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明的诗歌读起来可能并不复杂,甚或说,他走的是一条“简单”的路。他善于寫小事物,善于“小题大做”,善于螺壳里做道场。但是这“简单”并不简单。他的诗里有精确的讽喻,他的词语精致考究,他注重对事物的感受——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编者认为这些特点使得他的诗歌拥有了可贵的品质。在有些时候,他还喜欢笔锋一带,指向了“时代”与“历史”,这可能要归结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气使然。
宁延达的这组诗歌折射出了他写作的多面性,比如他可能很注重“思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位置,比如他可能很注重“时代”和社会现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这其实就是某种“历史意识”),而有的诗里,则出现了超现实的写法。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写作只属于他,有他独特的标记:他的用词,他的句式。这些被视为“风格”的元素,将他与其他人区分开来。但编者想说的是,如何处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没有标准答案,强力的诗人自然会有独特的方式。
诗歌月刊 2018年9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