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九歌的诗
曹九歌
推荐语:
江雪的诗歌方程式也许是简洁明了的,他的诗歌不借修辞与技艺,与之相反,因闳约而深美。他的双眸勇敢地凝视时代的幽深,在时光的深井中打捞出稀有的光和赖以独立存在的水。由于体察与洞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忧伤,使得诗人的面影清晰锐利起来,越发不容混淆。这让我联想起在火堆上行走的巫师,他走在炽热的火苗上,依旧保持着迷人的优雅姿态,这既危险惊悚,又激动人心。他的平衡术不仅是语言与诗歌的美学,还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独家注解。他要把“人类所有的羞耻和罪恶,埋入马里亚纳海沟”,“沉睡在世界的最低处”,这是怒目金刚;在除夕的抒情袒露了诗人决绝而悲悯的情怀,“岑河镇的一个下午”清净自性,彰显一个世俗禅师的面容,这是菩萨低眉。他试图清洗“炮灰”,而记忆无法抹去,直到凝固成巨大的“纪念碑”……是的,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命运,一直为“历史的热病所损耗”……江雪和他的诗歌,使我意识到“同时代人”的隐秘存在,他们身陷时代的泥淖之中,同时又警醒地与它保持着距离。他是从吉奥乔.阿甘本《何为同时代人?》中悄然显影的一位汉语诗人。
(推荐者:育 邦)
曹九歌,曾用笔名海勇,1977年生,现居江苏昆山。
湖面上的足迹
在傍晚,天还没有黑下来的时候
我们总是期待星辰或者湖面上的灯
期待在暗中听一听船外的声响
起网,机器的马达,对话,以及自然之杂音
银白的被褥,类似你安睡的一个平方米
在船外的水面上铺展
夜色刚刚好,湖面上的方寸都在发亮
暗,仿佛关了电门的新世界
后来我们看不到捕鱼捉蟹的人
却被隐约的锣鼓声叫醒
我揉了两次眼睛,一次是被泥沙迷了
一次是看到自己的背影
午睡的双洋湖
午睡的双洋湖
它先会泛起波澜,然后平静
它在暗示我:躺平后鼻尖向上
阳光公平地洒下
每一朵细浪,都有发光的瞬间
南岸的螺蛳一生都没抵达过北方
但鲫鱼却为了繁殖跳跃和巡游
假如它们能相互信任
螺蛳会自得于依附的能力
鲫鱼只寄托着欢快的交尾期
它们都快要过冬了
过冬之前还能碰上几面
假如运气依然很好
它们会在开春的时候和我一样
躺在双洋湖边,像一枚叶子
享受着衰老一岁的春光
我们海拔一致,却隔着一道水平面
临 帖
尚未入冬
手脚在黄昏保持暖意
每天都有犬吠
从后窗传来
这个冬天是否还和以往一样
遥远的思考者
也会在暮色中被吞噬
灯盏都被点起来
你写过的地契、家信和公文
这些从石头和竹片上走散的人
爬到了今天的旧报纸上
在头版头条里存活了下来
描完这些琐碎的故旧
你那优柔寡断的朝代就过去了
本文样本区间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沪深市场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和锐思金融数据库。
推荐语:
在这个时代维持一种慢的秩序,殊为不易。而这样的秩序,由一个衷情于骑车或步行的人,一个沉溺于史志和自然的诗人来维持,可能恰如其分又令人叹息。曹九歌在缓慢中练就了微观世界才具备的复眼。在他的视野中,物象与内心一般无二,都在应有的坐标中平和运行,状如意义不明的宇宙。他似乎一直孤独、矛盾地坚守着这样的秩序——只有缓慢才能使存在臻于完善,而这样的过程必定带来无垠的疑惑,所以忧伤时时到来。曹九歌的写作很可能是对疑惑和忧伤的慢性疏解或者回避,他平和的语调下,有利器隐隐闪光。
(推荐者:苏 省)
低 飞
真的,低飞的鸟雀在树梢上停顿
仿佛搁浅的船,我看不见它们的翅膀
我真的不甚明了,一束突然的光为何亮起
不能够明了那些不确定,布散人间的怕
毫无缘由的忧虑,从白天到黑夜
一扇门被打开,必有钥匙,不快也不慢
昆山郊外的湖荡,此刻在风中起浪
倾向于蓝,那是你内心的颜色
但你不再飞翔,只是哼起半熟的歌谣
和唱片里的纹理十分相似
不再飞翔的还有昔日的小镇青年
这个露出胡茬和额头,为自己掌厨的人
不再愤怒,不再贪婪,只需几个瞬间
就会成为不够哀愁和远离颓唐的人
他在巨大的落地窗前重新拥有了梦想
醒来的人,把有限的山水,归结于无
还记得浑圆,细腻,这高脚杯透亮的弧度
从此地到别处,我们记录沿途的人和事
也记录下,耳边的每一个句子,沉睡中的诗
并 对自己说,这是有来由的,内心疆域里的低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