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篱笆上萎蔫暗淡的瓜藤叶蔓
给我看
把坡岗上倒伏的作物的黄白秸秆
给我看
把割去头颅和根系萎顿多余的茎藤
给我看
把草丛中葱翠过蓬勃过转而又低至泥土的
荒凉
给我看
把房檐下田园里树丛中菜地边不停坠落的
枯枝败叶
给我看……
比秋色更艳的是这一丛那一丛的山茱萸的
果实
比果实更亮的是满山遍野行走忽而
突然停驻的
枫叶
银杏树黄着黄着就忘记了飘坠
圆翠柏绿着绿着就忘记了年龄
高粱泡红着红着就忘记了成熟
秋天在野花野草的衰败中走到了尽头
万物在枯竭的细语中
等待一场薄薄的雪……
擦拭
被记忆塞满的荒园老宅,残垣断壁
在枯木腐竹,青石苔痕中复活
朽的朽了,烂的烂了
陈柴在灶房檐下码得齐整——
只是不再点火;
这些盆呀桶呀箩呀筐呀
竹木制成的古物老件,陈年旧事
荒废延宕着时光……
乡愁
不是山洼间这一幢那一幢
高大阔气的洋楼,也不是
楼宅里一应俱全的豪华用具——
分列在屋旁道边的野花野草
擦亮了乡村的心眼:
爬满青藤的竹篱,横卧屋顶的南瓜
一只披覆白霜的冬瓜在草丛入睡
黑泥簇拥的青菜萝卜丝瓜佛手
用醒目
擦拭了繁华又暗淡的村落……
力道
乡间小路,蚂蚁过来时
我让一让,再让一让
那么大的空旷、莽荒
足够它翻越。
高不见顶的天梯
蜗牛一点点往上爬;
起伏跌宕间,你会看到
缓慢,如何把岩石
和万物消解。
我料定:昨日山中
看见的蝴蝶
就是去年的那一只;
昨日林间
听到的鸟鸣
就是去年的那一声……
——白云之上仍是白云
马路上被碾压的麻雀
山径上僵死的青蛇
用两枚干枯的标本
诠释了一个
肉欲时代。
立冬日访莲花山茅棚寺
青峦的瓣蕊四面围合。
兀立峭石、茶园之上的木屋
融化了艳阳和树枝的凛冽
油桐于淡黄通透中垂下菩提的
叶荫:看门守寺的是曾经流浪的
两只幼犬,一黑一白,以逃遁
猎杀了人间的残忍。法师的慈悲
岂止是喂食呵护,它们产下的
7只幼仔,在松木里抱成
肉团的温暖……
我们登梯入室,燃香礼佛
触目皆成法术:青茶的经卷
泉水的甘露,红枣、生姜、瓜子
皆不是吃食物品;我小心地感知
一丝一缕、一点一滴——窗外菊花
裂开的初霜洁白,蜂群的嗡鸣
把屋宇环绕……
安边瀑布
风是从珠帘后面的石头里
吹出来的。享受了夏天的清凉后
你要接受冬日的凛冽。
有人在河谷拍照,有人在高坡
煮茶。生活即风景。
你不在岩石上摔碎
就成不了甘泉,
你不在悬崖上献身
就回不到浩渺的苍穹……
救赎
修筑堤坝时,挖掘机的钢爪
让它们在光天化日下现身。
长夜醒来,一块石头
见天地是多大的事!
浑身泥泞,新鲜而湿濡。像出世
的婴儿,像一个闪亮赤裸的梦。
会长出青苔,长出风雨;会在酸甜苦辣中
完成质的蜕变,但不会衰老。
穿过竹林的甬道通向天际
以莲花为一座山冠名
以膜拜踏上通往禅境之路……
十月光陰落于山坳,
枯萎竹枝与淡黄落叶
将时光加深了一层;
枯死的毛竹,裂痕里含着
腊月落雪的声音,和还乡的脚步。
山中,一些事物在沉默,一些事物
朽烂中露出新生的端倪。当大雪
漫至脚踝,梦中的寻访莽莽苍苍,
深入篁林的,已不是五年前的我。
踌躇彷徨之际,头顶呜呜的风踏过
林梢,脚下淙淙山泉绕过巨石,
世间事,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据说山林修竹皆被佛陀点化……
篁林有意,禅境无限
穿过这片密林,
就是另一片天地。
阿成,本名詹成林, 1960年代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诗刊社“千载诗人地”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太仓七夕杯”全国爱情诗大奖赛一等奖,《安徽文学》年度期刊佳作诗歌一等奖等30余个奖项。
诗歌月刊 2021年1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