加索两位大师的作品分析当中可以看出,大师们在进行艺术创作中,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元素,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创新思路,作新的组合。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大师一样能够组合的非常完美。因为普通人没有大师的那种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对旧的事物本质上的独到的把握,大师们的作品不经过点拨,一般的人是很难发现组合的痕迹,就像上面两位大师的作品如果不是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你根本就不知道大师的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但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大师也好,凡人也罢,他们的创新都与传统是分不开的。一些不入流的画家所谓的创新,就是继承的太多,而组合的却太少,看上去就像是在抄袭前人的作品,我认为用旧元素做新的组合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多了解信息和思想是有助于创新的,因为只有你掌握了很多知识,你才能比较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传统去继承去创新。

  2.最好的继承并不是拿来就用,而是要放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融合,才能在创作中产生灵感,创造出经典的感人的作品。

  传统是历史的,是特定历史背景的产物,我们在继承的时候所处的背景必然有新的变动,最好的继承不可能拿就用,而是要放到生活中去实践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就像凡·高把这种体会放到了阿尔,放到了法国的南部,可以说是这些充满生机的土地给他注入了血与肉,而日本浮士绘与早期印象派给了他灵魂,人们却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养料,他用这些描绘出区别于浮士绘,更区别于其他人而充满了自然风格的画卷。可以说凡·高是日本版画、新绘画技法与他朴实的气质相融合的产物,他在继承中同时也强烈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有的人看了马奈的作品,觉得他的绘画构图和以往的大师作品近似,觉得他的作品构图灵感枯竭,殊不知这恰恰说明了他具有非凡的构图力,他在长时间的实践中,证明了在相同或相似的构图中,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表现手法,都能创作出新的美感。

  而对于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开拓者,奠基人徐悲鸿来讲,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进行艺术创新,提倡各民族美术相互吸取养料,并与本民族传统相融合,他把欧洲艺术的优良传统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融会,开辟了中国油画蹊径.可以说中国油画发展至今能够被世界所瞩目,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的油画不仅继承西欧古典艺术严谨而完美的造型传统,而且还吸取了印象派对光、色的理解,使之完美地结合。进而使他的油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油画色彩能够洞查物象暗部的局限,他画出的景物色彩丰富细微,明亮和透明,他在油画色彩探索中,始终把色彩与物体的完美造型相结合,且油画创作题材非常广阔,创作了许多的抒情即兴之作,其油画作品非常有气势,而且洋溢着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感染力,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正是把这种继承融合到了生活和爱国主义情怀之中,从而使他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艺术活动中的传统对艺术的创新起到一个协同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艺术创新必不可少的限定。“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①鲁迅:《致魏猛克信》,转引自章利国:《造型艺术美学导论》,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因而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艺术价值和功能有全面认识,自觉地确立传统感,是很必要的。一味地固守传统和盲目地求变创新都是没有出路的,正确的态度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鲁迅:《拿来主义》,转引自章利国:《造型艺术美学导论》,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参考文献:

  [1]章利国.造型艺术美学导论[M].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

  [2]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廖静文.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4]章利国.造型艺术美学导论[M].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854(2016)02-0046-02

  作者简介:

  毛星星(1982—),男,2005年6月毕业于湖南省衡阳师院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湖南省书法骨干教师,武陵源区书画家协会会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