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主持人语(1)

时间:2023/11/9 作者: 诗歌月刊 热度: 12713
  编者比较喜欢95后诗人衡友山的诗歌叙述视角,从诗歌层面上说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指叙述语言对诗歌材料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譬如在衡友山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一诗,一个勾股定理作为诗歌题材就显得有点形而上的意味,但在衡友山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孤星,骨头和干草堆,井口,夕阳和绿皮火车,水,光,棕榈和湮灭——这些看似庞杂的叙述标记被摄于第一人称叙述“我”的视角里:“我在使用我的头发和眼睛,我在比较一些稍低于我的利益”。诗人一再强调“我”的角色,甚至有些过分和夸张,如其在《蓝湖》《在科尔沁,阿昔洛韦》等诗中一再突出第二人称叙述“你”一样,衡友山擅于对人称叙述视角的不断变换来达到诗歌的叙述次序和频率,如现象学的基本意向,即用一种表现与世界更原始的接触视角,在衡友山诗中,一切庞杂的诗歌材料的颜色、质地、形状和位置都在诗人的叙述视角里相互粘结、纠缠、分离而呈现出叙述的时空与历史感。
  年轻的周钰淇、罗璐瑶和左屠均偏向诗歌的抒情,抒情诗歌少不了表现情感、传达情感和投射情感,现代汉语诗歌的抒情自然也少不了人称代詞、数量词和辞格层面,例如周钰淇在《黄昏》《此刻我面对空旷的荒野》《中秋夜在苏格兰高地》等诗中的“我”、罗璐瑶在《院落札记》《来回》《云和女人》等诗歌中的“她”和衡友山诗歌中的人称代词有着明显的区别,后者强调的是主观或者情感成分,周钰淇的“大海安详/是一口蓝色棺材”为系词“是”代替比喻词,罗璐瑶的“风信子开始品尝苹果”和左屠的“一剑切下银河的唇,细细分割”是利用动词来达到拟人化的效果,均为诗人的主观成分。
  同样,衡友山诗歌中的一扇、一顿饭、一个、有一天,与周钰淇的一匹、一湾、一座山,与罗璐瑶一朵云、一颗白色糖果,与左屠的一位母亲、一页、一根无名的树枝都存在着诗歌指涉关系上的差异性,衡友山把可见可说变为诗歌的叙述意义,周钰淇、罗璐瑶和左屠则把诗歌的抒情策略变为可见可说。

  诗歌月刊 2021年1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