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的诗歌乍一看是那种比较繁复的路子,但这只是其诗歌的外表,他的诗歌不在于是否繁复,而在于细致和精确。这种细致,乃是在“体物”的意义上,他对事物的描摹到了入微的地步。而他之所以细致入微地写日常事物,还是为了获得一种能够落实到具体的感受性。这种细致是他為自己在“体物”的过程中突然一个闪光而积蓄力量,那种可以出击的力量。为此,他写得非常耐心,对事物的描摹也到了非常精确的地方。读者可以试看《灰鸟》《断刀》《霹雳鸟》等。总体上说,这组诗歌都非常好。我以为,张卫东是一位深谙诗歌之道的诗人,他懂得将诗歌建立在感受性的基础上,为了精准地写出生命的感受,写事物,“体物而浏亮”,让事物变得清朗。
江介的诗歌,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注意他的诗歌的声音。他的诗歌有一种内对话的特点。所谓内对话,即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这种对话,其实可以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是带有戏剧化特征的交谈。《海洋十四行》是一个系列诗歌,这些诗歌基本上都呈现出自我交谈的特点。他在这个交谈过程中,在词语的裂缝里,诗性得以生成。比如:“早晨你撒出去网,/收获我身体里的悬崖。码头上繁忙,/到处搬运自己身体,白雪皑皑。”(《之一》)这种词语错位的句法,看似呓语,其实是生命的内在审视,并产生了很大的张力。它使得他的诗歌有一种生命特征:它呈现了一个人在现世生活中的真实的样态。“失之于宽宥/的时间啊。死结——一直解啊结……”(《之十二》)生命中有一种纠缠的东西,在此,这种以交谈的方式的呈现,显示了其真。
诗歌月刊 2020年8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