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荣生的诗
傅荣生
傅荣生,江苏泗阳人。江苏成子湖诗歌部落常务召集人,《林中凤凰》文学期刊副主编。
路边的桉树
树冠稀疏抖落了太多的
人间事
阳光
从它的缝隙里
漏下来——
又经过我的缝隙
漏到了别处
人 间
河滩。一年蓬占据了整个春天
风,一波一波地碾压
花朵高过荒芜
中医说,可入药
草丛里的虫鸣
替人间
说出了大片的苦
静……
冬日。水仙花绽放的洁白
弥漫整个下午
室内
被浸染的阳光
静若丝绸
年画里的鹦鹉
站在枝头
对临近的春天
心生畏惧
无人的梯子
僻处的梯子还靠在昨天的肩上
攀爬过的人
走了就再也没来
沿着梯子
我往虚空里蹬
竹榫松软的声响
渐趋陡峭
我看到坠崖的人
在时间的背面
拽住一根
长在今天的青草
桃 雕
凹凸的外壳里故事已经发生
理不断的人间事
在刀尖上喊疼
一只花狐
捂着内伤
诱惑久眠的心跳
越过尘世
返回
细雨蒙蒙的春天
推荐语:
傅荣生的诗,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短小精致,如古诗词中的绝句或小令。其二是以主观感觉写客观世界。其他诗人写诗,感觉当然也是主观的,但远不如傅荣生来得直接和强烈,且几乎全在写主观感觉。如这组中的“那么多的垂柳/像绳索/捆绑着流水”,“草丛里的虫鸣/替人间/说出了大片的苦”,“我看到坠崖的人/在时间的背面”,“小屋静候着/落魄之人”……这是非常正确、有效的写诗方法。艾略特就曾说过,思想是大家的,感觉才是自己的。小说、散文,尚且要求有文学“感觉”,何况是诗?当然,傅荣生的“主观感觉”,是延伸的,是扩展的,是深入的,是“思想知觉化”的,因此并不单薄,含蓄有味,耐人咀嚼。
受制于对意象的过分强调,英美的意象派诗歌,没能产生有影响力的鸿篇巨制;傅荣生亦可借鉴其得失,在保持自己个性特色的同时,拓宽一下表现领域和表现方法。
(推荐者:刘家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