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文化馆,重庆 404100)
1 关于“文化自信”的认识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灵魂与血脉。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对自己文化价值表现出的充分肯定及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与繁荣昌盛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文化自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文化立场,不仅阐述了文化及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更表明了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发展文化的正确方向与思路与举措及推进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文化自信绝不仅是一个口号,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的积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发展繁荣,夯实了文化建设的根基,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强大的底气。从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到诗词曲赋、民风民俗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一种基因,深深刻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以人为本、民惟邦本、天下为公等理念与精神无一不体现在当今社会的治理中,我们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也是千百年来的追求。传统文化承前继后,继往开来,从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到奥运精神、航天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革命文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延续了民族的精神血脉,薪火相传,并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优秀的基因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脊梁之中,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壮大。
2 坚定文化自信的几项原则
坚定文化自信,是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要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不断发展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包容性。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能忘本,是不能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而丢掉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同时,是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去其糟粕。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坚持面向世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坚定文化自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理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其凝聚力、引领力。坚持文化自信还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重视新时代下的传播手段,加强阵地建设及管理,旗帜鲜明,坚持反对并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树立正确的原则、观点与思想认识。
坚持文化自信,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的引领作用,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要全面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提高文明程度,加强中国梦、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的宣传和教育,以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激励人民积极向上,促进文化创造与文明建设。
坚持文化自信,是要坚持创作先进的文化作品,坚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创作先进的文化作品,是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要抵制庸俗的、低俗的主题与作品,坚持思想精深、制作精良,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发展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建设优秀的创作人才队伍。将文化生活推广到每一个角落,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 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开展文化馆工作
重庆市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文化产业等六个体系,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格局和良好生态,让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都走在西部的前列”。通过重庆市的“十三五”规划报告,可以发现当前政府工作的重心就是要大力建设与完善文化产业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保障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文化馆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应该积极响应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的号召,更好地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宣传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只有群众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自信才能得以提升。
4 文化馆声乐辅导的工作开展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馆的声乐老师等相关人员,就要积极探索与创新全新的发展方式,突破保守陈旧的观念,以更好的普及声乐教育,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与审美品位。4.1 声乐老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作为声乐辅导老师,要提升自身的声乐文化基本功等文化素养,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多学习,勤练习,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声乐老师一定要做好表率,言传身教。以自身优秀的专业素养以及人格魅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4.2 声乐课程的内容要更加贴近生活
在课程的设计上,由于文化馆面向的人群较广,声乐学习的人群也非常广,从年龄、性别、声乐基本素养、学习声乐的目的等方面来看,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内容的设计上,在学习国外流行的、优秀的声乐艺术的同时,也要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声乐内容,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拓展传统声乐的内容。艺术创作要切入生活,从生活里获取灵感,根据群众的审美心理去艺术化地表现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生命力与活力。4.3 声乐教学要有针对性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根据不同的受教人群,设计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的内容。比如在教小朋友时,就要用他们喜欢的儿歌,在教年级稍大的爷爷奶奶时,就要多用红色歌曲、民歌、老歌等,而不是流行歌曲。对于老年学生的声乐教学,要比年轻学生的学习更加细致,应着重强调音乐表现出的欢乐喜庆的氛围,不必要过于关注在发声、音调等上的问题,只要演唱整齐,跟着节奏即可,主要是要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快乐。4.4 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所以文化馆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照顾到每一位同学。通过通俗易懂的方法,以娱乐性为主,在进行声乐教学的同时,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寓学于乐,让群众在声乐学习中得到快乐。在教学手段上,可以“说”“唱”“玩”相结合。以“说”练习声乐的咬字发音,在这个过程中放松口腔,使声带慢慢打开。唱是说的升华,在唱中体会声乐的艺术。“玩”是指可以将各种音乐小短剧、声乐小短片增加到课堂之中,以增强声乐学习的趣味性,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另外,还可以通过走进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等进行义务演出的方式,享受声乐学习带来的幸福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将文化融于生活,加强每一个人的文化教育、传承与熏陶,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展现更加自信的中国形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