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海岛,
留下一个不朽的传奇,
也留下两个人的时代报告。
这报告与传奇,
源于一份穿越时空的承诺,
来自一对民兵夫妻坚守的海防前哨。
32年前,26岁的民兵营长王继才,
奉命去守一座孤岛。
这是黄海中的一座小岛,
一座只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荒岛,
一座位于祖国东门的国防战略之岛。
这座小岛,
是冷寂与苍凉的代名词。
“石多水土少,
台风四季扰,
飞鸟不做窝,
渔民不上岛”,
是它当年真实的写照。
作为第五批上岛的“岛主”,
他之前的四批人,
都因难以忍受其清苦和落寞的煎熬,
而纷纷拔脚。
其实,对王继才来说,
岛上生活何尝不是一样的单调和枯燥?
面对着光秃秃的乱石,
看到一只老鼠都觉得很亲切,
每天朝着家的方向,
把妻儿念了一遍又一遍,
将父母想了一遭又一遭。
黑漆漆的晚上,
听着呼呼作响的海风,
一种莫名的恐惧心头笼罩,
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从来不沾烟酒的他,
一瓶一瓶,一包一包,
度过了一夜又一夜,
捱过了一宵又一宵。
48天远离人间的“炼狱”,
48天与世隔绝的“水牢”。
望着胡子拉碴、一头乱发的王继才,
随县人武部老政委前来探望的王仕花,
一把抱住丈夫,
心疼地要带他立刻离岛。
一边耳闻妻子难过的哭声,
一边凝视老政委期待的眼神,
“如果你走了,这岛真的没人守了!”
这句话,让他感到一种信任、一种激励,
同时也涌动起一种神圣和自豪,
守岛就是守家,
国安才能家宁,
人在阵地在,
浪推山不倒。
于是,一个庄严的承诺,
落地生根,坚强如礁——
“放心吧,我一定要把开山岛守好。”
铿锵有力的誓言融进滚滚波涛,
成为这位苏北汉子矢志不渝的信条。
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
也是王继才最幸福的依靠。
20多天后,
妻子王仕花,
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工作,
将两岁的女儿托付给奶奶照料,
毅然跨越海潮,
和亲爱的人相濡以沫、并肩守岛,
从此,
这里便有了家的温馨、
家的生机、
家的味道。
开山岛再小,
也是祖国的领土。
一块仅有0.013平方公里的土地,
每一个角落,
都印在他俩的脑海,
恰似手上的掌纹清晰明了。
值勤路上,
7米长的背包带,拴在彼此的腰间,
两个人与海岛,
生死相依,命运与共,
构成风雨同舟最生动的素描。
按时巡视、观察、写日志……
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一丝不苟,不差分秒。
引导过往的船只,
信号灯透出热情的问候;
救援落水的渔民,
“活雷锋”何惧风急浪高;
抵御金钱、美色的诱惑,
“黑脸门神”义正辞严;
关闭走私、偷渡的通道,
“火眼金睛”明察秋毫;
谢绝大姐带他去上海挣钱的机会,
“一头犟驴”甘愿在清贫中守岛。
守岛啊,
不仅仅是要守住有形的工事,
还要守住无形的良知和道德,
更要守住纯洁的党性、伟大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曾经,
岛上无水、无电,
也时常缺菜、缺米、缺药,
一 盏煤油灯、一只煤炭炉、一台半导体、一部手摇步话机,
便是全部的家宝。
唯有爱国奉献的信念,
始终在岗位上屹立,从未动摇。
每天,清晨5点,
迎着跃出海面的太阳,
他们扛着国旗走上小岛的山包,
一人升旗,一人敬礼,
没有奏乐,却充满骄傲。
国旗升起,尊严也油然升起,
以往的焦虑、寂寥,
甚至悲伤和绝望,
都在这一刻被海风吹去,
所有的苦与痛,
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启迪着关于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
王仕花至今还记得
那个台风突然而至的1987年7月,
身为父亲的王继才,
用一把被火烤了一下的剪刀,
就把儿子志国接生到人间,
自己却在孩子的啼哭声中高兴又后怕地瘫倒。
王仕花还记得,
32年中,只有5个春节与家人团聚,
三个孩子嬉戏身边的日子少之又少,
每当想他们的时候,
自己的独唱音乐会,
就是安慰丈夫的法宝,
《南泥湾》《红梅赞》《我们走在大路上》……
一首接着一首,
让疲惫而忧郁的他舒展眉梢。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王继才四次暗自流泪有谁知晓?
因为守岛,父亲弥留之际,
未能及时赶至床前尽孝;
因为守岛,
大哥突然去世,
未能参加葬礼追悼;
还是因为守岛,
慈母故去,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爱女出嫁,喜宴一再推迟开始,
在女儿噙满泪水的企盼中,
也未能把祝福亲自送到。
遗憾、自责、愧疚、懊恼,
一个个无言的痛,
在家国情怀里久久萦绕。
一朝上岛,一生为国,
过硬的本领在枪刺上闪耀。
以苦为乐,苦中作乐,
在恶劣的环境中创出家园的美好。
不顾关节的疼痛,
放弃湿疹的治疗,
勤劳的双手就地取材,
修营房、修码头、修航标……
一把铁锤、一根钢钎,
将石头凿坑作田;
一袋土壤、一点肥料,
如燕子衔泥带回小岛,
种菜种树种瓜果,
种下春天希望的歌谣。
青青的丝瓜、
长长的豆角、
甜甜的葡萄……
一棵棵苦楝树已枝繁叶茂。
黑褐色岸石组成的小岛啊,
因为有了这绿色的苦恋才变得妖娆。
家就是岛,岛就是国,
当年,为了一份承诺选择上岛,
后来,为了一种使命执着守岛,
忠诚事业的王继才,
珍惜荣誉,
如同鸟儿珍惜自己的羽毛。
这种珍惜,
不是奖章摆满展示柜的吹嘘炫耀,
不是证书贴满荣誉墙的居功自傲,
而是一种清醒、
一种冷静、
一种低调、
一种以中国农民最为纯朴的心态,
撸起了袖子,
挥去了浮躁!
依然是一身迷彩神情淡定,
一板一眼尽责,
老老实实守岛,
从一串串更加坚实的足音里,
我们听到两位时代楷模无怨无悔的火热心跳。
光阴荏苒,双鬓雪飘,
但王继才的承诺没有老:
开山岛,我要一直守下去,
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
初心,在弹丸之地坚守,
境界,在坚守中提高。
开山岛啊,蓝色国土上一个光荣的符号。
砥砺顽强的意志,
付出青春的年华,
我们的平民英雄,
以身许国,不辞辛劳,
开生命之山、梦想之山,
从小我中开出大我,
在平凡中开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航道。
开山岛条件好了,
王继才却走了,
走于突发的疾病,
走在公元2018年一个夏夜的值哨。
这一晚,
月光黯然无影;
这一天,
海浪悲情呼啸。
妻子哭了,
失去了一个好丈夫;
儿女哭了,
失去了一个好父亲;
乡亲们哭了,
失去了一位好兄弟;
同志们哭了,
失去了一位奋斗者中的好代表。
王继才走了,
走向岁月的深远,走向永远的崇高。
王继才走了,
不,他没有走,
他正回头微笑。
新一代的守岛人,
已在王仕花的带领下前来报到。
王继才啊,仍在我们的身边,
他的承诺,化作定海神针,
护佑着岛上的五星红旗,又迎来东方欲晓;
他的承诺,化作不灭的精神,
在我们的血脉中赤诚炽烈地燃烧。
啊,心光透亮苍穹,
大地如此多娇,
愿我们每个人都坚守好自己的“开山岛”
在信仰的高地上,
书写出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新时代报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