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已是次年初,这也是所有专栏的一个惯例。但不知为什么是从第二期开始而不是第一期,是寄得晚了,还是稿子中途出了问题,同样也想不起来。只知在每期的四十八页中占据了一页,真正属于我的大约是半页,其余半页要用来刊登所谓“病人”的作品,而我的工作就是确诊他的病情并写出合格的“诊断报告”,同时还要附上有效的处方,以利他的诗歌身体能尽早康复。敬业是肯定的,不然对不起刊物的信任,效果如何就不敢保证了。有一次为了一个复杂的“病例”,一时吃不大准,不得不请来其他诗人朋友一起“会诊”。还有一次写“处方”时涉及美国诗人勃莱的一首诗,为了确保疗效,特意比较了各种版本,努力找出其中最好的,为此自然也付出了不少时间。
以现在文坛的玩法来看,这样的“胡闹”已经不会吸引多少眼球,但在当初,不仅惊世骇俗,甚至还有另张异帜的嫌疑,如“诊所”开张时贴“开业启事”,关闭时贴“停业启事”,专栏题签为白大褂和红十字,在编辑部所在地合肥宿州路九号还有正式的“挂号室”,简直像是要跟白求恩抢饭碗的样子。这显然得益于刊物的宽容与开放,让我这个没有行医执照的江湖郎中,技术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却能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随心所欲地“玩”了一把。后来栏目有点小名气,碰到诗坛朋友也有以“柯大夫”相称的,回想起来真是很有意思。如今时间过去差不多有近三十年,至于当初为什么会选中我,不是别人,而自己又怎么会想出这样的点子来,至今仍然胡里胡涂。
柯平,1956年12月生于浙江湖州,曾任湖州师范学院教授。著有诗集《历史与风景》《诗人毛泽东》《写给小白的71首情诗》《诗话浙江》《文化浙江》等。专著有《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都是性灵食色:明清文人生活考》《素食者言》等。
诗歌月刊 2019年11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