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90后诗人而己的诗歌题材偏执于乡土,乡土诗歌是诗人常见的写作对象,近几十年来遭受到写作范畴上的贫乏与狭隘,诗人们同质化的农耕情怀的抒情与叙事让炊烟和田畴渐渐变得了无新意。编者注意到而己的不同表达,“纸的颜色近乎黄土/母亲买的纸是便宜的这种/折的时候,我格外小心/因为每弄穿一个洞/都像划破祖辈的脸”,短短几行诗句,而己写出了乡村的民俗、几代人的价值观以及现场感,让诗歌有了乡村生活原生态的况味。
陈鹏宇和陈十八的诗歌倾向于抒情,皆达到了从诗歌的语言层一形象层一意蕴层的呈现,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差异性,陈鹏宇用动作、线条和色彩所表达的形象来传递情感,诸如“街边小楼,零星挂着几条显眼的红绸带/湿漉漉粘在窗栏上/听说里面总给夜晚的浪荡者留有温床”,其诗歌的抒情节制而优雅。陈十八属于投射情感,擅于通过“移情”或者“情感误置”方式把主观的情感投射于物象,“一开始夏天柔婉动人/后来变成邪魔,一开始秋千和沙滩堆满脆弱的风/脆弱是致幻剂。我在猫的眼睛里看到一些秘密,/有时候云在山的另一侧,那些绸缎般的蓝色/孤零零连成天空。”诗句中由夏天移情到秋天,通过“猫的眼睛里”将情感进行误置,形成了情感的物态化效果,陈十八的诗歌在语感、节奏和语态上也有一种幽默与奔放相融的急切与决绝之气。
诗歌月刊 2019年11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