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冈,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有特点的诗人。也许由于新媒体,他的写作因而呈现强势的“生长”。他的诗歌有一种迥异的特质,它是那种冷却的,甚至没有生命特征的书写,包含了写作者对现实和历史的难言的复杂想象与感受。这种在书写方式与文本意义之间的悖论,显示了一种单调、顽固、令人惊心的张力。在诗歌抵近纯粹的“物”的时刻,正是诗人为读者呈现世界复杂性的时刻。我不由想到维特根斯坦的那句名言:在不可知的事物面前,人应该沉默。古冈的诗歌,其实有着这种沉默的品质。
严正的诗歌从整体上而言,传递出一种古老的安静与时代的焦虑相互交缠的情绪,诗人通过编织密码似的词语符号和象征,透露给读者他那难以言说和难以捉摸的感受。他的诗歌句子较长,这是由于他故意取消了句子之间的标点的原因,他这样做似乎是想制造语言的陌生化,从而增加阅读的难度。他在诗中常常会使用比喻,在本体和喻体之间设置了较大的跨度,从而让读者感到惊讶,比如这样的句子:“他们……发怔在一座单眼皮的湖”《《时间的进程》)。但是,编者也想要给诗人一个建议:如果在诗中减少一些大词的使用,对于诗歌的精确与清晰表达可能是有所裨益的。
——李秀丽
“葵花塞满了我的旅途,那些低矮的山坡上大片的金黄I有多少张脸庞,在一个寂寥的早晨转过脸来,向着一面山坡张望”。经历过新疆夏天的人,无不被那低低的云天下大片大片的充满生命力的葵花所吸引,那是一种寂静中的呐喊和绽放。只有在新疆,天空才会丝毫不吝嗇阳光,诗人才可以更加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恣意地拥抱触目所及的壮美风光。
面对新疆永恒一样弥漫着神秘气息的辽阔,时间缓慢仿佛静止,人类变得无限渺小,只有内心足够强大和丰富的人才可以和永恒的时间进行交流和对话。郁笛的这一组《弥散的新疆》诗里,诗人的情思已经完全融入边疆的风土人情、雪山草原,诗人怀着浓烈的挚爱,描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遭遇的一切,语言表达自然、朴素,题材挖掘新颖而又发人深思,思想与智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诗歌具有发散的缓慢的空间感和边地独具的风格和魅力。
——微蓝
诗歌月刊 2018年6期


最新评论